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古建筑壁画地域分布特点简析

2021-12-21简莉常亚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古建筑壁画

简莉 常亚平

【摘要】壁画作为古建筑的重要附属部分,始终是山西文物工作者的一项永恒工作主题,随着40年持续不断地调查,山西境内古建筑壁画这幅迷人的历史画卷漫漫地揭开了神奇的面纱。目前发现山西境内有古建筑壁画20827平方米(不完全统计),分布于省内11个地市92个县区中,保存在463座(处)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内,这些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代表着山西境内不同地域的壁画风格。

【关键词】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52-04

【本文著录格式】简莉,常亚平.山西古建筑壁画地域分布特点简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52-155.

一、大同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从山西省全境范围看,大同市古建筑壁画现存数量最多,壁画面积约为2978平方米,分布于大同市城区、郊区、灵丘、天镇、浑源、阳高、广灵、左云、大同县9个县区26座(处)古建筑中。

大同市古建筑壁画有5座(处)是国保单位,分别是灵丘觉山寺、天镇慈云寺、阳高云林寺,大同市城区的善化寺、华严寺,其中灵丘觉山寺塔壁画是辽代壁画的精品之作,壁画绘制于1090年,画面中的佛像、天王、金刚、明王、菩萨、飞天等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构图合理有序,主次分明不乱,充分体现了壁画制作者的创作才能。

从壁画分布状况看,大同市古建筑壁画呈现两种分布形式,即零散分布和集中分布。零散分布体现在灵丘、天镇、阳高、左云等县区,这些县区分布古建筑壁画仅有1~2座(处),但都属于壁画精品,代表了当地辽、明、清时期壁画制作的真实水平。集中分布主要体现在大同市城区,目前发现有10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其中既有国保单位,也有县保单位,壁画面积达到1276平方米。

从壁画的分类看,类型比较齐全,佛寺、道教庙宇、庙堂、民间神庙、祠祀、戏台,各类建筑中都有不同数量的壁画留存,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古老韵味。

从壁画的留存量看,佛寺壁画现有2490平方米,道教庙宇壁画193平方米,庙堂类型壁画164平方米,从以上数字所见,显然佛寺壁画留存量占据了主体地位,这为研究大同地区佛教文化和寺庙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二、晋中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晋中市是山西省南北交融的重要区域,在古建筑壁画方面展现出独有的风采。晋中市现有平遥、太谷、介休、灵石、榆社、榆次、寿阳、和顺、祁县9个县区、70座(处)古建筑保存有壁画,面积约有2716平方米。

晋中市有9处国保单位保留着古建筑壁画,位于全省首位,足以见证晋中古建筑壁画在山西壁画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这9处国保单位是镇国寺、慈相寺、双林寺、普光寺、张壁二郎庙、张壁真武庙、岩良福禅寺、资寿寺、净信寺。镇国寺的三佛楼和万佛殿保留了明清时期“佛本行经变”题材内容的壁画,尤显珍贵。双林寺留存的明代菩萨、五十三参等佛教图案,同样是壁画珍品。

从县城留存壁画看,平遥县是晋中市古建筑大县,正因为如此,附属于古建筑物上的壁画留存较多,目前调查获知,有26座(处)古建筑保留约有1208平方米的明清时期壁画,而且类型多样,有佛寺、庙堂、神庙、市楼等不同类型壁画,充分展示了平遥特有的县域壁画风采。

从晋中市古建筑壁画各种类型现存数量统计和比较看,壁画构成部分主要以佛寺壁画和庙堂·神庙类壁画为主,两者面积分别是1711平方米和726平方米,单以面积做对比,显然庙堂·神庙类壁画不及佛寺壁画,但从庙堂·神庙类壁画分布的县区和建筑数量观察,它比起佛寺壁画是毫不逊色的。晋中市的介休、榆次、太谷等县区的关帝庙和神庙(例如二郎庙、真武、三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清代壁画,约计有28座(处)庙堂绘制了壁画,而佛寺只有22座(处)建筑绘制了壁画,这是晋中市古建筑壁画地域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忻州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忻州市是佛教壁画的重要留存区域,这是它在山西古建筑壁画史上的重要标志。市内现有五台、原平、偏关、繁峙、河曲、代县、定襄、保德、神池9个县区,39座(处)古建筑留存壁画,面积约有2167.75平方米。

