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基于学生中心的高等数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2021-12-21王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中心评价教学模式

王蕾

[摘           要]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开发动力潜能和学习智能的动态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疲劳现象,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该模式通过导入激发:提示目标,学生质疑,创设情境→推进激发:小组活动,组际互动,提供策略→高潮激发:思维撞击,引导应用→反馈总结:检测反馈,总结评价等环节,以小组学习为基础推动集体互动,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应用知识、活化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学生中心;互动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82-02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为其他课程提供数学基础和方法,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形势下,传统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而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是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统一。

作为一个以动态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遵循对立统一原理,注重教学过程每一环节都引发教与学的矛盾。“互”相对于“孤立”,是表示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对立统一;“动”则相对于“静止”,是指对立双方的撞击、运动、转换、作用。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是一个学习过程,又是一个活动操作,通过教与学的冲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目标

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的互動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四级操作目标,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学习的主体性,而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克服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疲劳现象

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历来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短板。互动教学模式改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克服畏难怕学的厌倦情绪。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习所需要的外在表现。互动教学基于学生中心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把学习建立在能动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互动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操作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发展和主体地位对学习活动的意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尊重、信任、关心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发展性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以“活动”作为学生智能全面发展的途径,注重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小组活动和教学互动,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激励性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科学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人格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将激励贯穿于教学始终。

(四)活动性原则

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火花”,要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要靠“活动”撞击思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就在于“互动”,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静态之中,而积极的学习活动、思维活动能够引发它,使之充分活跃起来。

(五)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也可称为创新性原则,互动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敢于冒险的精神和自信心,鼓励质疑,给予学生展现个性和创造力的机会,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互动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开发动力潜能和学习智能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小组学习为基础,集体互动建立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所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特点,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形态,为互动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将“秧田型”传统教室变为“马蹄型”式的围坐形态,营造小组学习氛围,便于组间互动交流。

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环节,即导入激发:提示目标,学生质疑,创设情境→推进激发:小组活动,组际互动,提供策略→高潮激发:思维撞击,引导应用→反馈总结:检测反馈,总结评价。与传统高等数学教学相比较,互动教学模式增加了生生交流活动,在师生、生生之间均是双向交流活动;不同于教师中心的授知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质疑,教师解疑,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都是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已经形成了合力;师生与教材之间也表现为多向互动,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例如在学习导数的概念时,教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一)揭示目标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发学生对导数概念这一新知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小组活动

提出两个具体问题:“怎样求非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瞬时速度?”“怎样求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斜率?”学生针对屏幕上的具体问题独立思考,结合课前预习开展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教师可以参加小组的讨论,适时给予一些指导,在这一阶段中,发展生生、生组、师生关系。

(三)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围绕学习任务进一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活动结果,互问互答互评,交流辩论并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即求增量→算比值→取极限,得到瞬时速度或切线斜率的值。这一阶段中,主要体现组组之间的关系。

(四)思维撞击

此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两个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统一的模型,建构导数概念这一新知,学习概念的严谨数学表述。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探究,再次进行小组间的思维碰撞和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充分互动,形成合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至此,各种关系错综交叉在一起,相互作用。

(五)总结反馈

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反馈,并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同时,教师要做好总结评价,这时主要是师班的关系。

四、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探索

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中心的多向互動活动模式,在一般操作环节基础上可以根据高等数学各章节知识内容的特点,设计科学的数学学习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质疑

互动教学模式源于质疑,学生质疑是互动的切入点,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互动教学模式将教学置于教材的质疑、学生的质疑和师生讨论中,把教学起点贴近学生“现存的发展水平和估测明日的智力发展”上。

(二)展开竞争

互动教学模式通过组际互动等活动开展学习竞争,通过竞争形成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摩擦和思维碰撞,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学生情绪振奋地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由教师的一连串决策形成的具体生动可感的动力场,在高等数学课堂上,教师致力于由情境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让学生成为认知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则起主导和间接授知的作用。

(四)进行评价

互动教学模式不仅重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注重对学生表现出的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评价。评价可以分为随机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又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自评、组际互评等。评价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又是引导和教育。

(五)运用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学习策略,并运用策略主动沟通认知环节间的联系,举一反三,深化理解。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运用策略的有利环境,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学习管理的能力。

(六)引导应用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体验应用知识研究问题的过程,并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

[2]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

[3]王君安.以学生为中心的“四步螺旋”教学模式建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

[4]曹静.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引导高效数学学习[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

[5]杨树元,唐玲.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17).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中心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