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熏蒸对烟草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研究

2021-12-21黄石旺王锡春全沁果胡克坚刘小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土传青枯病烟株

黄石旺,王锡春,周 雨,全沁果,胡克坚,刘小文

(1.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湖南 永州 425000;2.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3.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湖南省工程中心,湖南 永州 425199)

青枯病、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分别由劳尔氏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引起[1]。在烟草生产中,青枯病、黑胫病等烟草土传病害一旦发生,难以遏制,将造成重大损失,若遇到连续高温多雨的天气,甚至可能绝产绝收[2]。烟草受到几种病害的混合侵染,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一般在生产中采用水旱轮作方式来防治,但在山区地带烟草采收后无法种植水稻,便加重了烟草土传病害的发生。永州历来是湖南主产烟区之一,也是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等土传病害危害的重灾区[3],病害的有效防控成为我国南部烟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较多,其中土壤熏蒸自应用以来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防治方法[4]。研究发现土壤熏蒸剂不仅能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表现出“农药效应”,同时也会显著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表现出“肥料效应”[5]。棉隆 (dazomet)最初作为杀线虫剂广泛应用,在土壤中遇湿会产生异硫氰酸甲酯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能在土壤团粒间迅速扩散,杀灭其中的各种线虫、害虫和杂草种子,后来发现其对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细菌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6-7]。因棉隆的消毒作用全面持久,并能与肥料混用,经全面分解后不会在土壤和植物体内残留,近年来被大量用于我国北方大棚及设施作物的土壤熏蒸[8-9],但在烟草种植中尚缺乏应用。笔者在湖南永州烟区青枯病、黑胫病发生的典型地区,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研究烟田土壤经棉隆熏蒸后,防治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的效果以及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烟草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试验药剂为98%棉隆微粒剂(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试验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111°18'90.56" E,25°12'49.29" N)进行,海拔206 m。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8.4 ℃,无霜期302 d,年均降水量1 586.7 mm。年日照时数1 453.6 h,年蒸发量1 522.8 mm。烟田熏蒸试验区、对照区的大田管理统一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2019年3月26日进行烟苗移栽,种植密度为行距100 cm,株距50 cm,种植密度约1 100株/667m2。

1.2 试验设计

设土壤熏蒸棉隆处理组(ML)和对照组(CK),6次重复,小区面积180 m2,种植烤烟约300株/小区。棉隆熏蒸处理区于2月15日采用混土法均匀撒施棉隆微粒剂,剂量为36.5 g/m2,用0.04 mm厚的原生塑料膜覆盖熏蒸30 d,对照组各小区正常旋耕。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1.3.1 青枯病害、黑胫病害调查烟草病害调查于移栽后第2周开始,约7 d调查一次,调查周期覆盖烟草生长的团棵期(4月29日)、旺长期(5月7日)、现蕾期(5月13日)和采烤期(6月8日)。调查包括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病株数和病级,计算各小区的发病率(病株数/植株总数×100%)和病指。调查标准按照GB 23222—2008。

1.3.2 烟草生长状况调查依据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对烟株的形态生长指标进行测量记录。每小区选择30株代表性烟株挂牌标记,分别在旺长期和采烤期调查记录烟株的有效叶片数、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株高等指标。

1.3.3 杂草生物量调查在起垄前(3月26日)及烟苗移裁50 d(5月15日),在各小区分别设置3个0.5 m×0.5 m的样方框,对其中的杂草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鲜质量)进行调查。

抑制效果(%)=(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100

1.3.4 烟叶产量、产值调查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烟叶分别进行采收、烘烤(6月30日),分别计算产量,对烟叶进行分级,分别统计中上等烟叶比例,并按收购价计算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熏蒸处理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发生的影响