忻州市现有4座(处)国保单位,保留着珍贵的古建筑壁画,分别是佛光寺东大殿、文殊殿、岩山寺、公主寺。其中佛光寺东大殿内残存的61.68平方米壁画,是我国现存的佛寺殿堂内仅有的唐代遗作。岩山寺文殊殿的金代壁画是金大定七年(1167年)绘制的。壁画中所表現佛教教义、人物和有关传奇外,还有宋、金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各种人物的活动,这样精美的作品是十分罕见的。

五台县地处佛教圣地,现有13座(处)古建筑保留壁画,其中佛寺壁画保存于9座(处)建筑中,面积多达824.2平方米,只有少量的庙堂和戏台壁画。

与此相邻的繁峙县,有着类似的情况,现有8座(处)古建筑壁画,当中有5座(处)建筑为佛寺壁画,尤其岩山寺壁画是宫廷画师所绘,文物价值极高。因此繁峙县与五台县的古建筑壁画,在忻州市以双星并列的局面出现,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奉献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壮美画卷。

综合比较忻州市不同类型古建筑壁画,呈现以下情况:佛寺壁画面积约1608平方米;道教庙宇壁画面积约164平方米;庙堂类壁画面积约为220平方米;戏台类壁画面积为19平方米;民间神庙类壁画30平方米。显然佛寺壁画在忻州市古建筑壁画留存中占了主体部分,与佛教圣地名副其实。

忻州市“仰佛敬教”氛围十分浓厚,因此在绘制古建筑壁画中,注重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描绘图案,在五台县、河曲县、代县等县域广泛使用“工笔重彩”的手法描述图案,为后世留存了许多精美的壁画珍品。

四、临汾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临汾市的古建筑壁画在分布范围上占尽了风光,根据调查,壁画分布于吉县、隰县、曲沃、襄汾、洪洞、霍州、大宁、永和、吉县、安泽、尧都、乡宁、汾西、翼城、浮山15个县区,62座(处)古建筑中,面积约为2600.96平方米。分布县区之多,是其他地市无法相比的。

临汾市有4座(处)国保单位保存着壁画,分别是洪洞广胜寺、玉皇庙、水神庙、浮山梁村老君洞。其中洪洞广胜寺邻近的水神庙明龙王殿壁画最为经典。水神庙是风俗神庙,非道非释,殿内壁画是随庙内供奉神祗和当时流行的民俗风情而定的,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共计14幅,除东西两壁中部所绘祈雨图和降雨图表现的是水府诸神外,其余大多是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的写实场景。

洪洞县目前查知有17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1413平方米,从壁画分布的建筑数量和面积存量,足以证实洪洞县古建筑壁画在临汾市占据着显要的地位,县域内3处国保、2处省保单位保留有壁画。提升了该县文物存在的知名度。就其壁画构成而言,是由佛寺、道教庙宇、庙堂·神庙类三大部分组成的,有的佛寺庙堂的壁画四壁布列、满堂生辉,这种壁画布置手法是当地的一个重要特色。

临汾市大部分县域的壁画以零散的形式分布,例如吉县、隰县、曲沃、襄汾、永和、吉县、尧都区、乡宁、汾西、浮山这些县区,每个县仅有1~3座(处)古建筑留存壁画,绝大多数壁画是绘制于民间神庙和戏台墙壁上的,这是特色之二。

安泽县现有7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125平方米,该县壁画现存类型比较单一,除1座道观壁画外,其余均为庙堂·神庙类壁画,这种情况在山西境内是十分少见的。

另外,临汾市的吉县、安泽的道观建筑中依然可以看到壁画存在,晋城、朔州、长治三个市道观内现存的少量壁画,共同展示了山西境内道观壁画的美丽画卷。

从临汾市现存各类壁画留存面积看,佛寺壁画931.6平方米,庙堂壁画560平方米,道教庙宇壁画421平方米,民间神庙壁画325平方米,这是临汾古建筑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壁画留存面积可以看出,临汾市现存古建筑壁画构成部分,已经悄然发生重大变化,他不像大同市、忻州市单纯以佛寺壁画为主导,而是庙堂、道教庙宇、民间神庙壁画同样也兴盛起来,几乎各县区都有壁画存在,这是临汾市古建筑壁画现存分布状况的重要表现。

