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岭镇米贝村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
2021-12-20李涵
李涵
摘要: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治理地质灾害的重要内容,不稳定的基岩和土壤坡度严重影响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难以建立灾害管理体系。为了处理这种现象,技术部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边坡滑坡问题,对事故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本文对贝岭镇米贝村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边坡;稳定问题;滑坡治理
1.引言
地质灾害是由岩石和土壤层的异常变化引起的灾害,这些灾害对边坡产生重大影响,导致边坡不稳定和坍塌。在这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可行的治理计划。对于施工单位,有必要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完整有效的规划,以达到预期的防灾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管理的有效性,如果岩质边坡不稳定,那么地质灾害管理的有效性就不理想[1]。在正常情况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给建筑和公路工程带来了一些困难,同时又降低了建筑和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工程承包商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条件进行滑坡防治,以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
2.工程概况
2019年6月9日至14日,龙川县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全县24个镇352个村不同程度受灾。6月16日,国家应急管理部救灾工作组和国家自然资源部地灾调研组先后到龙川县进行灾情调查,并作出工做指示,提出科學制订地质灾害抢险方案,尽快恢复群众基本生活。贝岭镇米贝村是重灾区之一,出现多处山体滑坡、崩塌,造成多处房屋、道路、桥梁、电力等设施受损。其中16#滑坡地质灾害受威胁对象为3户居民楼和1条水泥道路,潜在威胁人数25人。本次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滑坡群16#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是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设计治理工程方案,明确工程费用,提出治理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利于工程项目的施工。
3.边坡稳定性分析
(1)边坡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
斜坡的基岩结构是发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岩石结构对滑坡的影响不同。基岩的大小、基岩的方向和基岩的形状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多种影响,通常下坡结构容易发生滑坡。如果滑坡的坡度小于地形的坡度,则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滑坡。如果层面倾角非常平缓,则坡度通常更稳定,但同时基岩的抗剪强度会降低。反坡结构通常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必须注意容易受基岩发育影响的斜坡的各种结构表面出现一些破碎区,斜坡的重力容易导致山体滑坡,岩石滑坡产生弧形的滑坡表面,弧形的滑动表面是降低斜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反压坡脚控制方法可用于控制滑坡。
(2)人工边坡稳定坡度的选择
在地质灾害应急工程建设中,实际施工需要将设计、施工与自然边坡结合起来,但大多数边坡往往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通过开挖、切割和回填使边坡变形,或者重建边坡以形成更稳定的人造边坡。在人工斜坡的建设中,必须结合基岩的物理特性、结构表面的形状和抗剪强度,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外力的影响,需要对各种倾斜形状进行更多的工作准备[2]。
(3)边坡支护稳定性
对施工现场工程地质勘测的分析和发现表明,如果边坡结构在地质灾害范围内,则最有可能发生不稳定问题。由于施工现场岩石和土壤层结构的异常变化,该地区经常发现地下采空区和裂缝。随着时间的流逝,边坡结构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通过了解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结构并改善混凝土结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内部钢筋中发生的各种腐蚀现象,这些腐蚀现象直接影响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当出现上述问题时,斜坡结构的性能可能不够稳定。为了有效防止此类问题,需要确保使用的方法非常可行,并基于此设计更合理、更优质的边坡支护项目计划,科学合理地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
4.滑坡形成的原因
(1)地下水引起的滑坡
在高降水季节,基岩内部更容易浸水,大量水侵入基岩,破坏了基岩的内部结构,使得基岩的内部结构变得松散,更可能发生滑坡。
(2)结构面引起滑坡
由于基岩内部结构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形状的结构面,破坏了斜坡的内部结构,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地质构造的变化引起滑坡地质灾害。在正常情况下,不同形状的结构表面会破坏斜坡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其特征是破碎和分裂,因此,内部结构不稳定,形成了滑坡[3]。另外,如果基岩内部的剪切力不能满足维持内部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内部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也会形成滑坡。
(3)物理性质导致滑坡
