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一名有灵气的中队辅导员

2021-12-20何小平

少先队活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渡江灵气小雅

何小平

举手提问

我新调入的一所学校对少先队建设十分重视,将中队建设纳入先进集体评比和辅导员绩效考核中。看到同事们在中队建设上游刃有余、特色流光溢彩、面貌日新月异,我很着急,却不知从何下手。感觉自己的中队缺少活力,师生关系平平,年纪轻轻的就黔驴技穷了。求助,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灵”起来?

新手辅导员:小 雅

解答如下

小雅,你好。恭喜你能在一所“对少先队建设十分重视”的学校担任辅导员。相信这份责任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要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优秀辅导员,需要具有时代和职业的灵气。这里所指的灵气,是指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引领下,能以新时代辅导员独特的视野,发现与创设最佳教育契机,探究与践行最佳教育活动,激发与引领队员们的成长智慧。

我想借助三个案例的剖析,给你一些“灵”的启示。

灵气一:敏感捕捉教育契机 营造属于中队的文化符号

实践告诉我们,中队文化不是辅导员凭空臆想的,而是应该建立在这面中队旗帜创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集体凝聚力,和由此不断迸发的中队精神引领下的内涵展现上的。

案例呈现:20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江阴某初中一次中队读书活动中,队员小张举起一本书兴奋不已。辅导员老师敏锐地发现,这本名为《八十年寻路记——中国人是如何找到马列主义的》的读本是一个极佳的教育契机。他向大家介绍了1949年解放军“西起九江东至江阴”沿长江渡江解放全中国的壮丽革命史;还带着热血沸腾的队员们登上汽渡船,在航行中感受风急浪高的长江天堑,体会炮火连天的渡江战役,缅怀革命先辈的壮怀激烈。随后,中队开展了寻访渡江船老大、寻觅渡江侦察老英雄的中队活动。在江阴解放纪念日当天,学校组织了模拟渡江体悟活动,团市委授予了“渡江第一船英雄中队” 队旗,中队以“学习英雄,用责任心书写成长档案”为中队核心文化,竭力打造“人人讲责任、个个争第一”的中队“YI”文化。35年来队旗代代交接,“全国英雄中队”荣誉熠熠生辉。

本案例中辅导员教书育人的灵气清晰可见:一是敏锐地从队员的读书活动中发现了少先队特色的教育契机;二是灵动地挖掘地方德育资源,把创建“渡江第一船英雄中队”作为建设载体;三是励志地喊响“用责任心书写成长档案”的中队建设目标;四是渐进地引导队员们在责任心养成中打造围绕“第一船”的“YI”形成的中队文化,擦亮了个个讲友谊、处处显礼仪、学习锻炼呈坚毅、个人集体样样争第一的中队独特励志文化的特色品牌,让中队有了灵魂、队员有了目标、行动有了准则、集体有了凝聚力。

小雅,你觉得文化符号这个理念“灵不灵”?

灵气二:敏捷运用逆向思维 探索成长队员的个性良方

有思想、有灵气的辅导员能在中队日常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把发生的问题巧妙地转化为正面教育的积极因素,创新出与众不同的教育行为。

案例呈现:辅导员新接手三年级,发现仍有队员们不会(或许不愿)做卫生值日。有家长“主动”轮番上阵,而队员却在旁边熟视无睹,自顾自地玩耍。社会舆论对家长们溺爱行为的批评也不绝于耳。某日,辅导员老师出乎意料地“邀请”了数位家长进班打扫,但队员们的任务是集中“袖手旁观”:一是观看家长们是怎样做卫生的;二是寻找家长们是如何打扫得仔细周到的;三是讨论家长们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四是思考如何像家长那样携手做好一件事;五是发起“争当勤劳小达人”竞赛。

案例中的辅导员发现队员身上的问题后,不是动辄批评或责备,而是从事件发生的背后去寻找“发展学生”的积极元素,展现了独特的育人智慧。案例中的五个任务恰恰分别就是劳动态度的培养、责任技能的培养、团队合作的培养、知行合一精神的培养和核心素养引领下进取心的培养。一桩“扫地事件”看似简单,但辅导员却是运用了立体的、多方位的启示与教育,可谓精彩。据家长反映,效果也很好地延伸到了家庭。

小雅,你觉得这个思路“灵不灵”?

灵气三:敏锐凸显主人意识 奠基队员成长的主体意识

辅导员在中队成长中要积极创设活动,凝聚人心,让队员因感觉温暖而根植“我的中队我做主”,唱响中队成长主旋律。

案例呈现:李镇西老师在新接班的第一天总会让队员以书信形式回答三个问题:一、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有什么优点?你希望我向他学习什么?二、你希望我们中队以后是什么样的集体,为这个目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三、你愿意担任班队干部吗?你有何特长和爱好?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李老师这封信的设计具有显而易见的递进意义:一是回望与感恩,二是归属与期待,三是服务与奉献。这样的目标引导与思想奠基,践行了教育家马卡连科“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思想。

润物细无声地触发队员的主人翁意识,是辅导员的情怀与责任。有了这种自我要求,就能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奇思妙想,也就能触发师生依靠共同的力量一起丰厚属于自己中队的文化符号。

有辅导员在入队仪式上请家长放飞无人机“空投”红领巾,并举行“两代红领巾的心声”主题演讲;有中队委发动队员采访长辈,了解红领巾光辉历程,举行“为队徽争光”主题队会;遇到学习上的挫折,小干部们集思广益自主举行“踩着失败的垫脚石长高”微型辩论赛;周日中队委联手家委会走向乡村,开展“希望的田野”劳动实践亲子游;四季更迭,中队委设计“秋收?橘香”假日活动,队员们满怀“在书海中邂逅一只橘子”的兴奋,读屈原《橘颂》,画《怀橘遗亲》,做思维导图寻觅朱自清《父亲》的情怀,创编与橘相关的故事,呈现出“橘子穿梭古今、故事传递美好、书香熠熠闪光”的中队活动亮点。

小雅,你觉得这幅画面“灵不灵”?

小雅,三个案例与分析告诉我们,辅导员如果能坚持用心、用情、用智去探究,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日趋辉煌,队员们也一定能在集体中阳光成长。

送你一句我和我的辅导员伙伴们经常互勉的名言:“折磨得越厉害,成长得越痛快!”

猜你喜欢

渡江灵气小雅
印花之心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镂空工艺
吕蒙白衣渡江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小雅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百牛渡江
一路惊喜
小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