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21-12-23庹小林
庹小林
【摘要】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希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成功的导入,往往能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投身其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故事导入、音像导入、图片导入、设疑导入等方法来进行。如讲《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可讲述“马拉松比赛的由来”,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或《松花江上》。
二、利用电教媒体,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产生如观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增强了学生对当时历史空间的感性认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结合地图,分析了当时的抗战形势,播放了“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的纪录片片断,播放了冼星海创作的歌曲《黄河大合唱》。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对我国军民在抗战中表现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众志成城的精神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认识到正是这些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中国的抗战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这一课,我们在分析清明对外关系特点时,可提问: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在答出前三问后,学生自然会得出对现实的启示:固步自封、闭关锁國,只能使国家陷于停滞不前、落后挨打的境地,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强大。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可引导学生把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感受到当时郑和船队的远洋航行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航海技术和设备上,都是哥伦布无法比拟的。经过对比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发现新大陆的不是中国的郑和?这一问题很有探究的价值,学生也乐意参与讨论。
五、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乐学氛围。要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不错”、“你真好”等等;适时使用暗示信号,如“激励的手势”、“满意的微笑”、“期待的眼神”等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倍增,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人。
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罗曼·罗兰有名言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这个源泉从哪里来?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不断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到自身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继而选准知识兴趣的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灌满“一杯水”的目的。
七、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导入新课时,一种做法是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讲“美国内战”时,用“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会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影响?”等问题导入,使学生围绕内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作用、性质、影响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另一种做法是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这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感。
八、在教学活动中设疑、质疑,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历史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采用的是沿袭了多年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所谓“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种做法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情绪。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启发诱导,要求学生以马克思“怀疑一切”的学习态度为榜样。如讲“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封建落后的埃塞俄比亚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这样,教师不断设置疑云,使学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激发了课堂情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联系分析,获取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又如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学生陷入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使课堂气氛热烈,引发学生思维开启。
九、有效利用课本上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1848年欧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涅夹着尾巴逃跑》的漫画插图。在导入新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紧接着简短的介绍:“梅特涅是奥地利首相,擅长外交权术,他一贯仇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舞台上显赫一时,而在1848年革命中却男扮女装仓皇出逃,可见这场革命声势浩大。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呢?”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简短的插图介绍,传达给学生以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大,对反动统治打击之深、震动之大的信号。这对整体课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