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之下探寻中国企业的机会
2021-12-20蔡洪平
蔡洪平
四年半前,我在香港与几位互联网大佬一起吃饭时,提过一句话:“我们现在不能只看桌面上的转盘和菜,还要注意我们的地板在动。”四年半过去了,当时一起吃饭的一位朋友对我说:“你的话真对,现在确实是地板在动。”所谓“地板在动”,就是如今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三个剧变:美国五年剧变、中国崛起剧变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剧变。
其中第四次工业革命剧变是美国五年剧变和中国崛起剧变的根本原因。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剧变中,AlphaGo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可以替代人做很多事情;比特币和区块链对现有的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形成了挑战;摩尔定律失效,意味着整个工业发展进入到后摩尔定律时代,一种超常发展时代或者说是无序发展时代;元宇宙是个新概念,它可以让人类生活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未来世界就完全变了。这一切的变化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将会不断地挑战生产关系和全球上层建筑,围绕这些变化,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也要转变。
我们看到一个“旧人哭”的现象,特别是40后、50后、60后企业家,这两年有很多这一时代的著名企业家遭遇了重大挫折。我总结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 “三老”思维。很多这些年代出生的企业家依旧抱着老方法、老思维、老体验的“三老”思维。老方法,找政府关系;老思维,总是自己说了算;老体验,总是自己想“我可以搞定”。过去中国经济高歌猛进,碰到槛都能解决,现在不行了。2. “三重”依赖。严重依赖自然资源、严重依赖政府关系和牌照、严重依赖贷款的“三重”依赖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3. “三缺乏”问题,就是缺乏对技术驱动的依赖、缺乏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依赖、缺乏对人才的依赖。
不仅仅有“旧人哭”,“新人”也笑不起来,“新人”是70后、80后、90后企业家。他们笑不起来的原因是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新一代企业家尤其要注重这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自律,野蛮生长;缺乏对数据安全与国家公共事业和安全关系的思考;缺乏技术含量和持续创新驱动;缺乏对国情的学习和认识。
认清现状之后,我们再探寻中国企业的机会和出路——
第一,要从“资本意志”转向“技术意志”,“专精特新”是根本出路。今天40后、50后、60后企业家中“活”得好的是任正非、王传福等,他们是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他们坚持产品基础、技术领先,不靠牌照,不靠政府资源,也不要自然资源,就是依靠创新。
第二,要紧扣第四次工业革命布局产业链,“十年不抬头”。中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奔着财富去创业的,而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十年不抬头”意味着要扎根所在领域,踏踏实实做企业,不是一味地追逐短期利益。
第三,在“双循环”中实现“缺我不可”,胜过“做大做强”,这对民营企业来說尤其重要。“缺我不可”比做大做强好,欧洲有75万家中小企业堪称“隐形冠军”,他们都没有做大,而是做精做强,做到“缺我不可”或者“离我不可”。
第四,保持企业的理性发展。比如,数据安全目前是很受关注的领域,不少70后、80后、90后企业家蜂拥而上,他们当中有些人做“专精特新”没问题,但是做链接、大数据、全国性网络时,也许就不擅长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一味赶时髦、追“风口”,让企业陷入不理性发展的状态。因此,新生代企业家在关注新领域、新商机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谨慎与理性,不可盲目。
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将会不断地挑战生产关系和全球上层建筑,围绕这些变化,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也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