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院校专业群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兼谈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2021-12-21汪治
汪 治
职业教育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始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在新发展格局下,党中央再次强调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有新意义,也有新内涵。[1]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主要就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民群众的教育期望相匹配,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即以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2]怎样把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在办学实践中落地,是职业院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专业群制度建设的视角,谈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职业院校的内部和外部适应性都还存在缺陷
随着十多年来各级政府的不断重视和推进,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和条件有明显的改善。深入来看,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在于关注外部关系的建立,即多多开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增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高度面向市场、服务市场的体制机制,在专业的发展与调整方面表现出市场适应性不足。内部主要是通过增加投入提升和改善了办学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工学结合开展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以及实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总体上还是“见物不见人”,没有真正关注直接服务对象——学生。虽然都在说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内部的教学制度、体制机制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如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生源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并没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没有能够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意愿、就业意愿提供成长路径,没有能够形成适应多元需要的课程框架体系和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没有实施服务学生人人个性化成才、差异化发展的学分制,等等。无论是对外部的市场需要还是内部的学生需要,职业院校在专业的建设、发展和教学运行上均表现出灵活性差、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提升适应性的对策——基于专业群制度建设的视角
(一)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增强适应性的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专业规模小、教学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单一、灵活性差;学生报读专业时具有盲目性、随意性,而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刚性导致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专业面向的领域窄、功能弱,服务产业行业的能力不足。
通过组建专业群,职业院校一来可以形成规模,根据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变化及时协同调整培养定位,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来可以专业群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与调整,增强服务产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三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内部教学资源的共享度、利用率,形成专业之间的跨界与协同,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整合,服务学生的学业与就业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二)专业群有效生成的组群逻辑
双高计划要求“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这应该成为专业群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向。
专业群的生成,本质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的调整,涉及校内种种利益关系调整,也涉及校外种种利益关系调整。[4]潘懋元先生在40年前提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论”“教育适应论”,[5]核心观点有4点:一是关于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讲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关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讲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及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三是关于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四是关于高等教育适应论,即“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专业群建设既要适应外部规律,又要遵循内部规律,还要实现内外部关系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实现专业群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首先就是要有清晰的组群逻辑。
1.组群的外部逻辑关系。
外部逻辑主要考虑职业院校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以外部产业环链的逻辑关系和技术或服务领域的逻辑关系来组群。
产业环链就是指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如上游环链、中游环链、下游环链(内部还可以继续细分)。一个专业群一般是与产业链某个环链对应生成,尤其是面向行业的职业院校可以有若干个专业群对应同一个产业链的不同环链,实现专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协同共生的专业生态体系。与产业环链对应的逻辑关系可以称为专业群的纵向一体化,如汽车技术类专业群可以由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组建生成。
本文将选取《报告》中与China搭配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动词这三类词作为量化统计范畴,参照出现频率及重要性,识别出每个范畴的主要词汇项目(见表2);通过《报告》中涉华话语的词汇分析,确立“China”在时间、空间和情态三个轴上的位置,分析和比较“China”在三份报告中的话语空间定位情况。
按照技术或服务领域作为组群逻辑的专业群围绕着相同或相近技术的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可以称为专业群的横向一体化,如由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来组建建筑施工类专业群,由民航运输服务、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等专业组建交通客运服务专业群。
2.组群的内部逻辑关系。
内部逻辑主要是要考虑职业院校内部现有专业之间的关系,即以内部专业的技术基础逻辑关系、岗位群逻辑关系、集聚(规模、效益)逻辑关系来组群。
技术基础逻辑关系将技术基础关联性较强的若干专业形成具有共同职业技术技能脉络的专业群,群内专业通常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体系。如可以由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组建建筑施工类专业群。
岗位群逻辑关系是把职业岗位相关、就业领域相通的若干专业形成具有相近工作内容的专业群,群内专业通常具有共通的职业知识体系。如由民航运输服务、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等专业组建交通客运服务专业群。
集聚(规模、效益)逻辑关系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形成的,既考虑适应外部经济社会变化以及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变化,也考虑内部适应学生学习与就业需求变化,还要适应学校运行发展的规律。组群外部逻辑(规律)和内部逻辑(规律)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能相互割裂。从组织的角度看,专业群资源整合共享优、技术服务领域宽、共同合作范围广、专业发展动态活;从个体的角度看,在专业群内学生学习与就业的开放度高、选择性多、协同性好、适应性强,最终实现学校的内外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学校层面的组群策略
