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水土保持系统治理东辽模式
2021-12-22刘志新曹文洪张怀坤许晓鸿贾立新
刘志新,曹文洪,张怀坤,秦 伟,许晓鸿,贾立新
(1.吉林省水利厅,130022,长春;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048,北京;3.吉林省东辽县水利局,136600,东辽)
一、东北黑土区及东辽县水土流失概况
东北黑土区是全球四大黑土区之一,分布着全国1/5 以上耕地,年交售1/3 左右商品粮,供给50%以上城市人口,堪称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由于长期重用轻养的不合理垦殖,厚度有限的黑土资源侵蚀退化严重。截至2020 年年底,东北黑土区共有22.2 万km2水土流失和百米以上侵蚀沟29 万余条,导致土地退化、农田破碎、机耕受阻,山洪地质灾害多发,交通、水利和人居设施损毁,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20 世纪末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东北地区水土保持投入,先后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侵蚀沟专项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但治理速度仍难满足黑土保护需求。“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黑土保护战略,印发了《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20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强调: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不减少、不退化。黑土地承载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重任,无法像其他区域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等方式防治水土流失,必须探索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生产与生态双赢。近年东北各地大力探索和总结黑土地保护与治理模式,涌现出“梨树模式”和“龙江模式”等典型示范。然而东北地域广阔,各地自然和社会条件差异较大,水土流失防治需要分区分类、精准施策,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彻底解决东北地区所有问题,十分必要广泛挖掘和建立适应不同条件的黑土地水土保持系统治理模式,实现因地制宜、特色各异的黑土地保护与治理格局。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面积2 174 km2,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边缘过渡带的低山丘陵区,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格局,是东辽河发源地,也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产区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东辽县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对于维护辽河源与黑土地生态安全、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 世纪50 年代至今,东辽县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数十年,取得了突出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逐渐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东辽模式”,在东北黑土地保护与治理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
二、东辽县生态建设历程
1.起步探索阶段
东辽县地处低山丘陵区,受地形限制,整地修田长期为当地群众所重视。20 世纪50 年代,东辽县辽河源公社大架山大队成立水土保护专业队,大队主任戴喜禄带领社员长年开展治山治坡的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先后修建梯田110 多hm2,栽种果树1.5万多株,果园林下播种饲草发展家畜养殖,村屯周边种桑育蚕、养蜂产蜜,并向政府提议治理拉津河,减少洪涝灾害,最终使大架山自然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因修田造地、发展生产的表现突出,1959 年戴喜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连续10 年进京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多次参加国庆典礼,3 次在京见到毛主席并两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总体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到70 年代末,是东辽群众自发推动水土流失防治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虽然缺乏专门技术和理念,但治山治水的朴素思想引领群众积极修建梯田、植树种草,使水土保持成为当地发展生产的重要途径。
2.积累发展阶段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是全国最早更名“研究院”和目前仅存以“研究院”命名的省级水土保持研究机构。前身为吉林省蛟河水土保持试验站,1956 年6 月成立,次年迁至辽源市。因东辽县毗邻辽源市区,迁至辽源市后便开始东辽县水土保持调研。1980 年6 月恢复为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2003 年更名 “研究院”。基于广泛研究,1989 年编写《吉林省水土保持基本情况》,为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必要依据。此后省内相关科研机构和院校相继开展水土保持研究,提出“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吉林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总体上,20 世纪80 年代初到20世纪末,是科研机构促进东辽水土保持探索积累阶段。这一时期以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省内研究单位,积累形成适宜当地的水土保持技术理论,为东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3.规模治理阶段
通过多年努力,2000 年东辽县及其清河流域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标志着水土保持进入规模治理阶段。借助国家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有利契机,东辽县先后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坡耕地和侵蚀沟为重点,合理配置耕作、植物和工程措施,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保护,实现由点到面的项目化、规模化治理。2014 年出台《东辽县水土保持规定》,提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实现从水利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协作的转变。总体上,20 世纪初到“十二五”末,是重点工程带动引领的东辽县水土保持规模治理阶段。这一时期通过连续实施国家重点工程,县域防治规模持续扩大、成效稳步提升,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群众共建良性格局。
4.创新跨越阶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新机遇和新发展。东辽县立足数十年积淀,以黑土地保护和东辽河治理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侵蚀沟、水源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百万亩造林、良田和百公里河道的“三百工程”建设,裸露山体和工矿迹地生态修复,“稻”“猪”“蚕”等生态产业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形成县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生态环境显著提升,2019 年和2020 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国家园林县城”称号。通过统筹规划、科技引领、模式创新、宣传示范,将水土保持与河湖治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相促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启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新格局。总体上“十三五”至今,是生态文明引领的东辽水土保持创新跨越阶段。这一时期东辽协同推进系统治理,注重治理与保护、产业、民生有机结合,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三、东辽模式的防治成效
1.生态效益
(1)水土流失“量”“级”双降
通过长期全面治理,东辽水土流失得到持续控制,近3 年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减少1.7%,县域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0.7 个百分点,实现了面积与强度双下降。截至2020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968.8 km2,82%为轻度侵蚀,剧烈侵蚀几乎全被治理,水土保持率提高到55.4%,区内禁垦坡度(20°)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20°以下坡耕地85%得到有效治理,建成高标准农田20 余万亩(1 亩=1/15 hm2)。
(2)植被覆盖整体向好
通过实施百万亩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林建设以及裸露山体和工矿迹地生态修复等,东辽共分布林地7.76 万hm2,活立木蓄积量626万m3,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3.4%,村庄绿化实现全覆盖,裸露山体和工矿迹地等基本全部复绿,全县整体呈现良好植被覆盖的绿色基底,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3)县域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辽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总体实现县域入河排污口全面管控,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明显改善,东辽河辽源市出境断面水质提前实现Ⅴ类国考目标。完成乡村清洁厕所改造2 000多户,创建美丽庭院人家2.1 万户,乡村公路实现全覆盖、村屯硬化路网通达率达92%,建成4A 级景区1 家、A级乡村旅游点4 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荣获“国家园林县城”。