五、太原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太原市古建筑壁画类型齐全、题材丰富,使得它在山西壁画史上放射出耀眼光芒。该市古建筑壁画分布于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阳曲县、清徐县、古交市,形成了四区二县一市的分布格局,保存了53座(处)古建筑中,现存壁画面积约为2031平方米。

太原市保存有古建筑壁画的建筑,其中国保单位5座(处)。太原晋祠内的古建筑壁画堪称精品。在晋祠圣母殿、水母楼、关帝庙内保留有一批值得重视的宋元明清壁画,面积约180平方米,其画题技艺皆具独到之处。

阳曲县是太原市古建筑壁画主要分布县域,这里有22座(处)古建留筑存了约1071平方米壁画,壁画的类型有佛寺、道教庙宇、庙堂、楼阁、祠祀、民间神庙6种形式,与其他县区对比,壁画的现存面积与类型,雄居太原之首。更为重要的是,太原市现存古建筑壁画的绘制方法分别采用了“工笔重彩”“沥粉贴金”“水墨画”等不同技法,都有实例可以作为见证,初步统计壁画题材多达20多种。这种独特的“景观”留存方式,展示了太原市壁画艺术的无尽魅力。

通览太原市各县域壁画制作的技法风格,可以看到“工笔重彩”的技法,在明清时期壁画绘制中是相当流行的,这种技法的使用在古交、小店、阳曲、清徐等县区均有实例可循,这种流行方式是其他地市望尘莫及的。

通过对太原市各类古建筑壁画现存量的比对,发现佛寺壁画面积占据首位,其后就是庙堂壁画和民间壁画形成了“并驾齐驱”的局面,道观和道教庙宇壁画所存数量并不占据优势地位,这是太原古建筑壁画现存特点。

六、运城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运城市分布了数量众多的元、明时期古建筑壁画,这是它壁画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该市壁画主要分布于稷山、芮城、新绛、夏县、永济、万荣、河津、临猗、闻喜9个县区45座(处)古建筑中,面积约为1963平方米。

目前,运城市有3处国保单位留存着古建筑壁画,分别是稷山青龙寺、芮城永乐宫、新绛阳王庙,这3处建筑中的壁画代表了佛寺(元)、道观(元)、民间神庙(明)不同类型绘画艺术的水平。

芮城县现有7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1042.68平方米,其中永乐宫的道观壁画是元代壁画的精品之作,宫内的壁画题材丰富,技艺高超,既有确切的年代可考又留有画师姓名可稽,在我国现存的元代公關壁画中当居首位,芮城县内还有4座(处)戏台绘有壁画,同样显得十分珍贵,这是因为山西省内目前仅发现有10座(处)神庙戏台绘制了壁画。

新绛县现存12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90平方米,数量虽少,但类型有6种,这种情况在一县之内是比较少见的,新绛县壁画特点是题材贴近生活,民俗氛围浓厚,图案多以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民间“水墨画”技法相当流行,广泛使用于建筑墙壁的绘画当中。

稷山县现有13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586平方米,存量位居运城市第二位,该县壁画有佛寺、道教庙宇、庙堂、楼阁、民间神庙5种类型,其中8座(处)为庙堂壁画,占据了全县古建筑壁画的重要位置(约合面积269平方米),稷山县古建筑壁画擅长以屏风式的布列方法展示于建筑后墙上,这是一种县域壁画制作风格的体现。

运城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是类型齐全,不同类型的古建筑都有一定数量的壁画留存,佛寺、道观、道教庙宇、庙堂、楼阁、祠祀、民间神庙、戏台均可看到实例。其中道观壁画留存数量最多,约有881平方米。其次就是庙堂壁画数量位居第二,现约有454平方米,分布于稷山、芮城、新绛、永济、万荣、河津6个县区的16座(处)建筑中,可见庙堂壁画在运城市(清代时期)是相当盛行的。

清代时期运城的芮城、新绛、永济、万荣、临猗、闻喜等县也比较流行在戏台内绘制壁画。目前发现有12座戏台保留有壁画,以上所列情况,充分展示了运城市古建筑壁画丰厚的文化底蕴。

