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南沙群岛”命名
2021-12-21徐瑞哲
徐瑞哲
是谁首次系统论证了南海诸岛属于中国并首次为“南沙群岛”命名?又是谁最早从地缘战略角度预判了日本对我国侵略的野心?他就是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地缘战略家胡焕庸。
许多人知道胡焕庸是因为一条“胡焕庸线”。他以今天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的连线划分出中国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两大基本差异区,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
今年是胡焕庸诞辰120周年,地理学家们系统整理出胡焕庸数十篇国际政治地理文章,从中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南沙群岛早有铁证
“历史已经证明,他发现的中国人口分布分界线‘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在经济、安全等国情研究和战略制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华东师大世界地理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大河院士眼中的胡焕庸不仅仅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
法国在越南拥有势力范围的年代,在《外交评论》刊物上,胡焕庸作为当时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曾于1934年连续发表两篇文章:一篇为本人论文《法日觊觎之南海诸岛》,另一篇是对外国船长撰文的译作《法人谋夺西沙群岛》。胡焕庸在文中写道:
“自去岁(一九三三)七月二十五日,法人公布占领‘南海九岛’以后,一时国际间曾引起剧烈之争辩,日人于此,尤加特别注意,利用通讯社,肆意宣传,颠倒是非,妄称已有,并于八月十八日,由其驻法公使向法国提出抗议,而我国政府,对此问题,反一再迁延,至今尚无正式表示。”
他对法方所占岛屿也逐一进行了人口地理分析:
“当一九三三年四月,法人二度前去之时,九岛之中,只有华人居住,华人以外别无其他国人。当时西南岛上,计有居民七人,中有孩童二人;帝都岛上,计有居民五人;斯柏拉岛上计有居民四人,较一九三〇年且增一人;罗湾岛上有华人所留之神座茅屋水井等;伊都阿巴岛则虽不见人迹,而发现一中国字牌,大意为运粮至此,觅不见人,因留藏于铁皮之下,法人按图索骥,竟觅得之;其他各岛,虽无人烟,亦到处可见渔人暂住之遗迹。由此足见自一八六七年以来迄于今,我国渔人固未当一日离弃此诸岛也。”
事实上,当今世人皆知的南沙群岛,当年还“名不见经传”,只是在海图上标以“危险地带”。胡焕庸由此在文中提出:此等“危险地带”之群岛,虽为我国人所居住往来与经营,然迄今尚无综合之名称,鄙意拟用“南沙群岛”之名命名此群岛;不然,统称曰“南海诸岛”,其名殊混也。他还前瞻性地警醒告诫:“至于法占九岛以外之各岛,将来能否仍保为我国所有,抑或移将为法人或日人所夺占,则非吾所敢言矣!”
预判日本对我国的侵略野心
也是在1934年,胡焕庸撰文从政治地理立场研讨中国外交关系。他从土地是否接壤、曾否占我领土、边疆形势、母邦距我远近、商业关系、投资关系等角度,详尽分析了中国与日、俄、英、法、美、德等国的外交态势,其中记载:
“又就四国所处地位而加以比较,则俄与英法,其本邦皆距我国甚为遥远,英法如由海道而来,为期在一月以上,由俄京以达我国边境,陆道约需五六日,试由日本长崎出发,以达我国上海,费时仅一昼夜而已,假设各国对我侵略压力之大小,与其对我距离之远近成反比例,则侵略我国最暴横之国家,当为日本,可无疑矣。”
中国地缘战略研究先驱
值得一提的是,胡焕庸的学术研究确实始于国际政治问题。
早在1921年,也就是胡焕庸就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时,他就发表了自己的首篇论文《欧战大事记》。同年他又发表了一篇译文《华府会议之目的与限制军备》。
据胡焕庸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巴黎凡尔赛会议,美国地理学家鲍曼担任美国威尔逊总统顾问,以国际地理问题为内容出版了《新世界》一书。作为大学老师的竺可楨,“指导我们几个同学把这本书翻译成汉语,署名《战后新世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胡焕庸先生生于上世纪初国际国内动荡的大年代,耳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格局的变迁,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生平本身就是一部地缘政治的演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经梳理,从1928到1948年,胡焕庸发表国际政治地理论文和评论文章近50篇。尤其是他独立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国别和区域地志(1934至1935年),包括法国地志、俄国地志、德国地志、英国地志及南欧地志等。
1953年,胡焕庸加入华东师大地理系后不久,就为本科生开设了世界大洲自然地理课程。后来,他担任世界各洲自然地理研究生班的班主任,并招收世界地理方向的研究生。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他先后出版了《各州自然地理》《苏联自然地理》《世界海陆演化》等诸多世界地理的研究著作,还以荷夫为笔名翻译出版了极富地缘战略意义的《亚洲区域与经济地理》。
秦大河评价:“胡焕庸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地缘战略研究先驱。他基于地理条件的政治论断,今日依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解放日报》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