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木斯市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1-12-22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种业全市

□ 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佳木斯市既是农业大市,也是种子消费大市。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中,种业担负着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全市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种业发展现状

1.种业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持证种子企业63个。其中:主要农作物持证企业43个,非主要农作物持证企业20个。企业注册资本总额已超过6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企业13个,注册资本100万以上企业50个,共有从业人员958人,拥有种子加工线131台套,检验仪器设备1024台套,仓储面积近20万平方米。

2.品种研发情况

以科研院所为引领,带动全市种子产业优良品种研发快速发展。国有科研院所依托国家科研资金投入和较多的科技人才,成为新品种选育主力军。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驻佳4个科研院所累计育成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364个,其中水稻152个、大豆160个、玉米52个,其中获得知识产权品种共计164个。根据科研院所上报的数据统计,目前大面积应用于省内农业生产的佳市自育品种共计56个,其中水稻10个,大豆30个,玉米16个。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龙粳”系列水稻品种占全省第二至第四积温带水稻面积的60%~70%,以“龙粳31”为代表,推广面积800-1000万亩;大豆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合农95”、“合农75”、“垦丰16”和“垦豆43”等。种子企业虽然研发条件有限,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等,种子企业越来越重视新品种研发工作,逐步加大种子科研投入,走自育、自繁、自推现代种子产业之路。近几年,种子企业品种研发突飞猛进,从事科研育种的企业达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7家,全市种业从事种子研发技术人员320余人,累计科研投入近4575万元,科研用地近万亩,累计自育品种258个,在种子市场占有份额逐年递增。

3.种业繁育情况

全市年种子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35万亩,年种子生产、加工、仓储能力超4亿斤。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春全市共储备(含随时调运)三大作物种子约2.6亿斤左右。其中水稻约2亿斤,玉米约0.4亿斤,大豆约0.2亿斤,在确保全市春播有种外,同时还向区域外输送种子约1亿多斤。2021年全市三大作物实际生产面积为59.6万亩,其中水稻累计生产品种199个,实际生产面积34.6万亩;大豆累计生产品种113个,实际生产面积24.4万亩,玉米累计生产品种59个,实际生产面积0.6万亩。

4.良种推广情况

良种推广应用品种数量逐年增大,佳木斯市水稻种子销售量占全省第二至第四积温带用种量的50%以上。经持续品种普查,2010年全市三大农作物品种应用数量266个,其中玉米120个、大豆86个、水稻60个;2014年三大作物品种应用数量为309个,其中玉米178个、大豆57个、水稻74个;2019年三大作物品种应用数量为487个,其中玉米235个、大豆126个、水稻126个。2020年全市三大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0年以来,佳木斯市种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水稻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已经在省内具有较强的优势,但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许多短板,亟待改进与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种子生产基地方面

一是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生产基地总体面积小,满足不了全市种业种子生产的需求,许多种子企业都选择佳木斯市周边农场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如江川农场,宝泉岭农村,建三江等。全市已建立相对稳定的水稻、大豆种子生产基地35万亩,根据2021年种子生产落实面积看,需种子生产基地57.2万亩,还有20余万亩的缺口。二是种子生产基地不稳定,绝大多数种子企业缺少固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多是合同式的临时基地。三是种子生产基地分散、不集中连片,种子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种子质量控制难、成本高。种子生产基地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数量少、规模小。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采用合作、股份合作等较为紧密联结方式占的比例小。

2.种子企业研发方面

一是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从基础研究看,不少育种单位种质资源狭窄且研究挖掘利用严重滞后,仍停留在现有种子资源内部套转,追求“短、平、快”成为常态。从应用研究看,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投入少和育种资源分散,导致技术创新形成困难,育种项目多在低水平重复;育、繁、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的品种选育,其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在育种新材料、育种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应用与推广上,与国内育种能力强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公益性、商业性育种界线模糊,商业性育种主体依然是农业科研机构。种子研发定位应当是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公益性育种、种子企业从事商业性育种,但由于种子企业研发能力弱,目前我省农业科研机构仍然是商业性育种的主力军。弊端是部分农业科研机构育成品种之后,就卖给一些小微企业,投入市场,获取收益,对同类商业育种企业形成低价冲击,降低了企业研发积极性。三是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长期以来,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相对独立、相互分离,科研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投入,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速度慢,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由于行业分散,单个种子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大都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有少数企业自身也从事科研育种,但其农业科研条件、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成果推广都因资金不足而落后于其他产业,致使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有种业科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整体不高,且流动性较大。

3.种子生产经营方面

一是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企业少,无一个取得“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资质,龙头企业引领缺失。佳市现有持证企业63个,其中具备“育繁推”模式的仅7个。二是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三是宏观调控不力,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部分繁育过剩或供应不足;四是新品保护力度不大,市场监管操作难,受利益驱动制假售假、侵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4.品种推广方面

一是品种多而杂,优势品种、突出品种少。据统计,2020年全市推广品种数量累计287个,其中水稻97个、大豆87个、玉米103个。二是全市自主研发品种市场占有率较低,多数种子企业主打品种无力。如水稻品种,优势较强的为“龙粳31”,但目前没有可替代品种,优势品种接续难。从目前的新品种推广统计情况看,全市种业自主研发的品种、合作开发的品种或花重金购买的品种,绝大多数品种难与大种业、大品种相抗衡,市场占有量少,所经营的数量难以得到回报,有的亏本、甚至负债经营。

三、种子产业发展建议

1.完善种子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服务于现代种业发展。要形成国家、省、市、县比较完备的行业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实现种业振兴。

2.要大力支持种业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从资金与科技人才上给予大力支持,改变以科研院所为新品种选育主体的局面,真正实现企业为主导商业化育种。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增强市场监管的可操作性,为种业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4.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挥农业“芯片”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对种业工作给予更高的重视,在国家的项目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种业全市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新秋梳羽
西递印象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