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
——以邯郸市滏阳公园为例

2021-12-23罗晓

河北画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邯郸市园区景观

罗晓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城市公园景观的建设是改善城市人文环境重要途径环节,通过对本土特有的历史文化的有效的宣扬,为市民创造一个能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又兼备人文情怀的场地。目前,城市在建造公园景观的过程中缺少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人文元素,缺乏能形成该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的长远规划设计。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的学习研究,激起人们对改造优化城市园林空间环境的重视。

一、 邯郸市滏阳公园现状分析

邯郸市滏阳公园位于主城区的东南区域, 项目具体位置在陵园路与滏河大街东南角,改造面积达到24公顷。滏阳公园是邯郸市于1992年重点建设的及休闲娱乐与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型园林[1]。滏阳公园经过了十多年的磨砺与开放,园内景观建造和人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滏阳公园作为综合型城市公园在城市环境建设和市民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园内大部分景观设计中缺乏历史人文元素的体现,具有滏阳公园自身特色的景观较少。

(一)功能分区现状分析

园区大致分为游玩区、古建区以及植被观赏区域,游玩区内包括游湖区和游乐区两大部分,在游玩区的主要问题是游人活动区域面积不够;游戏设施距离过紧造成拥堵的情况;没有较为宽敞的空地给市民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距离公园东门入口距离太近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游湖区面积较大,园中的人工湖也是滏阳公园较为标志性的景观,但是在水质环境上需要改善。

(二)道路系统现状分析

公园内的道路划分为三个级别,园区内的一级主要干道设宽为3米,二级游园步道园路宽约1.5米,三级林荫小路宽约1米。每逢节假日游客量增加时,游人相向而行则经常发生碰撞[2]。平日里市民更多的选择是绿地, 践踏草坪。部分道路地面硬质铺装经过多年使用已经磨损严重,未曾修护。部分区域的滨水步道和人工湖沿岸缺少安全护栏设施。

(三)景观系统现状分析

园区内保留很多状况较好可以利用的植被、水体、雕塑小品景观。整体的园区风貌没有被破坏,留存了独特的一条风景带。园区内保留着来自山东费县北太湖景石,如西入口处“ 滏流叠嶂”景观、古建区域“ 小瀑布”置石等,表现出园内较精致的人工景观,但是除此之外别的区域的太行置石布置不够设计, 给人带来随意松散的视觉感受。

在水体景观区也留存了较有特色的小品雕塑,同时也存在堤岸地设计缺乏亲水性的问题。公园内现在的堤岸多采用混凝土岸和石岸,步道堤岸与水域间距0.5米至1米不等,由于这一区域间距过宽,使得游人亲水性不能得到满足。

(四)植物配植现状分析

滏阳公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较为合理,现存植物景观观赏性较强的部分是公园的西北区域,这一地段种植了较多的观花类灌木,其余区域种植的花灌木苗较小;目前园内乔木主要有栾树、马褂木、法桐、垂柳等几个品种, 形成一定的林荫,但同时在植被总体布置上也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

园内植物搭配缺少生态性:大型乔木的品种不丰富,现存的乔木主要以法桐、垂柳为主,视觉单一;灌木类的植被种类不成体系,给人松散的视觉感受;地被植物覆盖率不足,部分地域地表裸露[3]。

(五)污染状况现状分析

公园内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的是人工湖的水面区域。公园西部有滏阳河穿过其中,内设有一些湖泊,彼此相互连接。在调研中很多游人对于河流及湖面的卫生情况不满意,河岸两侧杂草丛生,富营养化严重;园内游湖区水体缺少及时清理[4]。滏阳公园的名字来自于滏阳河,但园区内的河水并不能如明镜般清澈,更不能突显出孕育一方水土的母亲河形象。

(六)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公园主入口及次入口缺乏有标识性形象设计,园区周围缺少停车位。园内公共设施有待完善:公园内的座椅、遮阳设备不足,部分设施损坏,无人修缮;亲水区有些区域没有防护栏,安全标语设计不突出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园区内没有标志性的园林建筑,在园区内设计有特色的园林建筑具有使用与欣赏的双重作用。

