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探究

2021-12-23陈美丽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农业工作

陈美丽

(曹县庄寨镇镇政府,山东 曹县 27400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高达123967.9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0388.4亿人民币。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在优化国民经济机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使用需求。出于保持农业经济良好发展趋势,增强农业产能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主体,通过技术的迭代更新,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在这种背景下,在互联网的技术框架下,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方案,优化技术推广举措,满足农业发展环节对于技术要素的使用需求。

1.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全面分析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现状的梳理,形成完整的技术应用思路,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环节互联网应用重点,为后续应用策略与实践方法的探讨提供了方向性引导,保证了相关研究活动的有效性。

从2016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技术团队,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尝试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型信息化好搜端,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改造,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技术要素的使用需求,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效果,实现农业生产效能的稳步增加。随着技术经验的积累,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合理性得到稳步提升,初步构建起数字化、信息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体系。但是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部分人员在互联网应用思路、应用方法等层面存在漏洞,使得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衔接程度不高,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没有完全呈现。例如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想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现实意义,思维认知的缺失,导致技术人员在推广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举措,针对性地做好互联网的应用工作,无形之中,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成效的降低,妨碍了整个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妨碍作用。

2.互联网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价值

互联网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加速了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转变,初步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快捷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发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2.1 实现农业技术信息的完整收录

为保持农业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技术的定向更新,技术团队以及研发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开展系列农业试验,通过试验等想过的,对农业技术相关数据做出整合,总结农业技术发展规律,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创新。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有机结合,延伸了农业技术信息采集、汇总的范畴,强化农业技术信息的分析能力,从而简化了过往农业技术信息分析、应用流程,减少了人为要素对于农业技术信息的应用效能,对于技术研发,推广等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技术人员在农业试验环节,依托互联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试验数据的整合、应用工作,避免数据的丢失,保证农业技术的有效升级。在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环节,技术人员借助于互联网,对水稻种植试验中产生的数据开展实时上传、更新等相关工作,初步实现了水稻种植经验的全面总结,明确施肥、栽培、育种的相关规律,并形成一整套水稻栽培、管理经验,为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2.2 实现科研与推广的科学联动

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存在明显的脱节,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周期较长,转化成本较高。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农业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的联动机制,缩短了农业技术推广成本,控制转化周期,对于整个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有着深远影响。例如在农业技术推广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将研究活动中取得数据、技术成效,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全面、整体地展现出农业技术的实践效果。同时农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形成科研平台,逐步整合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相关资源,实现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模式。

2.3 实现农业技术的线上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形成线上推广机制。具体来看,在农业生产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根据监管获取的数据,制定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应用方案,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最优化。同时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稳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专业化,农业技术更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调整农业技术应用方案,保证病害防治、水肥施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产值的目的。同时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也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无害化、绿色化,例如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流程做出调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形成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3.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要求工作人员在转变现有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统筹分析各项要素,结合已有经验,制定针对性的应用策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价值。

3.1 组建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为确保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应用成效,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要转变认知理念,全面评估互联网特性,总结分析农业产业现状、农业技术使用需求,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人才的定向招录、培训,持续充实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打造成熟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在稳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推动各项技术推广有序开展,持续提升农业技术在实践推广的可操作性,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应用的难度。在做好上述推广体系的完善工作之外,为实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还应当定期进行培训活动,相关部门着眼于基层农业推广技术的特点,形成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方案,通过培训活动,使得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特点以及原理,降低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除了做好培训工作之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制定细致、科学的考核标准,掌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日常表现,并以此为基础,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岗位晋升与工资待遇的重要参考,以此来激发起工作人员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有序进行。

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提升互联网的应用效果,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工作人员需要整合现有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基础设施的升级工作,同时为保证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硬件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兼顾技术推广的短期目标、长期规划,对硬件设备作出针对性的升级,使其更好满足实际的技术推广与应用需求。同时建立起常态化的联动机制,加强不同推广机构的联动,进行有效的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以及技术体会,帮助农业技术机构工作人员全面、细致地掌握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要领,明确农业技术应用的相关流程、注意事项,为后续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建立起微信服务平台,通过微信服务平台,不定期向服务对象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并通过互动设计方便农户自己选择相应的服务模块,农技专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图片、语音、文字的实时发送,回答病虫害防治、农资、种子、农业政策等问题,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互动化,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3.3 完善互联网应用工作制度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强化的过程中,为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成效,需要从制度层面出发,通过制度的创设,形成常态化的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在制度的引导、规范下,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互联网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同时将工作制度的创设与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需求,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农业技术为当地的农户服务,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4.结语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结合,实现了现有技术推广工作的完善与升级,对于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实际出发,积极探讨互联网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与方法,旨在构建起完善的推广机制,增强农业推广成效,提升农业生产效能。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农业工作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