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土壤
2021-12-21宋伟
宋伟
近年来,在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与“政治骗子”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已经成为当前腐败案件的一个趋势。“政治骗子”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和污染政治生态,也逐渐成为了孕育腐败的温床,成为了反腐败斗争的阻碍。
近年来,在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与“政治骗子”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已经成为当前腐败案件的一个趋势。“政治骗子”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和污染政治生态,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孕育腐败的温床,成为了反腐败斗争的阻碍。
“伪装者”的外衣
“政治骗子”往往披上与政治身份相关的“外衣”。他们将自己描述为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相关的身份,或者是虚构自己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抑或是将自己乔装为具有特殊关系的“政治能人”,这是“政治骗子”进行身份包装的共性特点,也是行骗的第一步。
例如,在山西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省公安厅原党委书记、厅长刘新云的案件通报中曾出现“结交‘政治骗子’”的表述。这一案件中的“政治骗子”正是以华丽的虚假“政治外衣”骗取了刘新云的信任,进行了一系列不正当交易。
“政治骗子”往往抛出具有迷惑性的“诱饵”。在虚构身份的基礎上,“政治骗子”深谙少数官员或商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心理,通过抛出“诱饵”引诱这些对象上钩,从而达到自己行骗的目的。
“政治骗子”的“诱饵”具有多种类型,他们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一些相关信息,或者是通过一些载体来证明自己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例如有领导干部的照片或名片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露自己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干部提拔、项目审批或是包揽工程等信息,这成为“政治骗子”行骗的普遍规律。
天津市原市长黄兴国的腐败案例中也涉及一个“政治骗子”。这个“政治骗子”就是把准了黄兴国希望升官的心理,通过“诱饵”骗取不正当利益。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原局长涂力军及昆明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肖为民囿于“政治骗子”精心编织的关系网难以自拔,而“政治骗子”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骗取了大量的不正当利益。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政治骗子”与一些腐败案件交织的主要原因,那些能够为“政治骗子”提供利益的领导干部也必然是腐败分子。
“政治骗子”生存的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腐败易发多发的态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腐败分子成为政治生态的污点,有的通过团团伙伙开展集体腐败,有的通过腐败所得为自己“保官升官”疏通关系,这些行为的存在都为“政治骗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使得“政治骗子”可以游走在领导干部之间,结成腐败圈子。
透过“政治骗子”的现象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的扭曲。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提拔晋升,不扎实履行职责,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政治骗子”;有的为了编织关系网络,乐于结交“政治骗子”;还有的为了求得腐败不被发现,攀附“政治骗子”,祈求得到保护。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因为领导干部权力观的扭曲,企图通过“政治骗子”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使得“政治骗子”得以有生存的土壤。
此外,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制度盲点也是“政治骗子”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处于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各领域制度在尚未充分健全的背景下,权力运行就很难得到有效制约,这就为权力滥用和腐败提供了可能。正因如此,“政治骗子”往往打着提供政治资源的旗号,获得一些不法商人的青睐。
让“政治骗子”无路可走
铲除“政治骗子”现象,首先要从领导干部的思想根源抓起,要持续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骗子”才会无计可施。
要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如果确保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政治骗子”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要推动完善各领域制度体系,强化对各项权力的制约。以干部选拔任用领域为例,只有通过不断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减少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腐败机会,才会真正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要加大对“政治骗子”及相关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一方面,不断拓宽群众的信访举报途径,对“政治骗子”形成广泛而强大的社会监督,让“政治骗子”无处可藏;另一方面,对“政治骗子”和相关腐败分子加大处罚力度,从严处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尤其是对那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腐败分子更要从重处理,从而对领导干部产生重要的警醒作用,坚决杜绝不信组织而信“政治骗子”现象的蔓延。
(《廉政瞭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