目前园内有假山区制高点的滏水阁和开园之初修建的玲珑亭,还有几所古式拱桥表现了地域文化特征,共同形成了园区内独特的文化景观。原有构筑物的改造利用对园区内文化景观的建设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保留并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使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在园区建设中得到完美结合。

二、邯郸市滏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原则

基于对城市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改造原则及设计方法的学习研究,通过对邯郸市滏阳公园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适用于滏阳公园当前状况的设计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在滏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要本着生态优先原则,通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知识对滏阳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改造,为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以保证改造后公园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5]。

(二)合理利用原则

在着手公园改造工作应进行多次不同时段的实地考察,第一手掌握地势环境、人文特点、生态气候等资料。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植物资源、生态环境做到有效地利用,最终将为城市带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收益[6]。

(三)地域性原则

设计者要尊重邯郸当地特有的历史人文元素,始终坚持扬弃式继承的设计理念[7]。在方案改造中将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相结合,起到发扬当地的地域文化的作用。同时要引入地域生态特征,运用智慧的手段,为市民打造独具一方特色的城市园林空间。

(四)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景观由多种不同的景观元素构成,整体性原则是把公园内部各要素有机协调的联系在一起,使公园景观更有结构性和层次感。坚持整体性原则对公园内部的设计元素进行搭配和统一,把公园内的人文、自然和经济三大效益联合发展起来。

三、邯郸市滏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一)总体定位

邯郸市滏阳公园位于市中心偏东南区域,项目区位周边环境复杂,多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也是导致公园客流量大和游客种类复杂的原因。在政府下发的文件中了解到,这一区域为城市公共空间绿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不但要提升园区内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将园区改建为城市中心的绿肺区,为城市环境提供充足的氧气,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在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大量相关理论资料的研究分析后,针对公园内现存的问题和需要保留的历史文化遗迹等问题开展了改造方案的具体设计,力求将滏阳公园改造成为一个以生态保护为主导,兼顾全民文化、娱乐、康体休闲及商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二)功能分区

在对公园空间重新规划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园内环境划分出具体的功能分区,以满足大众不同的功能需求。在“一心两轴六片区”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细化出七个功能分区,即入口展示区、中心活动区、生态净化区、休闲观光区、儿童游玩区、娱乐健身区和园务管理区。

1.入口展示区

入口展示区域留有了一定的空地面积,给游客带来宽敞舒畅的视觉感受,在景观布局上设计将不同的景观元素综合在一起。根据《公园设计规范》资料中的规定,在市、区级的公园出入口的位置选择与公园附近公交车站、周围人口稀疏程度密切相关,从而确定了公园主入口、次要入口的位置。提升改造设计后更加注重公园主入口的功能与形象,针对原来入口存在的问题,增设了停车场、公园入口形象景观、公园标识牌等区域,起到了吸引游人的作用,完善园区入口的形象功能。

2.中心活动区

在中心活动区中设置了游船码头、音乐喷泉、中心广场、特色景墙及听风亭等景观节点。不仅仅可以满足游客的活动需求,还是及音乐、观景、戏水为一体的多功能景观区,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需求。中心广场同时也是公共空间中防灾集散的场所之一。

3.休闲观光区

休闲观光区以亲水区为中心的景观区域,保留园内原有的大面积人工湖。设计者采取生态技术配合人工后期维护来治理水域状况不佳,以及配合植物的运用,打造优质的生态景观环境。在这一区域内通过对原有古建筑物、古式拱桥的保留及利用,增设太极文化广场,宣扬邯郸地域性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休闲品茗区、听鸟林、林荫小道等景观点,帮助游人回归自然环境,对人们现代生活环境的高压起到有效缓解,让人们可以在这一区域景观环境中放松身心。

