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Ⅰ型子宫内膜癌中L1-CA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1-12-21刘梦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肌层存活率分化

张 媛,张 競,刘 静,刘梦君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妇科,安徽 蚌埠 23300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0.28/10万,死亡率为1.9/10万。根据EC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Ⅰ型EC为雌激素依赖型,占3/4,预后较好;Ⅱ型EC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占1/4,预后较差。尽管近年来在EC治疗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增加[2],即使早期EC患者也面临着治疗后肿瘤转移或复发的风险,一旦出现转移或复发,患者的总生存期将少于16周[3],这也是E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因此,寻找有效的反映预后的检测指标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L1-细胞黏附分子(L1-cell adhesion molecule,L1-CAM)是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员,最初在神经系统中发现,在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元迁移、雪旺细胞突起生长,以及轴突束和髓鞘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L1-CAM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参与促进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5]。本研究通过检测EC中L1-CAM的表达情况,探讨L1-CAM表达与Ⅰ 型E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L1-CAM作为评价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妇科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6.23±11.05)岁。所有病例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且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即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及激素类药物治疗,无其他恶性肿瘤及严重合并疾病,能耐受手术。另选择9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5.71±11.8)岁。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主要试剂 鼠抗人L1-CAM抗体购自Abcam公司,DAB显色试剂盒及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采用4 %的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处理,连续切片厚度为4 μm,置于烤箱中烤干。参照S-P试剂盒检测各石蜡切片中L1-CAM的表达情况,具体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一抗均按照1∶100比例稀释,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2.3结果判定 所有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由两名病理科专业医师诊断判定,盲法读片观察结果。L1-CAM在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出现棕黄色颗粒判定为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边缘,中心以及弥漫分布,根据细胞阳性比率和染色强度进行评定和分析,阳性比率评分0分(0 %)、1分(0~10 %)、2分(10 %~50 %)、3分(>50 %),染色强度记分:0分(不着色)、1分(着色淡)、2分(着色中)、3分(着色深)。每张切片的阳性比率评分×染色程度评分结果为最后得分。0~1分为阴性,≥2分为阳性。

1.3随访 通过门诊、电话方式对90例EC患者进行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30日,记录5年总生存期。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指自手术日到患者死亡日期或随访截止日期。

2 结果

2.1L1-CAM表达水平的比较 EC组织中L1-CAM的阳性表达率为48.9 %(44/9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13.3 %(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4,P<0.05)。见表1、图1。

表1 L1-CAM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图1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1-CAM的表达情况(SP法,×400)

2.2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CAM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 EC组织中L1-CAM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病灶大小、FIGO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无关(P>0.05),而与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见表2。

表2 L1-CAM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3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 对90例EC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其中存活67例,死亡23例,5年患者总存活率为74.44 %。EC患者存活率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FIGO分期、肿瘤病灶大小、术后辅助治疗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及L1-CAM阳性表达者存活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及L1-CAM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

2.4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L1-CAM表达均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存活率的Cox多因素分析(n=90)

3 讨论

EC是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6]。虽然早期EC尤其是Ⅰ型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但中晚期、分化差的EC患者预后仍较差。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临床判断预后指标,为EC患者制定更适宜的个体化术后治疗方案,从而降低EC患者的复发风险,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L1-CAM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相关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其表达与结直肠、胃、肾和乳腺等多种恶性肿瘤进展相关[7]。研究表明L1-CAM表达与Ⅰ 期EC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存活率有关。L1-CAM在复发性EC中表达水平较高,L1-CAM表达与低PFS相关,且在无病存活率较低的肿瘤组织中表达较强。研究证实,L1-CAM在肿瘤中的表达与低分化有关,L1-CAM阳性患者更有可能属于较高的复发风险组[8-10]。

一些研究表明在EC中L1-CAM阳性表达与肿瘤侵袭、更高的复发风险、总存活率下降密切相关[11-15]。Zeimet等[15]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表明,对于Ⅰ型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为Ⅰ期患者,L1-CAM是最强的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90例EC患者中L1-CAM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示L1-CAM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EC的发生发展相关。进一步探讨L1-CAM表达与EC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证实L1-CAM表达水平与EC患者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EC患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FIGO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无关(P>0.05)。低分化、浸润深度≥1/2肌层、有淋巴结转移的EC患者中L1-CAM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中分化、浅肌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EC患者(P<0.05),表明L1-CAM阳性表达与EC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EC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统计,结果显示L1-CAM阳性表达者总存活率低于L1-CAM阴性表达者,与该领域相关研究报道结论一致,表明L1-CAM表达水平与E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L1-CAM阳性表达者存活率低于高中分化、浅肌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及L1-CAM阴性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L1-CAM阳性表达、低分化、深肌层浸润是EC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L1-CAM能为判断EC患者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综上所述,L1-CAM阳性表达与EC恶性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EC中L1-CAM表达水平,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肌层存活率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