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消费”里的集体表达
2021-12-21撰文冯安兴
厦门航空 2021年10期
撰文_冯安兴
你火速前往自顾不暇却倾囊救灾的企业的直播间,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快的,已经有很多小伙伴“光速”到达了直播间。你们怀着共同的“革命目标”,从五湖四海汇集到了这个虚拟的房间里。主播小姐姐对这种大场面又惊又喜,呼吁着你们“理性消费”。你们却“狂野”了起来:今天我们就是要“野性消费”,谁拦也不好使!给我上最贵的货!今天不把你们的库存买空算我输!
买到了心仪的货物,你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发现电视上也正播着一条“狂野”的新闻。完成救灾任务的战士搭乘卡车准备悄悄离去,大爷大妈们坐不住了:“解放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又没说不能拿甜牛奶、煮鸡蛋、小面包……”什么?还是不拿?大爷大妈们也“狂野”了起来,开启了“野性投喂”模式,战士们不得不接受这份“砸得有点疼”的爱戴。
这时,你突然发觉,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更年长的人,无论是否身在灾区,群众之间似乎都刮起了一股“全民狂野”的热潮。大家不想花费时间去细细分析自己内心狂野的来源,却不约而同地有着“非野不可”的使命感。
那么,这种“非野不可”的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动能与机理?是头脑发热?还是从众效应?显然,这两个冷酷的解读并非正解,“非野不可”的后面藏着的分明是善良、同理心和真挚的情感。
当人们亲眼见证“先人后己”并非只是冷冰冰四个汉字之时,滚烫的情感不会允许任何人让无私的付出沦落为单向度的给予。每个人心中对于中国力量与中国制造的情感被激发,并且都急于让这些情感具象成具体的行为。
无论是消费,还是投喂,实际上都是一种沸腾情感的集体表达。自然而然地,为了保证这种情感能够“实实在在”地被接受,而不是被“心领”,每个人都变得非“野”不可,而这,又有何不可呢?
野性新观察
时代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