4.儿童游玩区

园区内现存已有部分游玩活动空间,基于这一部分的区域在园区中面积较小,在改造中重新规划了儿童游玩的活动区,给园区带来了新的景观面貌。改造中将原有的陈旧游玩设施更新为具有环保简化的游玩设施,对保存状况较好的摩天轮等游玩设施进行了保留。新建的游乐景观给公园注入了新鲜感,使儿童还原于大自然中,提供了追求简约淳朴的户外游玩空间。

5.娱乐健身区

滏阳公园原始健身活动区存在面积过小的问题,在提升改造设计后适当增加了群众锻炼健身的空间面积。在全园区一级道路旁增设的慢跑步道和宽阔的阳光草坪满足了市民对于运动健身的需求。在这一区域还设计了彩叶林、艺术长廊及娱乐广场等景观,通过自然植被景观和基础娱乐设施,给市民提供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艺术共存的园林环境。

(三)道路系统

改造方案中对园内的道路系统进行了规整划分:一级游览道路出于入园车道的考虑,设置为7米宽,并实行人车分流,中间车道宽4米,两边行人步道各1.5米;二级观赏道路宽3米;三级林荫道路和增设的慢跑步道宽度在1.5米左右。出于公共空间中消防功能的满足,在园路规划时尽量保持一级园路的通畅度,在原有的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对二级、三级游园道路重新进行了整合。为了更好地满足全民健身这一需求,在一级园路旁增设了慢跑步道,考虑使锻炼人群与游客的路线分离。在路面铺装上多采用面包砖、青砖、卵石、块石等粗糙质感的材质,以此增加地面的防滑性。园路的铺装形式变化多样,丰富市民游园路线的体验

(四)植被景观设计

根据滏阳公园的气候条件和地势地理环境来进行规划分区,将植被分为滨水植物区、花卉观赏区、疏林草地区等三部分。在进行植物配植选择的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甄选具有过滤功能的水生植被对园区内的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8];对乔木的品种进行丰富,添加常绿、形态优美的树种,增加观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来丰富整个植被群落的层次感;以减少改造经费为目的,优先种植环境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树种。通过自然式的种植手法对乔、灌、草的搭配种植,充分提高园区环境的生态效益,为城市创造具有特色的植被景观环境。

(五)生态滨河区景观设计

生态滨河区位于园区西边沿线,沿城市主干道分布,具有开阔的视野。由于滏阳河水体由此区域引入园内,这一区域内的水体环境设计尤为重要,通过种植吸附性水生植物、沉水水生植物来对这一区域的水体展开净化,依次经过园内连贯的人工湖区域使得水体自身循环利用。在水体区域的景观塑造中可以将浮叶植物进行一定面积的种植,不仅可以对污染物有隔离作用而且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水生植物景观。

(六)公共设施设计

公园内不仅需要主要和次要的景观节点,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等也是园区内必不可少的设计部分,完善的公共设施对滏阳公园整体的环境起到了点缀和提升的作用。首先,对于院内原有的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其次,增添院内地灯、标识牌、垃圾箱、遮阳座椅等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游人的使用需求。改造后的公共设施不但外形美观并且与园内环境相协调,具实用性与欣赏性为一体。

四、结语

邯郸市滏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中,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还对城市文化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园改造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自然生态融合历史人文的优质的城市园林环境。本文通过对邯郸市滏阳公园的实地调研拍照、相关资料的搜集、向周围市民和园林工作人员的提问采访等形式,总结得出来公园环境中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邯郸市滏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奠定了设计基础。

与此同时运用生态景观学、景观文化理论等专业知识,根据滏阳公园实际情况确定了提升公园环境的具体设计改造方案。公园内的自然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由于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较为复杂,单单依靠一两种处理方法很难彻底根除环境问题。但是不乏在城市公园改造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相似性,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解决方案,来达到提升公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邯郸市园区景观
落叶语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景观别墅
杜宗朝作品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景观平面图》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邯郸市命名8个青年集体为“邯郸市青年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