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飞雷炮”:震破“国军”、吓住英军
2021-12-21
1948年,在“飞雷炮”的助攻下,解放军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摧毁了黄维兵团苦心经营、号称固若金汤的工事群。此战之后,国民党军队内部风传“共军手里有‘土飞机’和‘小原子弹’”。1951年,两轮“飞雷炮”发射后,志愿军第566团对面的英军28旅居然沉寂了半个多小时。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是什么?是谁发明的?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展厅里陈列着一门特殊的“火炮”。这门“火炮”的发射筒口径达350毫米,单次抛射炸药量达10千克,攻击距离300米,能在半径20多米的范围内产生强烈杀伤力。
这种“火炮”被称为“飞雷炮”,实质上是一种炸药包发射筒,曾在解放战场上和抗美援朝战场上大显神威。
“飞雷炮”问世
“飛雷炮”的发明人是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第4纵队11旅工兵连连长聂佩璋。聂佩璋受过专业教育,擅长爆破。
不过,聂佩璋起初隶属于国民党军队,只因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南京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聂佩璋转投中共武装。他读过军校,且熟悉工兵和炮兵专业,因此在部队里颇受重用。
1945年调入太岳一分区后,聂佩璋发现,在攻打日伪军炮楼碉堡时,八路军和民兵面临火力不足的状况。为了让战士们在较远距离攻击敌方的炮楼碉堡,聂佩璋萌生了研制炸药发射筒的想法。
1947年,聂佩璋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转战河南,部队一度因缺乏重武器,难以打下坚固工事。聂佩璋注意到国民党军丢弃在战场上的美国造废弃汽油桶。他想如果给油桶底部装上足够的推进火药,在上面放上炸药包,利用火药瞬间燃烧产生的冲击力,既可以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又能同时将炸药包抛出去。
与正规火炮相比,这种炮因结构强度实在有限,完全是一次性用品。但因投掷弹药威力巨大,若在战场上集中使用,足以令敌人闻风丧胆。
当年9月,第4纵队首次在攻打一处要塞时试用这种炮,结果只打了一发就将城门主碉堡炸塌。死里逃生的国民党军俘虏抱怨说:“你们打就打,为什么用那么厉害的炮弹?巨大的爆炸声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要震碎了。”
此后,“飞雷炮”不断改进,加装了瞄准装置、筒座、脚架,有的还加装了机械击发装置。在一次军事训练汇报演习中, 部队专门演练了“飞雷炮”,刘伯承、陈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飞雷炮”在淮海战场大显神威
1948年底,国共双方在淮海平原展开决战。将“飞雷炮”用得炉火纯青的解放军决定在双堆集再创辉煌。当时国民党最精锐部队黄维兵团10万人马就被围困在这片区域内。
11月25日,黄维依靠地形开始组织兵力构筑了大量地堡、战壕,还把几百辆汽车围成一个圈,再用沙土堆积一个圈,打造了一个里外三层的防御工事。他认为解放军没有重火炮,自己可以在此等待援军的到来。
可是他不知道,解放军早已在他的阵地前通过土工作业,挖出了埋设“飞雷炮”的战位。等12月6日发起总攻时,解放军位于前沿的180余门“飞雷炮”交替进行三轮发射。按照每门炮每次射击20公斤炸药量计,解放军在20分钟之内向黄维兵团主阵地抛射了差不多1万公斤的炸药。
果然,仗着坦克重炮护身的黄维兵团在“飞雷炮”的攻击下顿时失去了章法,许多简易工事飞上了天,连美式卡车排成的“车阵”也宣告崩溃。尤其是解放军步兵冲进敌方阵地后才发现,许多看似没有被弹片打伤的国民党士兵根本没有反抗能力。原来“飞雷炮”所投射的炸药包爆炸后产生强力冲击波,国民党士兵也许身体外表是完好的,但早已拿不动枪了。
在“飞雷炮”的助攻下,解放军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摧毁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号称固若金汤的工事群。此战之后,国民党军队内部风传“共军手里有‘土飞机’和‘小原子弹’”。
战后,发明“飞雷炮”并参与李围子战斗的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工兵连荣获“飞雷立功”奖旗。当年在李围子战斗中使用的一门“飞雷炮”,于1959年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朝鲜战场上吓住英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聂佩璋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而当年擅用“飞雷炮”的老部队也不例外。
1951年,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围绕“三八线”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当志愿军因补给问题暂停攻势后,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指挥的“联合国军”发起反扑,再次跨过“三八线”。经过中朝军队殊死抵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战略对峙。
在5月21日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之际,第189师566团是整个志愿军最靠近敌方的一个团,当时他们已被美军第9师、英军第28旅和部分韩军缠住。关键时刻,参加过淮海战役的第566团团长朱彪想起了老武器——“飞雷炮”。两轮“飞雷炮”发射后,566团对面的英军28旅居然沉寂了半个多小时,估计是被吓着了。趁着这个间隙,566团成功突围。
英军第28旅上尉参谋诺斯·汉克斯在《1951年朝鲜夏季作战》报告中曾提到,当天遭到中国军队从纵深打来的大口径炮弹的攻击。
后来,“飞雷炮”作为一种非制式过渡性武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它见证了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艰苦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克敌制胜的非凡历史。
(《老年生活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