2.经济效益
(1)带动产业发展
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东辽促进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发展,打造形成生态稻田、柞蚕养殖、东辽黑猪、生态旅游等四大产业。其中生态旅游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190 余万人次,创收7 000 多万元;柞蚕养殖综合年产值超过2 亿元。生态衍生产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效益,展现出生态立县向生态强县的跨越发展。
(2)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出,并带动种养和旅游配套生态产业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截至202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90 亿元,同比增长4.6%,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到2.82 万元和1.52 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0.41 万元。
(3)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以来,东辽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4 246 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1.6%;贫困村2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贫困村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产增收,2019 年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2021 年,东辽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3.社会效益
(1)经验辐射范围广阔
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东辽县地处东北黑土区,属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划定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相关经验可直接在所属同类地区(占吉林省面积21.3%)辐射示范。东辽县逐渐形成的黑土地水土保持系统治理“东辽模式”,为吉林乃至东北地区提供了良好示范。
(2)科技支撑效果突出
东辽县注重科技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引领支撑,引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以及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等省内众多研究院所开展相关研究,建成杏木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基地、辽河源生态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为“东辽模式”注入了科技内涵,为寻求吉林乃至东北黑土地保护途径进行积极探索。
(3)公众意识显著增强
东辽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成辽河源生态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依托这些平台,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普宣传,并在全县持续进行水土保持主题宣传活动。2014 年以来,仅杏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累计接待实习师生2 000 余人次、省内外专家学者800 余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识,为黑土地保护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四、东辽模式内涵与经验
1.模式内涵
东辽依托数十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与成效,围绕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龙山秀水、辽河之源、大美东辽”为愿景,聚焦黑土地保护和东辽河治理,分区分类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辽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林草植被保护恢复、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各类工程,协同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注重统筹规划、科技引领、模式创新、宣传示范,形成县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的“东辽模式”(详见图1)。
2.经验做法
(1)政府协调,制度保障
东辽县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编制批复县域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精心绘制县域水土保持蓝图。此外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六部门协同的水土保持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统筹推进,并专门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黑土区重点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实施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同时注重水土保持制度建设,为规范和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出台《东辽县水土保持规定》。为保障水土保持经费投入,多渠道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全力保障地方配套和专项投入,并建立县级水土保持补偿费返还使用政策。为加强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等,总体形成比较完善的县级水土保持制度体系。
(2)科技引领,系统治理
东辽坚持科技支撑,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攻关,形成黑土地和水源地保护等科研示范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并依托基地平台和省内外科研机构,结合各类治理项目,探索、应用和推广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水质净化、植被恢复、生态农业等相关先进实用技术。针对县域不同类型分区和治理对象,以山水林田为重点,遵循分区施策和分类治理,山地丘陵土壤保持区重点开展坡耕地、侵蚀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百万亩良田建设;东辽河源头水质维护区重点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裸露山体和工矿迹地生态恢复,百万亩造林与百公里河岸、河道整治等,治理好东辽河发源地,促进美丽乡村和水源安全,形成县域系统防治体系。
(3)模式创新,注重效益
东辽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治理对象创新防治模式。治“山”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山顶青山戴帽,山间果树掐腰,山下稻田裹脚”三道防线经典防治模式,按3°以下等高改垄、3~5°布设地埂植物带、5°以上修筑梯田等坡面工程的基本思路,坚持沟坡兼治和综合治理,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互协调。治“水”采取“源头区近自然调控优化水源涵养林结构功能、中游区减源增汇阻控农田面源污染、下游区营造滨水植被带改善河库水生态环境”的全程立体创新防治模式,并开展排污整治、河岸防护和河道清淤,实现水清岸绿。治“林”与治“田”突出规模化、特色化和产业化,结合治理打造香稻、柞蚕、黑猪等生态产业,促进民俗体验、果蔬采摘、郊野观光等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出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的综合效益,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4)科普宣传,强化示范
图1 “东辽模式”技术内涵与内容框架
东辽注重科普宣传,依托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接待省内外大专院校师生和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现场观摩数万人次,并在全县定期开展水土保持进校园、进企业和进社区专题活动,近10 年累计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出动宣传车300 余辆次,制作多部专题宣传片,扩大了科普宣传规模,增强了科普宣传效果,营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引入省内外科研单位和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成试验、示范基地,在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民营资本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打造形成一系列典型示范区,使广大群众能亲眼见证、亲身感受水土保持成效,自发参与水土流失防治。
五、结语
“东辽模式”是黑土地保护与水源地治理的系统结合,是东辽数十年治山治水经验与成果的综合集成,可为东北地区尤其是低山丘陵区探索生态与生产双赢的黑土地治理提供有效借鉴,具有广阔示范潜力。同时为更有效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未来有必要继续巩固完善和提质增效,一方面加强现有工程维护管理,进一步提升防治效能;另一方面加大现有技术总结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效率和推广能力。通过固长板、补短板,不断丰富完善“东辽模式”内涵与内容,为黑土地保护与治理提供更优质示范样板,全面践行和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