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果环境”,从科学执教上减负
2021-12-21李文静
李文静
【摘 要】“因果环境”论认为,某一个结果的出现,需要一整套环境。基于此观点,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负担”来源的综合因素进行分析,选取造成学科教育“负担”的核心要点,引导教师重拾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把握,回归对教材的认真解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科学执教上实现减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因果环境 科学执教 减负
当我们划火柴时,如果被问到是什么原因使其燃烧的,我们会很自然地回答是划擦。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我们没有划这根火柴,它就不会燃烧,所以说划擦就是原因。然而为了实现燃烧,其他因素也是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氧气存在,或者如果火柴弄湿了,燃烧便不会出现。
可见,思考结果时,对原因的探索要更加周全,任何一个结果所需要的,是综合的原因,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看得见的原因。“因果环境”论,让我们明白——结果出现,需要一整套环境。
说到热度极高的“减负”,其结果一直让人忧心。学生负担重,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负担重,是需要埋在心里的体会;学校负担重,是让人无法回避的现实;父母负担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共鸣……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瞄准结果——负担太重,去找寻解决的方案。在简单关联下,很容易找到“划擦”这一原因。于是,我们在减少作业量、花式布置作业上做文章;也有以政策法规等形式,约定书面作业不超过多少时间;不得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机械抄写类的作业……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从“划擦”这一角度直接“灭火”。
然而,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即便是新型的作业,也开始成为另类负担。例如:体现综合素养的“办小报”,做一张美观的报纸消耗的时间,远遠超过想象;项目式学习,提交成果所消耗的经历,也让人有苦说不出,做了还不知道为什么……当然,面对新事物,我们应该保有欢迎的态度,改变发生在初始时期,都会带来阵痛。
关键问题在于也许我们忽略了“因果环境”的广阔性,大量的事物包含其中,简单灭杀不能解决问题。更深层次的可能是当我们问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火柴被点燃时”,我们也许并不希望被告知完整的“因果环境”,我们更愿意接受“它被划擦了”或者“它与明火接触了”的简单推论。因为这些看得见的原因,解决起来也显得收效快。而“基于原因的解释”不过是不合理地挑选的“因果环境”的一部分而已。“因果环境”论让我们明白:当我们解释任何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唯一充满智慧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基于因果环境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思考——带来这一结果的综合因素是什么?核心要素是什么?在做出改变行为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关键的要点切入。
减负的措施中,必须考虑到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学,这是“负担”产生的源头。从源头上解决,如同“蛇打七寸”切中要害。本文尝试从笔者执教的小学语文学科上提出“科学执教带来减负”的三项思考。
一、重拾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把握
不少教师入职后就将语文课程标准抛之脑后了。之前参加“教师入职考试”,课程标准仅成一项必须背诵的条目。其实,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凭借,必须在教学中实时对照执行,是教学的参考,是评价教学的指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告诉笔者,教学任何一篇课文,应将对应的学段目标抄写或打印在纸条上,张贴于课题之上,在设计执教时需时时对照,自觉检测有没有超标。这一做法笔者沿用至今,可有效辅助教学靶定目标。可想而知,一旦忽略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把握,就很容易在教学中人为地加重负担。例如:课标提出一、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学生参与的是“写话”,重点在于对写话感兴趣,能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三、四年级为第二学段,参与“习作”,重点在于写出来、写得清楚;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习作中要将过程写具体。课标中明确界定了不同学段的不同目标,不要逾越,也不要落后。而我们在不少第二学段的习作课堂上,就发现教师不断要求:写具体、写细腻、写精彩、写出真情实感……看起来这些要求都是正确的,然而与学段目标不匹配,与学情不吻合,不顾及目标的层级与差异,自然会给学生带来负担。
因此,重新回归对课标的学习与把握,成了科学执教、减轻负担的第一要义。
二、回归对教材的认真解读
2019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这是一套先进、好用的教材。新教材自然需要全新的关注,无论是从教学需要还是教师成长角度出发,一线教师都应对教材进行研读,从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对教材进行全面观照。也许是工作忙碌的缘故,部分教师在匆忙应对中忽视了最重要的事,采用了老方法教新教材的模式。这样的落差就造成了新的负担。
例如:依然注重“教教材”,针对已知已会的课文内容不断叠加教学,强调对课文内容的背默记忆、对词语的抄写等;在未经思考的状态下跟风,盲目拓展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给学生,并要求做到“必读”,且涉及了检查措施,将阅读异化为答题或是成果的提交;部分教师结合自己的偏好,不断加深、加难,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原理”、知识条款,让学习新知识变成了获取一个个“干货”。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写得满满当当,实际上不能迁移、不会运用,学到的是僵死的知识碎片。曾经遇到一位执教二年级的教师,每教学一个生字就讲一个字理,让学生记住“甲骨文的写法”“汉字的演变”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极了,可是真正有效的却寥寥无几。汉字学习的最大意图在于辅助阅读,要实行“多认少写”,忽视对教材的解读,只会让无效的学习成为新的负担。
其实,统编版语文教材设计有单元导航,给了教学明确的目标指引,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就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习作目标为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不偏不倚,即可直击重点,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可以少走弯路。同时,统编版语文教材配有辅助的学习助学系统,如交流平台、泡泡提示语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地进步,明确自己该做些什么,该做到什么程度。此外,统编版语文教材还设计有课后习题,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准确把握课文的重要教学点,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复习巩固。解读应用好教材,能保障学习的成果。然而,缺乏对教材的解读则会导致学习的负担加重。某次听课,执教者教学的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单元,学习的方法是批注。在第一篇课文《牛和鹅》的学习中,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批注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在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已经提出了从质疑的角度、欣赏的角度、带来启发的角度三方面去批注。第一篇课文学习批注,抓住三个重要角度即可。而执教者缺乏对教材的解读,在第一次教学批注时就提出十几个角度,很多是教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也都成为公众化的学习内容,这就是无视解读教材带来的负担。
以尊重学科教学规律为基本认识,从对教材的解读入手,备好课、上好课、不贪多求全、精准执教,这就是学科减负的又一重要路径。
三、对学习方式变革的真正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理念也要求我们在对学习的认识上要努力转变,在方式上要做好改进。例如,尝试进行学习任务群的升级,进行项目化学习,更多地去探索新知,去面向未来迁移知识,服务生活。而我们在学习这些新概念、新方式时,容易停留在简单的文字解读层面,没有真正地去考量:适合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哪些课程阶段?
例如合作式学习,成为最热门的改变。课堂上我们期待学生立刻合作,马上“摆桌子”“围圈子”,立刻有合作的成果产生。可是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或者说是一种能力的培植,需要经历规矩的建设、成员之间的磨合,以及各种合作学习内容的尝试,是长期牧养的结果。我们却急于在短期内通过形式的转变达成效果,更看重的是展示对新方法、新概念的热情。而这一切的盲目冒进都化为一种隐形的负担。学习走形式,学生有苦说不出。
因此,笔者提出的第三个思考,即是对方法真正予以理解,从学理层面去认识方法,之后经由长期的规划缓慢实现转变,而不是一蹴而就。
我们提出的基于“因果环境”,从科学执教上实现减负,针对的是“负担”来源的综合因素,选取的是造成学科教育“负担”的核心要点。回想起来,也带有一点直接从“划擦”层面去解决问题的味道,与之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在简单的行为上予以杜绝、禁止、高举旗帜,而是更多地从学科本位上进行深层思考,在教学行为上做点滴改进,慢慢接近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减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