东北林区山野菜资源采收利用与恢复措施
2021-12-23陈清霖
陈清霖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6)
山野菜是一种野生植物资源,其根、茎、叶、花或果实等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多数山野菜是“药食同源”植物[1]。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山野菜资源丰富。由于山野菜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生长地理位置偏远及其耐储存性差等特点,在采收过程中采用掠夺性采集,使山野菜资源遭到了过度利用,导致蕴藏量逐年减少,已经影响到资源的恢复与繁殖能力,甚至部分资源出现了濒临灭绝的迹象[2],这是目前山野菜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林区的山野菜资源,需要充分了解山野菜采收方式和采收强度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程度等,科学制定山野菜的采收利用策略,才能保证山野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 山野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1.1 营养价值
山野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以及纤维素、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3],在测定的200多种野菜中,其中有80种以上的品种中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5 mg/100g,有167种山野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5 mg/100g,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4]。
1.2 药用价值
多数山野菜是“药食同源”植物,山野菜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有一定的疗效,能预防多种疾病,如蕨类可全草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蕨类具有清热清肠、降气化痰、利水安神、降压等功效;蒌蒿在唐朝就被列为四大名菜之一,具有通便、润气、安神等作用[5];荠菜可全株入药,具有明目、清火、补心脾等功效[6]。
2 山野菜的种类
2.1 生 境
山野菜多数生长在山区,主要分布于天然林下、林缘等有适度光照的地方,在山坡中下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分布种类偏多,但也有部分山野菜生长在河流两岸。
2.2 种 类
据不完全统计,常见野生山野菜在200 种以上[7],主要品种有辽东楤木(俗称刺嫩芽)Araliaelata、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山芹(俗称大叶芹)Ostericumsieboldii、柳叶蒿Artemisiaintegrifolia、蕨菜Pteridiulmaquilinum、猴腿蹄盖蕨Athyriummultidentatum、东北薇菜Osmundacinnamomea、山胡萝卜Paphanussativus、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squarrosum、牛蒡Arctiumlappa、苋菜Amaranthustricolor、轮叶党参Codonopsislanceolata、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和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等。
山野菜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等,如柳叶蒿、大叶芹、猴腿蹄盖蕨、东北薇菜和蒲公英等多年生草本植物,辽东楤木和刺五加等木本植物。
3 山野菜的采收利用
3.1 采收部位
多数山野菜采收利用的部位是嫩芽、嫩叶、茎等,如辽东楤木和刺五加等;也有少数为全株采收,如蒲公英、牛蒡和苋菜等。
3.2 采收季节
山野菜的采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为春季采收,如柳叶蒿、大叶芹、猴腿蹄盖蕨、东北薇菜、展枝唐松草、辽东楤木、刺五加等;但对种子等的利用,多为秋季采收,如蒲公英、刺五加、轮叶党参和桔梗等。
4 采收强度和采收方式对山野菜的影响
不同的采收强度和采收方式对山野菜的生长、结实、更新等的影响不同,过量采收会加速山野菜的衰亡,缩短其寿命,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1 采收强度
不同的采收强度对山野菜生长量的影响不同,高强度的采收导致山野菜生长量下降,如对朝鲜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设置不同采收强度(30%、50%、100%)的试验表明:开花期时采收强度为50%时,朝鲜淫羊藿的生长量达到最大;结实期则是采收强度为30%时,朝鲜淫羊藿的生长量达到最大[8]。 只有适量采收才能既保证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又能增长产量[9]。
4.2 采收方式
多数山野菜的采收方式为手工采摘,也有部分用工具采收(如刀、剪子等),其中手工采摘对于根系较浅的草本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如对大叶芹的研究表明:掰收处理在降低大叶芹株高生长量、生物量、结实量及实生苗数量,提高萌生苗数量影响,强于割收处理;而对猴腿蹄盖蕨的采收研究表明:割收处理在降低林下猴腿蹄盖蕨的株高生长量、生物量、结实量及孢子繁殖苗数量,提高萌生苗数量等方面强于掰收处理[10]。
4.3 采收次数
对于草本山野菜,可适当增加采收次数,但以不影响山野菜的正常生长为前提。如对野生大叶芹采收时,因发育时间不同,可以多次采收,但每次的采收强度应控制在25%以内,且应采收较为成熟的枝叶,否则对大叶芹后期的生长、结实等均产生不利的影响[10];而对于采摘木本植物顶芽类型的山野菜,应以一次采收为主,如果采收次数增多,则会严重削弱树势,导致植株生长不良[9]。
5 促进山野菜恢复的措施
典型山野菜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与无性繁殖(根繁、扦插、组织培养等),但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生产成本高,幼苗成活率较低,现在生产中以种子繁育实生苗为主[11]。但部分山野菜(如刺五加、辽东楤木等)种子具有先天性休眠特性,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其天然更新能力较弱[12]。
多数山野菜具有萌蘖的特性。在采收的过程中,应用好山野菜的萌蘖特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山野菜。其中平茬与切根是两种重要的方式。
5.1 平 茬
平茬是截去已成活山野菜的大部分主干,促使其长出新干或新茎的一种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对辽东楤木、刺五加的适当平茬,使辽东楤木重新萌芽,长出新的枝,实现更新或复壮的目的[12]。
5.2 切 根
切根会促进萌蘖繁殖能力[13],多用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幼苗培育等[14],但也可应用于山野菜培育,研究表明:在辽东楤木周围进行切根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周围幼苗萌发率82%[15]。
6 人工培育技术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山野菜资源,人们对山野菜保护与培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如山野菜栽培技术[16-21]、快速繁殖[22]等,总结出典型山野菜圃地育苗[23],林下栽植,采收管理,平茬更新与复壮[24]等技术体系,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山野菜资源,同时一些地区也广泛开展了山野菜反季节栽培模式试验[25-27],提高林下人工培育山野菜的经济收益。
7 结 语
保护与持续利用林下山野菜资源是林区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提高山野菜的繁殖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可以根据典型山野菜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科学的采收技术、培育措施,以提高山野菜繁殖能力,从而实现对山野菜资源的持续利用,达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