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2021-12-22黄丹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英语

黄丹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既是全球化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问题,以及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關键词:初中英语;国际理解;学科融合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既是全球化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育。

一、初中英语在国际教育理解教育中的问题:面向国际理解不足,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较少

步入新时代,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英语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建立在我们国家文化的高度认同、高度自信的基础之上。但是在我们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对国际理解内涵上认识不足,英语教学上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国际理解教育是要建立在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根基之上的,所以在进行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

但是初中学校的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本国文化知识的融入,过于注重国外的文化,从而忽视了对本国文化的浸润和挖掘,让学生对全球文化、中西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上有非常多的不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载体。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增多,英语教学在国家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多数教师是在将西方文化和语言思想带给学生,而缺乏对比、融入甚至是挖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过于重视对英语知识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对英语这种语言文化的实际应用性。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所以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和学生应该重视英语教学的环境性和应用性。

二、初中英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和主要路径

(一)提高中学教师对英语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

对于初中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关注语言技能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更是要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突出英语学习重要性,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端正的态度和意识。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英语学习观,英语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得语言技能,也要注重对国际理解化教育,即将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的文化场所。可以让学生在主题语境下,通过目标语言、重难点的讲解延伸至文化理解,可以通过对比差异及相似之处,让学生对中英文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开发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特定事例在中西文化的异同。同时学生还要做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中国的文化。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同时学校或教研组也要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教师在专业的培训下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改变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师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引导学生放大格局,才能培养出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二)丰富校园课外文化交流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忽视了课本外教学的重要性。国际理解教育应结合学段、结合教材,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落实中解决。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之后,教师要利用好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将国际理解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学校在开足开齐所有规定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开发了解国际多元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学校还经常组织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活动,将国际理解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

(三)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在初中课程中,学科融合随处可见,理科主要是在知识层面的融合,而文科是在文化层面的融合,他们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本国历史及现状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认清国际局势,最终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如果在英语的教学中缺乏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学生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英语技巧,忽视了英语的交流性和应用性,这也达不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英语教师不能再用固有的思维和教法,孤立的对待一门学科,不重视对于学生文化知识的讲解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目的不明确,仅仅为考而学,唯知识、唯技能的培养。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实不够,学习时不能够及时与世界接轨,了 解更多的西方文化,找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就无法实现桥梁之间的衔接。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它能为学生架起了解世界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种考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更是与世界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缺乏相应的国际教育和理解的意识,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英语的目的认识比较模糊。

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首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我们的课堂连接到国际课堂。然后观看影片、开展音乐欣赏的方式了解异域文化、文化特点等。最后连合多学科,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初中学生的国际理解课程,契合于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观。

参考文献:

[1]韦祖安、张哲华.中学跨文化交际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于亚玲,知行课堂中学的智慧[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

[3]田运隆,教育点燃生命的光辉[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