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21霍文仲
【摘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得到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其重要发展方向是与民族文化符号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更好弘扬和传承。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民族文化符号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一些案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符号;视觉传达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49-03
【本文著录格式】霍文仲.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49-15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扬,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也在逐步凸显,人们开始寻求推广这些民族文化符号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采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来实现民族文化符号的有效利用,从而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海内外更多的人们体验到我国民族文化独有的魅力。为此,如何将民族文化符号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类型
(一)地域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风貌和水文景观也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民族文化符号,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符号通常是该地区风景地貌和文化习俗的潜在体现。如“黄土高原”风景在抽象化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地域类文化符号,其表现着一种对乡土文化的归属感。
(二)文字类
文字类使民族文化符号在表现上更为直接,人们通过阅读符号中的文字就能直接体会到民族文化符号所要表达的含义。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民族文化符号就是我国居民过年时期经常贴的“福”字和为长辈祝寿中常用的“寿”字,这两种民族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在感受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时,直接领会到其表达的寓意,虽然这种表达方式较为直接,但由于其体现着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价值体系,因此其在文化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1]。
(三)工艺建筑类
工艺建筑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承载着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和人文特征往往会催生出不同类型的工艺建筑,进而影响到工艺建筑类文化符号[2]。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蒙古族的传统建筑蒙古包和傣族的传统建筑竹楼,这些工艺建筑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特点,那么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对应的民族文化。
除此之外,民族文化符号也包括绘画、工艺制品等多种形式。
二、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我国悠久的历史使得民族文化的种类极其丰富,如何基于这些民族文化符号进行精妙的设计就是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部分,用以直接阐释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征,如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与“礼”有关的文化内容,因此在设计上可以着重突出。另一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深度,而不能一直使用浅显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先对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了解,而后才能着手构思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果和质量。
具体应用要点:第一,民族文化属性体现原则。民族文化符号应用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特殊性及代表性层面分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一定要将该民族文化属性进行彰显,将符号寓意的民族情感进行彰显,如在设计应用中需通过符号植入与诠释,将中华特有的文化属性进行表现,让视觉观感与传达能力更强,起到别样于其他设计形式的作用。第二,内容新颖且结构多变原则。民族文化符号的形式不是简单过程,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及发展的凝聚产物,在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中要体现其新颖性,即“二次创作”,二次创作过程中要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中的优点进行提炼,对其弊端进行规避,并融入现代美感设计与精神注入,将民族文化符号的本质给予表现,为其功能效果发挥起到促进作用。第三,视觉传达效果提升原则。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目的在于对视觉传达效果进行提升,确保视觉传达设计的时效性、功能性体现,进而起到感官美化与经济增益的作用。
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是以图像、形状变化、布局及搭配为主,对传统美术形式进行升级创新,将图形的创造性及想象力进行体现。工作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需遵循相关原则,这样才能起到优化设计效果提升视觉传达的目的。在图形表现设计中要以大众审美为主,对大众对美的接受度及范畴进行考量,将生活中的美好及幸福快乐感受作为创意设计方向,规避阴暗及负面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规律性原则是指在美术、商业化平面设计中一定要以客观规律为主,因此,应遵守该原则对图形中的比例、线条、结构等进行合理设计,呈现快速表达与诠释的作用。
(二)创新性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将“创意”的时效性、功能性进行体现。视觉传达设计在于对作品中的元素添加,将传统图形结构设计进行颠覆,起到新颖设计、提升效果的最终目的。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需以独立性、创新性为主,将想象力进行最大程度发挥。在实际创作设计中一定要从多角度入手,将设计方向与构思进行延展,形成相对独立且创新的图形表达内容,让其与众不同、独具风格[2]。
(三)统一性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要对各种元素及风格应用进行分析,将设计创意與项目内容进行融合。从品牌形象设计层面分析,将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统一性进行呈现。在具体设计中要对表现内容的整体性进行明确,不能单一以图形表现为主,如品牌形象中的文字、图像、表达企业文化等,很多软元素融合都需在图形创意中体现。提升品牌形象的综合视觉冲击效果,将整个品牌所要表达的文化精神进行有效传达。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主要应用方向
(一)民族文字的应用
作为一种做到“形意结合”的特殊文字,汉字本身就能够表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诸多要素,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汉字也演变出各种不同的风格,这些不同的汉字风格也往往表现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这些汉字,能够表现出不同时期的古典文化风格,观赏者也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在运用民族文字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要结合不同时期文体和书法的不同,来准确挖掘文字所蕴含的文化,确保这些文字能够精准表达特定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字应用中不能盲目“崇古”,而是要结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对原有的文字符号进行重构,以充分调动观赏者的兴趣。
(二)色彩符号的应用
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往往有着不同的代表色彩,因此,设计者应当重视色彩元素的应用,确保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搭配来营造独特的民族文化形象,以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印象。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使用的色彩较为丰富,以红色和蓝色居多,红色有着喜庆的含义,蓝色则有着恬静淡雅的含义,分别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同理念。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可根据设计目标来合理选择颜色搭配,如需要表达喜庆的心情,则可以红色为主色调,要表达淡泊闲适的心情,则可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这种色彩运用方法,不同的观赏者会联想到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化产品,这就使民族文化符号充分表现出宣传作用[3]。