七、长治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长治市是道观和道教庙宇壁画主要分布地域,这使它在山西古建筑壁画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市内现有城区、郊区、平顺、屯留、沁县、长子、壶关、潞城、襄垣、沁源、武乡、黎城12个县区,56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面积约有1943平方米。在这些古建筑中有8个国保单位,分别是平顺大云院、龙门寺、四龙寺、烟驼白龙庙、屯留宝峰寺、壶关真泽二仙宫、襄垣文庙、郭家庄昭泽王庙。其中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内五代壁画,极为珍贵,它是中国佛寺中唯一的五代壁画,弥补了我国古代壁画史上的缺失。

长子县是长治市古建筑大县,现有12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其中道教庙宇、庙堂和民间神庙类壁画就占了10座(处),居于主要部分,佛寺壁画仅有2座(处),排在了末位。

从长治市各类壁画留存数量对比看,构成类型形成了本地独特的风格,道教宫观壁画现存833平方米,道教庙宇现存207平方米,布列在15座(处)建筑中。佛寺壁画仅为167平方米,布列在6座(处)建筑内。显然长治市现存古建筑壁画是以道教类壁画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位于第二位的是庙堂壁画,面积约为355平方米,分布于17座(处)建筑中,所以说长治市是山西省古建筑壁画道教壁画的重要留存区域。

八、吕梁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在吕梁市,可以领略到庙堂·神庙类、民间神庙壁画迷人的风采。吕梁市现有汾阳、孝义、中阳、离石、临县、柳林、文水、交城、方山9个县区,52座(处)古建筑保存有壁画,面积约有1463平方米。市内现有汾阳太符观、离石安国寺、元贞观、临县义居寺4处国保单位,还有4处省保单位。

吕梁市有3个县区集中分布了庙堂·神庙类、民间神庙壁画,真实地展现了当地民俗风情的历史文化。汾阳现有13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其中8座(处)古建筑是庙堂和民间神庙类的壁画,壁画题材丰富多样。有三国故事、戏曲鼓乐演奏、三官出巡图、圣母出巡图、山水花卉应有尽有。

孝义现存13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面积约为441平方米,令人注目的是孝义有7座龙天庙保留了壁画,几乎占据了山西省内15座龙天庙壁画的半壁江山,约合面积为256平方米,这是孝义古建筑壁画独有的特色。

交城县古建筑壁画表现类型单一,现有6座(处)古建筑保留有壁画,面积约为140平方米,均为庙堂·神庙类壁画,图案喜用云龙、山水、人物,更加贴近自然风情。

从吕梁市现有的7种类型壁画观察,留存数量居于首位的是庙堂·神庙类壁画,约合面积为539平方米;其次是民间神庙壁画,475平方米;第三是佛寺壁画,362平方米。可见在吕梁市古建筑壁画中,庙堂和民间神庙壁画,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佛寺与道观壁画退而其次,零散分布,只起着点缀作用。

九、朔州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朔州市古建筑壁画现有突出的特色是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辽、金时期壁画精品。市内现有应县、朔城区、怀仁、山阴、右玉5个县区,21座(处)古建筑保存有壁画,面积约有1776平方米。

朔州市古建筑壁画有3座(处)国保单位,分别是佛宣寺、净土寺、崇福寺。其中崇福寺留存了金代壁畫321平方米,内容为佛说法图,它延续了唐代壁画疏朗雄浑的气势,为认识金代佛寺壁画的历史艺术价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怀仁县在朔州市古建筑壁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调查所知,怀仁现存8座(处)古建筑,壁画面积约为426平方米,壁画类型以庙堂内壁画为主,另外也有少量的道教庙宇和民间神庙壁画。

从朔州市整体观察,虽然佛寺壁画面积约有759平方米,但仅分布于4座(处)建筑,庙堂类壁画453平方米,留存于9座(处)古建筑中,可见庙堂壁画在朔州市是相当盛行的。

朔州市古建筑壁画一个重要地方特点是,仍然可以看到明代工笔重彩的技法,同时可以更多地领略清代彩色与水墨画的地方绘制手法,这些壁画技法广泛应用于道教庙宇和庙堂类建筑绘画中,展示了朔州市古建筑壁画的艺术风采。