由图1、图2可知,棉隆土壤熏蒸处理的烟株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生时间延迟26 d。在整个调查周期内(4月14日至6月15日),处理组2种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采烤前(6月15日),对照组烟株青枯病发病率高达97.5%,病情指数达到45.02,而处理组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是8.7%、2.11;对照组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1%和30.23,显著高于处理组,后者的发病率仅4.5%,病情指数为2.94。烟株生长初期(团棵期之前),熏蒸处理组没有可见的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发生,防效达到100%,随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时间的延长,处理组防效略有降低,但其青枯病和黑胫病的相对防效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89%、74%,可见,土壤熏蒸处理对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良好的效果。

图1 棉隆处理后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图2 棉隆处理后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

2.2 熏蒸处理对烟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烟田中旺长期(5月7日)烟株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1)显示,两者的烟株在株高、有效叶片数以及最大叶片长和最大叶片宽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处理组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熏蒸处理小区烟株株高增加51.6%、最大叶片长增长13.5%、最大叶片宽增加20.9%,表明熏蒸处理对烟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1 处理组与对照组烟株旺长期的生长状况

2.3 棉隆熏蒸处理对杂草的抑制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烟苗移栽50 d(5月15日)在熏蒸处理区烟田未发现明显的杂草生长,空白对照区垄间和垄体间的平均杂草生物量达到0.32 kg/m2,处理区杂草抑制率为100%;烟苗移栽80 d(6月15日)熏蒸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烟田平均杂草生物量分别为0.04和0.71 kg/m2,处理区杂草的抑制率达到94.4%,表明棉隆熏蒸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且持续效果较好。

2.4 熏蒸处理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

采烤期对棉隆处理区、对照区烟株的经济性状进行记录,并对烘烤后的烟叶产量、产值进行计算如表2所示,处理组烟株长势明显占优,其平均有效叶片数为18.9片,较对照多5.6片;平均叶片长78.7 cm,比对照长12.6 cm;平均株高173 cm,比对照高58 cm。

如表2所示,烘烤后,处理组烟叶产量、产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处理组烟叶产量为157.3 kg/667m2,产量超出对照组67.9 kg/667m2。处理组的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达到61%、97%;而对照组两者的比例分别为12%和49%。处理组的烟叶质量优于对照组,两者的收购均价分别为30.1、28.6元/kg,处理组的产值比对照高2 177.9元/667m2。上述结果表明土壤熏蒸处理对烟叶生产的产量和产值均有明显提升。

表2 处理组与对照组烟株采收期的生长状况及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棉隆作为一种广谱低毒土壤熏蒸剂,遇湿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羟基化反应破坏有害生物酶的结构,对杂草、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的影响[10]。棉隆土壤熏蒸最早用于防治线虫病害,近些年用于对细菌性和真菌性土传病害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防治土传性病害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11]。试验结果表明,棉隆土壤熏蒸处理不仅能够推迟烟株发病,推迟约26 d,还能够显著降低烟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9%、74%;另外,棉隆对土壤熏蒸后能够明显去除田间杂草,初期的杂草抑制率可达100%;无论是旺长期还是采收期,处理组烟株长势良好,其株高、有效叶片数、叶片宽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对照,经棉隆处理后可显著提高烟草产量、烟叶的品质和价值,产值高出对照2 177.9 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棉隆是联合国环境组织推荐的绿色环保土壤熏蒸产品之一,施入土壤后,遇湿生成的异硫氰酸甲酯彻底分解后产物是CO2和H2O,在土壤和作物上均无残留[12]。基于该熏蒸剂广谱低毒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在烟草土传病害防控上推广使用。与普通的防控措施相比,具有良好防控效果和经济效益。烟草青枯病、黑胫病作为侵染性强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均能经气流、雨水、灌溉、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因此,土壤熏蒸处理后烟田的有效管控对防止病害的二次侵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烟田土壤进行棉隆熏蒸能有效防控烟草土传病害,抑制田间杂草,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但土壤熏蒸处理的控病机理及其控病的持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土传青枯病烟株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同种负密度制约效应与园林树木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
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土传疾病的生物解决方案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