斜坡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斜坡的地质结构也影响结构强度。通常,斜坡中亲水性矿物的比例越高或斜坡土壤中粘土矿物的比例越高,斜坡的稳定性就越成问题,而斜坡结构的稳定性就越没有保证,当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4)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情况中,经常采取诸如工程爆破和边坡切割等措施来确保工程的施工,从而对岩石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滑坡。
(5)地震引起的滑坡
发生地震时,地震区的地质构造受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震的作用,边坡结构发生变化,基岩内部出现新的结构面,结合地震的影响,新结构表面的稳定性很差,因此很可能发生滑坡。
5.边坡稳定问题和滑坡预防及治理措施
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斜坡上,需要以各种方式对斜坡进行管理控制。斜坡上的不同结构必须结合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斜坡结构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安装防滑挡土墙
地质灾害管理项目要求安装某些类型的挡土墙,挡土墙有助于排水并减轻斜坡的重量,当与渗透沟渠支撑相结合时,可以有效地稳定斜坡结构并减少滑坡。
(2)地面或地下排水
水流和侵蚀是形成滑坡的重要因素,并且很容易降低基岩的抗剪强度并影响基岩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坡度设置一定的坡度排水工程,并建立圆形的堵水沟或放射状的排水沟,防止基岩被水侵蚀,提高岩石的稳定性[4]。
(3)减轻负荷和压脚
减轻负荷和压脚可通过减小斜坡顶部的压力减小斜坡岩石的滑动力,斜坡底部的压脚可增加防滑性并改善斜坡的稳定性。通常,对于陡峭、缓慢移动的滑坡效果非常明显。
(4)钢索锚固
结合钢锚的边坡处理方法,锚杆穿透滑动面,达到锚杆长度的1/3,锚杆由钢筋制成,并浇注优质水泥。如有可能,应对锚杆施加预应力以提高边坡稳定性。
(5)安装防滑桩
防滑桩可以安装在加工项目的建设中,通过插入滑动面,可以利用木桩、钢管(钢板桩)桩以及钢筋混凝土桩等有效地阻止斜坡的滑动,将它们相交或互连提高边坡的稳定性[5]。
6.滑坡治理技术方案
(1)挡土墙的建设
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蓝图中指定的大小和高度,技术人员必须准确释放较大的地基角度样本并开挖地基。承重墙的混凝土砌筑工艺需要采用分层砌筑的方法,每一层的侧缝厚度必须足够均匀,并且砂浆的水灰比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如果砖石没有固化,则不能震动,选择用于固定墙的石材应足够平坦,每块石材的厚度应保持在200mm以内,并且石材的裸露表面应与M10砂浆连接。在墻后的原始地面上,水平坡度应为1∶5,这时,技术人员首先处理基础填充物,然后执行进一步的处理,以防止填充物沿原始地面滑动。图1为某挡土墙施工示意图。
(2)连接梁工程
连接梁的主要目的是承受挡土墙顶部施加的压力,梁的宽度设置为1.2m,梁的厚度设置为0.8m。梁体使用的混凝土为C30,拱形梁的顶表面和挡土墙必须连接,可以将其视为粗糙表面,并且可以插入诸如短钢筋的结构中,实施过程遵循以下要求:钢筋的特定安装和质量验收过程必须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相结合,如果进行喷砂或手动刮削,则必须主要根据桩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对模具进行加固,以确保填充混凝土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6]。
(3)锚杆工程
锚杆项目施工的主要步骤是:
①悬挂网状防滑的施工顺序需要先修整边坡,然后执行第一个喷涂过程,然后再进行锚杆的开孔,清孔,连接锚杆、水泥浆浇筑施工,吊网和喷涂混凝土。对于锚孔,需要根据相应的施工顺序进行特定设置,安装锚固孔时不要移动太多,偏差应保持在20mm,斜度偏差应控制在5%之内。钻孔长度大于锚杆的长度,需要控制的部分大于0.5m。
②在锚杆开挖施工中,工程师需要应用风动杆开挖技术,最好使用风冲机使孔壁变粗糙,而不是采用旋转切割的方法。技术人员将锚杆的孔径控制为130mm,在钻孔底部留有0.5m至1.0m的弹头部分[7]。然后构造锚孔,并用钻头对孔进行清理。需要确保孔足够清洁,孔壁上没有泥浆和污染物,保证水泥浆与岩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锚杆支护如图2所示。
(3)地表或地下排水
浸水会引起滑坡,这也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因素,水在表面上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滑动力并软化了滑动表面。同时,它增加了滑坡体的浮力并明显降低了抗剪强度。地面排水系统可以建立与滑坡体外部相对应的径向排水沟,而地下排水主要用于在滑坡体中建设排水洞。
7.结语
滑坡可能对边坡项目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需要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现行标准合理地加强边坡加固的分析和处理,制订合理的加固计划,确保边坡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滑坡而导致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李广谋.关于地质灾害治理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 042(004): 21-22.
[2]秦波,孙兴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 2019, 000(004): 121-123.
[3]李正忠.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 31(002): 176-177.
[4]周贤.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 2018, 000(038): 228-229.
[5]田小伟,田俊花,田双静.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 198(05): 46.
[6]蔡辉翔.浅析矿区地质灾害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 2017(12): 217-218.
[7]张绪芬,李小改.水利及道路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其滑坡治理方法[J].地下水, 2010, 32(006): 136-138.
[8]田安家.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资源, 2019(05):83-84.
[9]魏金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资源, 2020(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