在色彩符号应用中不能只局限于某种颜色的寓意表现,应对颜色搭配的合理性及效果性进行诠释。色彩是提升人类视觉感官的重要元素,利用好色彩符号对诠释整个创作作品内涵十分关键。中国传统色彩符号主要以图腾为主,如火焰、星空、江河等,这些自然现象经过历史冲击与文化植入形成一种固定色彩图腾。因此,在对其进行色彩符号应用中也要从视觉作品本身入手,将其表现张力与手法进行诠释,这样才能起到协调画面、提升视觉冲击力的作用,如通过红色与蓝色进行搭配,将火焰中的奋进鲜活与江河沉静包容进行融合,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方圆精神、刚柔理念。
(三)图形符号的应用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符号的应用比例相当之高,这主要是源于图形符号所具有的高表现力和高可识别度,得益于这些优势,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符号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则是各地的剪纸图案、民族服饰和各地区的戏剧脸谱等,如果能将这些图形符号用于文化作品的设计中,能够有效提高作品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观赏者乃至消费者,由此,图形符号更多的附加价值也就得以凸显[4]。
事实上,不仅是文化产品,企业的标志同样可以运用民族图形符号进行设计,较有代表性的则是中国银行的标志,其以古钱币造型为主,中间的铜钱孔和竖线则是“中”字的重构,标志立意准确、形象逼真,不仅准确表达了含义,同时又不失形式上的美感,浑然天成,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带给了人们古朴的感受,又由于图形元素的简化而具有了现代的气息,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四)文字符号的应用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书写方式也折射出了各个时代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在我国书法文字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如书法中的各种字体,就是这一表现的直观反映。除传统汉字外,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由于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同样具有汉字的很多特征,如表意特征。就此,设计人员在利用文字符号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可应用这些象形文字的表意特征来进行设计,并结合实际需要,对象形文字进行重构,以营造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文字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及文明的一种重要载体,从文字符号的形式到演变过程都见证不同历史时期及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对文字符号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中一定要侧重对其进行把控,将文字符号的实质内涵进行表现,而不是盲目的开展“古字”粘贴。如在文字符号设计应用中要以结合性、关联性为主,对整个视觉设计作品的感官性进行诠释,选择适合所要表达内容的文字符号,这样才能起到促进视觉传达效果的作用。如在表现草原内容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可采用大体文化字符,将“羊”的文化字符进行利用,以“羊”大为“美”的寓意对草原魅力及发展的广阔性、美好性进行愿景展望等。
(五)民族纹饰的应用
民族纹饰直观体现着我国古代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理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重要体现,因此其亦可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整体来看,我国古代的民族纹饰类型相当丰富,涵盖了鱼纹、水纹、网纹和日月纹等多种类型,其折射出了我国古代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观和精神内涵。目前,民族纹饰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火炬上的“祥云”纹饰就是一个重要体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纹饰的发展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为此,设计人员在利用民族纹饰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要注重传统的纹饰符号与现代视觉元素的有机融合,让设计出的作品在彰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特征[5]。
五、民族文化符号在未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一)大众化与实用化
无论是何种视觉传达设计,其最终面向的都是广大群众,显然,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才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目标。为此,应当本着大众化和普适化的原则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在确保能体现民族文化风格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实用价值。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上,也要本着简洁的原则进行内涵上的传达,力争营造出既简洁大方又内涵深刻的作品,实现对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创新。
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的历史过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符号是验证中华文明发展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基于当下民族复兴及文化复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体现其民族文化符号的功能作用十分关键。以往百姓对民族文化符号多为不了解、不清楚,更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继承掌握不够,这样就容易造成文化断层、文化遗忘。因此,民族文化符号在其设计应用中需对发展趋势进行明确,以传承文化、继承传统为主要方向,将大众化、实用性进行融合关联,提升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意义,在具体设计应用中不能过于盲目高端,需大众实用,这样才能为日后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时代化与个性化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追求也必然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此,设计人员在利用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绝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设计,做到与时俱进。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要素的有机融合,以彰显出作品的独特性,避免出现作品高度同质化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设计时不拘泥于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是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让自身作品在千篇一律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随着网络时代来临,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逐渐形成一种自由风、个性风,但从自由个性风格层面来讲,都具有一定的时代属性,即网络属性。因此,在日后民族文化符号应用中需从时代发展层面对各种新元素、新方法进行融入,经过对案例分析后发现,诸多设计作品中都将蒙太奇等手法进行应用,将文化符号进行二次创新,并将多种个性化形式进行融入,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呈现效果发挥。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能够有效应用民族文化符号元素,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文化传播效果。为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当认识到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工作中,从多角度入手来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通过这种设计方法,观赏者和消费者的民族情怀将得到进一步激发,这对传播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而言,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毕艳阳,王梅.简析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大观,2021(6):70-71.
[2]陈宾.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重生与运用[J].艺术品鉴,2020(33):55-56.
[3]聂淼.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的融合[J].黑河学院学报,2020(5):175-177.
[4]王倩茹.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分析[J].艺术品鉴,2020(11):53-54.
[5]杜冰.现代视觉传达艺术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J].学术交流,2019(12):175-180.
作者简介:霍文仲(1985-),男,河北,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形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