在学校操作层面可以按照“五相”策略组建专业群,即技术基础相同——形成平台课程规模性,专业领域相近——提升技术应用综合性,就业领域相通——促进人才培养适应性,职业岗位相关——实现岗位业务协同性,教学资源相融——共享教学条件效益性。同时“以群建院、一群一院”,建立和完善专业群群内开放、跨界、整合、协同、融通机制,以确立和实现专业群作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运行组织和实施、招生管理、师资配置、科技服务、社会服务等活动的中心,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内外可适应、内外可共荣”。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网络与通信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数字商务、数字创意等七大专业群,对应设立了网络与通信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交通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数码艺术学院七个二级分院。
在这种组织架构下,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群的主体地位,建议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技术范围或课程领域设置基层教学单位——教师教学团队;让专业带头人担任各基层教学单位的负责人,既负责本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任务安排、学生竞赛等教学管理工作,又承担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学术工作;二级院系的领导则统筹组织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产业学院校企合作、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事宜。
在重组专业群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二级院系的重组,这时既要考虑外部区域产业发展变化的要求,又要处理好内部教学资源分配效率与运行管理效率的提升;既要展望未来发展,又要尊重过往因由。因此,一定要按照程序做好科学的论证,积极发挥学术组织的咨询作用。
(四)重构专业群的课程框架
实现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要重构一个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就业意愿、适应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学运行组织的要求等多元需要的课程框架。[6]
课程框架是指将各种属性、各种类别课程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框架结构主要包括:课程模块的属性结构(必修、限选、任选),课程模块的空间结构(各类课程相互关系),课程模块的时序结构(开设的学期、顺序),课程模块的学分结构(总学分,各类课程模块学分,必修、限选、任选学分)。
职业院校专业群课程框架的特征应该是:宽平台、凝核心、多拓展、活模块(如下页图1、图2所示)。以高职教育为例,“宽领域课程平台”是指按照宽就业领域开设必修和限选的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组和专业群平台课程组,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凝专业核心”是指开设一组必修专业核心课程组,专业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职业领域工作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一组专业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多领域拓展”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不同就业领域开设若干限定选修专门化领域课程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准备就业的行业领域或岗位领域以及想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打破专业界限选择学习,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专门化领域课程组和任意选修课程组构成了多领域拓展的“活学习模块”。此外需要控制好总学分、总学时以及学分结构:总学分125左右,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组35学分,专业群平台课程组15学分,专业课程组30学分,专门化领域课程组15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组10学分,顶岗实习16学分,学业作品4学分。由此构建适应多元需要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现统一性、完整性、顺序性、相关性。在这个框架下,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数和时序进行适当的调整。由此,专业群人才培养实现了规模化,具有了动态开放性、自主选择性、培养协同性、灵活适应性,并满足了以下需要:一是群类需要,前段平台课程组打通共享;二是专业需要,中段专业核心课程组各自独立;三是就业需要,末段专门化领域课程组统一通选;四是兴趣需要,全段任意拓展选修课助力爱好特长;五是社会需要,数量规格动态调整、就业岗位精准对接。
图1 专业群课程模块的空间结构
图2 专业群课程模块的时序结构
三、专业群建设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框架具有并行、开放的特征,有助于动态、灵活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和机制的形成,也为实施多规格、个性化、柔性化、弹性化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样的课程框架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
专业群课程框架中既有共性化的课程,也有个性化的课程;职业化的课程(内容)融合在各类课程组之中,课程组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动态的不同组合。各类课程组之间是并行化的关系,课程组中既有基础的内容,也有专业的内容,学生可根据学习、就业的需要进行选择。这种并行结构保证了课程不再按照学科体系安排,提升了专业的职业性和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如下页图3所示)。
图3 专业群内共同化、个性化、多样化、组合化、并行化的课程模块
(二)灵活、流动的课程组合形式
学习完第一学年的平台课程组后,专业群内学生可以在第二学年重新选择一个专业,学习该专业的专业课程组。学生在专业群内可进行动态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报考时的盲目、职业选择的随意、不得已被调剂录取的无奈等问题。以专业群统筹开设多个专门化领域课程组,既可以极大地发挥专业群多专业的跨界协同优势,实现在同一专业中培养出不同规格、面向不同岗位、胜任不同工作任务的人才,也符合社会对同一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要。职业院校可以面向新岗位、新技术,及时、有效、动态、灵活地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实现多规格、个性化、动态化的人才培养,大大增强了适应性。
(三)内部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调整
专业群课程框架促进了教学运行以需求为导向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增强了专业与课程设置调整的适应性。
专业的调整,一般在于培养领域、培养定位、培养规格和培养数量的调整。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组选课人数多的就多开班,选课人数少的就少开班,没有人选择的就不开班。这样的选择情况每年都有可能不同,从而在专业群内部形成柔性、动态、灵活的内在运行机制。第五学期的专门化领域课程组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有些专门化领域可以减少培养的人数,直至取消;有些专门化领域可以加快发展,乃至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专业。
要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专业群可以在第五学期开设一组专门化领域课程组,根据新职业、新技术的岗位、工作任务、能力要求、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意愿等进行尝试性的实践,逐步清晰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实训条件要求、就业情况等,条件适合就可以在当地新职业有大量需求、新技术有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开设新专业或调整原有专业转型升级。
(四)教学资源分配的市场选择
专业群内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是以市场的就业状况为风向标的,是一种市场选择的体现,可促使学校形成根据学生的选择来进行教学资源分配的机制。选择多的专业、课程就多分配教学资源,选择少的专业、课程就少分配资源,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意愿,也符合了市场的需要,从而提升了教学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还需要专业群建设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中,要把行业或企业的技术标准、业务标准、服务标准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合作开发课程,把课程与课堂搬入企业车间,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二是专业群要统筹1+X证书制度的实施,每个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选择1~2个主打证书,将证书要求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其他证书作为辅证书,采取课证结合的方式在专业群内开设选修课,供群内学生修读,让新技术、新工艺、新业务、新流程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三是抓好“三教”改革,形成校企共建的双师结构教师教学团队,共同开发适合岗位(培训)需要的,具备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的项目化教材,采用模块化、组合式课程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术知识的学习规律,实现做中学,做学教用一体化,让学生先感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再应用指导实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的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