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疲惫、快乐、不再回来的日子

2021-12-21景谙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综晚自习台灯

景谙

我想每个经历过高三的人都能够在这段疲惫不堪的日子里找到闪着光的快乐。

我们高中热衷于和其他学校联考,于是我们的模考计数方式有些特别:本校模拟按1、2、3排列,东北三省三校联考记为1.5模、2.5模、3.5模,而和M、一中等省内学校的联考则归为1.75模、2.75模等。所以算下来,我们相当于用半年时间把周边重点高中的试卷全部体验一遍。

2.5模结束的下午,还没来得及把堆在走廊里的书搬回教室,就接到了突如其来的通知——前两节晚自习要考邻市一中的文综。

一天之内被文综毒打两次,大脑运转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我瞟了几眼周围奋笔疾书的同学,还是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眼下的主观题。秉持着政治老师的“大一圈”原则(指答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中涉及的原理),我拼命从脑海里搜刮有关文综的记忆,然后用密密麻麻的字把答题卡填满。

在旅游地理的答题区补上最后一条答案后,下课铃响了。老师利落地收卷,我安静地看着学霸满脸遗憾地递过卷子。

晚自习放学的路上,我们顶着昏沉的脑袋,拖着沉重的脚步,无精打采。

没有人在意哪道选答更容易拿分,也没有人想知道不确定的选择到底是A还是D。此时大家只想尽可能加快脚步,赶在洗漱间排起长队之前去打一壶热水。

晚上6点钟,天色刚刚暗下来,高三楼的教室已陆陆续续亮起了灯。

我正转着笔思索一道导数题时,灯猝不及防地灭了,周围陷入一片昏暗。

“哇,停电了!今晚不用学习了!”突如其来的停电打破了鸦雀无声的晚自习,安静的班级逐渐活跃起来。

时间在黑暗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想起两位数的倒计时,这时,不知是谁拿出了一盏小台灯,随后四五个脑袋凑在一起,借着微弱的光亮投入战斗。一片又一片微光出现,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到一起,又恢复了晚自习的氛围。我转过头看同桌,她眨着大大的眼睛忽然对我说:“咱们背64篇吧。”

这的确是个既不伤害视力,又能继续学习的好主意。于是我们开始低声背文言文,从背了上句忘下句的《滕王阁序》到总是记不住句末是“者”还是“也”的《师说》,再到经常背丢句子的《琵琶行》和拗口的《离骚》。不论哪句是高频考点,想起哪篇就背哪篇。

晚自习提前半个小时下了课,为了保证安全,很多热心的同学拿着便携式台灯站在每层楼的拐角处,一边照明,一边疏散人群。老师们把车停在楼下,开着车灯为我们照亮回寝室的路。

高三像是日复一日行走在莫比乌斯带上,每天都充斥着做题速度赶不上更新速度的金考卷,在记忆和遗忘之间反复横跳的文综知识,总是看不出辅助线该画在哪的立体几何。而正因为多数时候单调苦闷,那些微小的快乐才会被无限放大,大到足以点亮一整天的生活。很多节日我们要留在学校上自习,但老师们从未忘记我们这些回不去家的小孩儿。元宵节那天我去办公室查卷子,英语老师突然神神秘秘地塞给我一袋彩虹糖,用哄孩子的语气说:“最近辛苦啦,给你个惊喜!”端午節的清早,班主任早早来到班级,把亲手包的粽子分给大家,还吩咐生活委员去买灯笼。通往高考的路并不平坦,所幸路上有他们保驾护航。

在那些疲惫、快乐而一去不返的日子里,每一寸时光都从我心上流淌过。

猜你喜欢

文综晚自习台灯
脸上有光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祸从口出
在家晚自习vs在校晚自习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台灯的自述
西瓜虫台灯
逻辑素养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例
两盏台灯辉映下的难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