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1-12-22陈玉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位线分组三角形

陈玉兰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22650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分层、分组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因材施教”理念的贯彻下,将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及情感意志等方面有所差异的学生进行整合,开展合作学习,获得发展.将分层与合作融合于一体,可使得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在教学中有效释放,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一、理论基础

1.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将个别引导、分组合作与班级集体授课等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这与巴班斯基所提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学生在综合化的教学模式下张扬个性、各挥所长、促进发展.

2.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学生虽存在个体差异性,但通过学习,每个人都有能力理解所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水平;他着重强调: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下,存在学习速度、动机与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会逐渐缩小,乃至消失.”

3.合作学习理论

教育书籍《学记》中载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孤立的学习者犹如井底之蛙,总以为自己能看透一切,其实仅仅局限于自我狭小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学习中要融入群体,与同伴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则能获得共同成长.

二、方法与步骤

1.调研学生水平,合理分层分组

分层,并非纯粹地依靠学习成绩来划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倾向以及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对学生进行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分析与研究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分层.一般我们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将他们分为三层:A.基础层;B.普通层;C.提高层.一旦分层确定,就可以着手分组工作了.

分组,是在分层的基础上,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合到一个小组内.例如班上有40名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分层情况,以1∶2∶1的模式进行分组,共分成10个小组.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非智力性因素的影响,除了成绩之外,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人格、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分组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分层、分组确定之后,就进入分工阶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有角色担当,尽可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如小组四人,可设立组长、记录、资料员与汇报员.

(1)组长:选择合作意识与组织能力强,在学生中有一定威望的学生来担任.主要负责协调组内整体工作,如组内成员的操作、探究或交流等,不可让合作偏离轨道.组长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小组活动能有序开展,并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在动手、动脑中开启思维、拓展思路、共同进步.

(2)记录员:选择写字清晰且速度快,并有较强责任心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记录组内合作交流的过程、疑问、解决办法、相关决议以及讨论结果等.

(3)资料收集员:选择知识面广的“百事通”担任此职责.主要负责各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为问题的解决做好保障.

(4)汇报员:选择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将记录员整理的资料汇总、清晰表达.

2.改变教学结构,合作共同提高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今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也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如今的数学课堂一改传统的“注入式”模式,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宰着自己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探究主题,自主分析、交流、思考、推理和总结,用集体的智慧完成一个共同的教学任务.

案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

课堂伊始,教师以趣导入,让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概念产生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如下教学活动:

(1)自主操作

学生取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张,如图1,沿着中位线DE剪开,将△ADE拼接到梯形DECB上,获得一个四边形BDFC.观察所获得的图形,大部分学生猜想: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师提出:“请大家合作交流,讨论一下拼接而成的图形为平行四边的证明过程.”

学生通过剪与拼的过程,一眼就看出中位线与原三角形的底边呈现出平行的关系,至于如何证明,仍需进一步研究.

(2)合作交流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思路则清晰了很多.各组积极讨论,获得以下证明方法:

如图1,DE为△ABC的中位线,因为△DEA≅△FEC,所以可知DA=FC,∠EDA=∠F,由此可知DB‖FC.由AD=DB可得BD=FC,由此可确定拼接而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以上证明过程,我们能确定DE与BC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吗?

生1:刚刚已经明确证明四边形BCF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E‖BC,至于数量关系,还得研究下.

师:现在请各组再次讨论,证明DE与BC具有怎样的位置与数量关系.

(学生合作学习),各自展示答案.

学生通过自主证明,对中位线的定理有了明确的认识.不论那种方法,关键点是作准辅助线,不论是延长还是取长补短,都需要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与点拨,如此可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对学习充满信心.

3.及时分层练习,评价总结提高

练习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运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训练中获得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增强信心.

练习设计:

(1)如图2,已知一个三角形支架ABC的周长是90cm,求该支架三条中位线组成的三角形周长为多少?

(2)如图3,池塘的宽度为BC,一位工人在平地上选了一点点A,又分别找到AB与AC的中点点D与点E,若测得DE=18,求该池塘的宽度BC.

几道练习都是围绕本节课教学重点而展开,但难易程度却有所区别.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教师可提出不同的完成要求.同时也鼓励低层次水平的学生探索高层次的练习,在“跳一跳,摘到桃”中获得成长.

总之,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转变为“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数学课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抱团前进,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思维,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学习能力,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位线分组三角形
巧构中位线解题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巧证几何题
巧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三角形,不扭腰
分组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