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陇山西秦岭林区南蛇藤种子繁育技术的研究

2021-12-23毛佛有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床面秦岭苗床

卢 杰 毛佛有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甘肃 武山 7413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用野生植物来装饰庭院和陶冶情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因此对一些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植物的乱踩滥挖偷盗破坏就变得十分严重。野生南蛇藤的数量不断减少,探索保护南蛇藤的方法刻不容缓。开展南蛇藤育苗技术对促进小陇山西秦岭林区南蛇藤种群自然繁衍,扩大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查南蛇藤在小陇山西秦岭林区的生长分布和立地条件

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卫矛科(Celastraceae)为多年生木质落叶藤本。植株果实成熟时金黄色的果皮围绕着火红的种子,色彩亮丽,在万物尽枯的冬天给人一种震慑的美,观赏价值极高,茎皮是优质纤维,可制作高档纸张,种实含油率达50%,根、藤、茎、叶均可入药。在西秦岭林区分布广泛,经过踏查其在小陇山西秦岭各林场均有分布。耐寒耐旱耐瘠薄,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多生长在海拔1100~2250m之间的半山灌丛之中[1-3]。

2 种子采集与催芽处理

2.1 种子采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九月底到十月中旬,种子完全成熟,此时选择无病虫害生长优良的植株进行种子采集,采集后及时去除果皮和假种皮以及其他杂物,放在室内阴干,然后装在布袋中备用。

2.2 催芽方式

2.2.1 低温层积催芽

11月中旬,选择背风背阴,无积水的地方挖沟(如地势较高的南墙下),沟的深度1m左右,深度在冻土层以下,地下水位以上,宽0.8m左右,沟的长度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方法是把种子与不带泥土的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河沙充分混合均匀,沙与种子比为1∶5,湿沙含水量为手握不散又不流水为宜,为防止老鼠及地下害虫啃咬种子,应在河沙中拌入甲拌磷,每千克种子拌入0.5g甲拌磷即可。在坑底部先铺15~20cm的一层沙,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种沙倒入坑内,离地面30cm时再用湿沙加盖,最后覆土使顶呈屋脊状,以防止积水和冻害。每隔0.6m放一秫秸把,以利通气。为解决出苗不齐,出苗率低的问题,每隔一个月应打开翻搅一次,并根据沙的含水情况适当洒水。

2.2.2 温水浸泡催芽

开春4月中旬前后,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然后除去漂浮的空壳或破碎种子。然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消毒1h,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竹制催芽盘中,并放入催芽室,保持房内温度在28~30℃之间,湿度在75%~88%之间,保持其温湿度,盖上塑料布,每天早中晚各翻倒1次,并用洒壶洒入35℃的温水适量,待40%的种子破壳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4-6]。

3 整地、做床及播种

3.1 整地

选择距离水源较近并排水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在翻地前施足有机肥为主的底肥,施肥量为有机肥600kg/hm2,磷酸二氢钾50kg,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每亩施入2~3kg 5%的甲拌磷颗粒,消灭地下害虫。每亩施入20~25kg的硫酸亚铁,防治苗木立枯病及其他病害,提高育苗质量。

3.2 做床

苗床选用高床,规格为长10m×宽1.2 m×高0.2m,步道宽均为35cm。经过细致做床,使苗床平整,床面无杂物,表土精细,最后用磙子将床面压实。在做好的床面上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每亩200g/hm2的多菌灵溶液,对床面进行消毒。

3.3 播种

将经过催芽处理的南蛇藤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表面,并及时用精细的腐殖土覆盖,播种时应保持床面湿润,严防太阳暴晒种子,覆土厚度约1cm,在用磙子压一遍,然后搭建塑料薄膜和遮阳网,以保温保湿及避免烈日灼伤幼苗。种子播种量为15kg/hm2。最后立刻用微喷管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苗期管理

4.1 出苗期管理

播种约15天后,幼苗开始出土。当出苗率达到25%~30%时。此时管理应适时浇水、少量多次,控制每次的浇水量,最好使用微喷灌,每次浇水15~20min即可。防止冲走种子或冲倒幼苗,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9点之前进行。提高地表温度,促进南蛇藤幼苗生长,并每周喷施一次多菌灵,用量为200g/hm2,预防幼苗得病[7-9]。

4.2 幼苗期管理

从苗木基本出齐到苗木进入速生期的40 天里,幼苗逐渐开始生长,此时依旧不能让其缺水,应实时查看苗床墒情及时浇水,但不可漫灌形成积水,防止苗床土壤板结及病害。此时若遇到高温天气应及时撤掉塑料薄膜,降低苗床温度,防止幼苗发生日灼害。当有杂草出现时应尽早除草,减轻除草对幼苗根系的不良影响,在除草时可结合间苗,使苗木均匀生长。间苗和除草后应立即浇水,避免幼苗因土壤松动而死亡。并且每10d继续喷施一次多菌灵,用量为200g/hm2。

4.3 速生期管理

这时幼苗已长出2~3个侧根,根系逐渐发达。南蛇藤幼苗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幼苗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加大,追肥时应少量多施,每次间隔10~15d施一次速效化肥。每次追肥后应立即行灌水,应适时松土除草。另外也可每半月进行一次叶面施肥,如辉隆宝或菌肥王,以提高苗木吸收营养的能力[10]。

4.4 生长后期管理

这个时期促进苗木木质化对苗木安全越冬非常重要。9月初撤掉遮阳网。此阶段应停止浇水和施用氮肥,并进行叶面喷施叶面磷钾肥三次,间隔期为10d,施肥量为100g/hm2,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在结冰前视圃地墒情,满灌越冬水,以防止冻拔现象发生。

4.5 施肥

在整地时应结合翻地以施入足量有机肥,但在苗木生长旺盛期还应及时补充施入速效化肥如磷酸二氢钾等或促进苗木吸收营养的叶面肥。此时的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如当喷施叶面尿素时尿素液浓度不可超过3.8%),防止肥害发生,甚至使幼苗脱水而死亡[11]。

4.6 灌溉排水

在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不尽相同,应当根据不同时期及天气情况适时浇水,在雨季若有积水应尽快配水,防止水淹。

4.7 病虫害防治及日灼

病虫害的防治,应从选种,种子处理、结合整地的土壤消毒及杀虫、床面杀菌,幼苗期管理、施肥浇水及排水等方面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南蛇藤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和立枯病,防治时使用0.5%~1.09%的FeSO4溶液,每7d喷洒1次;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每15d喷洒1次。主要害虫有卷叶虫(危害嫩叶)和天牛(蛀食枝干),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灭虫,发现病虫害要及早消灭。日灼导致幼苗根颈处因高温而脱水,致使苗木枯萎或根茎处干裂。预防手段主要是尽早播种,使苗木提前木质化,提高抵抗烈日暴晒的能力,搭建遮阳网,减少太阳直射以及紫外线对幼苗的灼伤。

5 结语

对小陇山西秦岭林区南蛇藤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以上成果,为小陇山西秦岭林区优质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但由于研究地域的局限性,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在育苗实践中还应根据各自的气候环境条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猜你喜欢

床面秦岭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明渠瞬时床面切应力粒子图像测量技术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骨质疏松这样锻炼
在秦岭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基于Solidworks和Mastercam的LYN(S)-1100×500摇床的设计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