十、晋城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晋城市古建筑壁画由道教庙宇、佛寺、民间神庙壁画三大部分构成,三者现存面积均在250平方米左右,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是它的壁画区域分布特征。

晋城市现有泽州、高平、沁水、阳城、陵川5个县区,27座(处)古建筑保存有壁画,面积约有794平方米。其中有4座(处)国保单位保存有古建筑壁画,高平开化寺的佛寺壁画是宋代壁画的代表作,绘制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内容是佛教经变故事。

阳城县是晋城市道教庙宇和民间神庙壁画主要的分布县域,调查获悉,13座(处)留存有壁画的古建筑,其中12座(处)属于道教和民间神庙建筑,显然道教壁画占据了领先地位。

十一、阳泉市古建筑壁画分布特点

阳泉市现有郊区、平定、盂县3个县区留存古建筑壁画,分别绘制于12座(处)古建筑中,面积约为394平方米。

阳泉市现存有佛寺、道教庙宇、庙堂、民间神庙、祠祀5种类型壁画,从壁画现有存量观察与比较,佛寺壁画面积118平方米,道教庙宇壁画面积110平方米,两类壁画名列该市古建筑壁画前位,主要分布于盂县境内,基本为清代时期绘制,全市古建筑壁画有7座(处)为县保单位,其余5座(处)尚未定级。

纵观山西省古建筑壁画地域分布状况,可以归纳为“北佛南道中交汇东西两地民神庙”,虽然不够十分精准到位,但大致概况了现存壁画留存的基本特征。通览山西省古建筑壁画11个地市分布特点,要重点认识和掌握三个现存分布的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保护和管理方法。

第一,针对壁画零散分布,实施专责管理。所谓壁画零散分布,是指一些县区古建筑壁画只在1~2处建筑中留存,由于留存数量少,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种情况,山西省11个地市普遍存在,初步统计总共有32个县区壁画处于零散分布的状况。这就需要当地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委托专人实施专责巡查看护,避免出现丢失和损害。

第二,针对壁画类型单一存在,实施重点管理。这里所说的壁画类型单一存在是一种特殊情况,例如: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交城县庙堂·神庙类壁画、介休的庙堂壁画都是代表当地一种特色文化的存在,应当加以重点保护,以其弘扬本地传统文化的奇光异彩。

第三,针对壁画类型多样,存量可观,实施集中管理展示。山西省11个地市都有古建筑壁画自身特点和优势,保护好这些遗存,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存,大有文章可做。大同的佛教壁画、晋中的佛寺和庙堂壁画、忻州的殿堂佛寺壁画、临汾的道教和风俗神庙壁画、太原的类型齐全景观式壁画、运城的元明时期佛道壁画、长治的道观和道教庙宇壁画、吕梁的庙堂·神庙类壁画、朔州的辽金时期壁画、晋城的佛道神壁画、阳泉的五种类型壁画均是可圈可点,都可以连片集中保护管理,适时开放展示,合理利用。

山西古建筑壁画调查历时40年,其间调查人员努力做到分类统计要数据,按县调查知实情,以市分析看分布,全省汇总找良策。山西省古建筑壁画11个地市现存状况各不相同,管理保护与研究工作要一地一策,合理规划,精准施策。目前,做好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对县保和尚未确定保护单位级别的古建筑壁画,安保措施要及时跟进,地方民间神庙壁画题材日渐稀缺,要抓紧培养人才进行收集与整理,以更强有力的行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说明:①文稿中提供的壁画面积是目前调查发现的,不完全统计,需要在下一步壁画保护和病害调查中进行核实和更正。②文稿中提供的古建筑壁画国保单位也是不完全统计,随着第七批、第八批国保单位公布,同样需要进行核对。)

参考文献:

[1]穆明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赋能乡村经济振兴[N].兰州日报,2021-05-25(004).

[2]周海.抚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27.

[3]朱银娟,赵煜.新时代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J].当代旅游,2021(9):47-48.

作者简介:简莉(1982-),女,河南省博爱县,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古建筑、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常亚平(1959-),男,山西省沁源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古建筑调查。

猜你喜欢

古建筑壁画
让古建筑保持原有样貌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反美”壁画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飞蛾”修复壁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