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乌石山沉积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2021-12-23杨冀云
杨冀云
(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
江西乌石山矿床是赣西地区最为典型的矿山类型之一,隶属于宁乡式矿山类型。宁乡式矿山作为我国矿床典型的划分标准,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的四川、贵州与云南等周边地区,其涵盖矿山均具有较为长久的成矿历史和较为丰富的矿石层面,主要成矿时期在晚泥盆世,是矿产资源储量最高、矿床分布最密集的矿区。
在很早以前人们已经开始对乌石山的探索研究,经过数年的开采,矿山浅部的资源储备不断减少,需要进一步向矿山深部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深层次找矿过程中,对内部矿山的成矿概率以及成矿因素加以研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成矿作用域矿床地质等详细成果[1]。但长期的物理探测方法使得对该矿山及周边地区的深部矿山构造剖析过少,在对矿山标志划定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只能停留在浅层的探讨预测理念形成。乌石山主要成矿区间位于武功山前缘褶皱冲隆地带,主要矿山形成以中西部较多,受赣西地区沉积塌陷带影响,大量数据表明该区域内有明显的磁场吸引与阻力现象。为了能够将钻孔深度达到矿1000米以下,在深部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对矿山的成矿条件以及成矿因素进行研究,开采具有价值的矿体资源,对褶皱地形以及断裂地带引发的矿山空间位置差异的变化特征分析研究。本次从江西乌石山沉积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入手,进行内部结构的展开研究,在阅读大量物理探查资料的前提下,为矿山的成矿部位进行新的探讨和成果分析。
1 江西乌石山沉积型矿床地质特征
1.1 矿体产出特征
矿山内部的矿体产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矿体产出的时空分布特点,能够总结该矿山区域的成矿规律,较为准确的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2]。江西乌石山主要分为六个矿段,其中含有两个主矿段和四个次矿段,每个矿段圈内均含有不同的矿体,主要分布结构呈囊状与脉状,将矿段内的按照分布区域划分为三类:I1型矿体基本呈脉状走向,主要产出和山体的褶皱带走向一致,角度处于280°~340°之间,存在38°~65°夹角,位于矿山顶部其岩性主要是黑色的泥质灰岩与粉屑灰岩,矿体的分支复合情况较为明显。I2型总体产出特征类似于层叠状,矿体控制深度在300m之内,厚度的平均范围在4m,主要岩性成分分为顶部与底部结构,上层是破碎状的粉屑灰岩,下层为构造性角砾岩。I3型在剖面结构现实中呈y型,主要分布在倾斜角度为32°的断裂带中,控制矿体长约940m,矿体厚度在0.2m~34.5m范围内,占矿山内部总资源的72%以上。
1.2 矿石物质成分
江西乌石山矿山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分析其矿石内的物质组成成分,了解区域内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山矿石主要成分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种,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铁矿与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和粘土元素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各类成分分布特点如下图1所示。
如图1所示该区域内的矿石主要成共生关系,主要矿石呈团状分布,元素内部颗粒多集体产出,一般情况下团状覆盖面积在每个单位6平方米范围内。矿石中各类矿物组成主要元素分布不均匀,以含钒量为划分标准,碳类元素以粘土矿物为中心向外部集中分布。大部分矿石中金属元素以碳质吸附形式存在,其矿山中的含量1范围是15%~25%,颗粒较为细小。粘土矿物是矿石中主要含钒矿物,其一般在矿石中含量为30%~50%之间,矿石中粘土矿物粒度极细,多呈集合体形态产出。
图1 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分布
2 江西乌石山沉积型矿床找矿标志
2.1 岩性与构造标志
寻找具有明显特征的矿山标志能够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依据,每个矿山区域内岩层形成年代不同导致其形成的表层岩性具有独特性,内部构造发育情况可以直接判断矿山的大体走向[3]。根据乌石山的岩层岩性特征和构造特征能够划分出主要的找矿标志,该区域内矿山产于武夷山断裂带近核部位。上层岩性与地表能够紧密接触,下层岩性主要和断层接触,在两个层级之间形成的剥离带中,上部以灰质细晶岩为主,主要岩层厚度大于50m,下部主要为浅灰色灰岩,厚度在20m~35m之间。矿山矿石主要物质沿着断裂展布的方向分布,以西北剥离断层方向为主级,东南逆冲推覆剪切带为次级构造。主断层的走向在长期地壳变化中破坏了地层和早期地形剥离带,致使早期的地质构造只有零星的地层出露,能够体现其矿石物质受岩性地层影响,也能够显示出构造的存在,说明可以作为找矿标志。
2.2 化学元素组合标志
化学元素属于地球自然找矿标志,根据矿床内部矿石分的成分组合,分析其受磁场和重力的影响,各类沉积物会产生不用类别的化学元素组合。按照1:30万水系的加密测量方式,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化学元素的异常组合表现,受江西乌石山矿石物质主要成分影响,对其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乌石山沉积型矿床异常化学参数表
通过上表1中各类化学元素的异常参数可知,矿山中以Ag元素为例,其异常分布面积规模较大,总计数量涵盖较多,能够形成明显的矿体异常规模,找到矿石的矿化线索。对比其他化学元素,按照不同的数量计数和峰值能够在检查矿山时发现异常变裂带,因此可以作为主要找矿标志。
3 结语
本次通过对江西乌石山沉积型矿山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研究,分析其历史地理条件以及矿区地质构造,在对矿山成矿资源的形成上作出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此次研究依据矿区的成矿赋存规律以及矿产资源,着重分析该区域内的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等事实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矿山的整体成矿过程,确定了该区域内较为明显的找矿标志。但在研究过程中受时间限制,所得理论成果均来自地质学者的文献参考,并没有对江西乌石山作出实地考察,会存在一定结果偏差,理论研究不具有实践性。在后续研究时希望可以走进矿山中,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分析该矿山的矿产资源要素,为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