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实践思考
2021-12-19吴阿菊
吴阿菊
摘要: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缺陷,往往要接受特殊教育,然而在接受特殊教育以后,学生们并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不利于正常社交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将特殊儿童安排到普通班级进行学习的融合教育兴起。在幼儿园阶段,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将对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进行思考,并探究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融合教育的优秀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504
前言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特殊儿童的幼儿教育往往与普通儿童的幼儿教育相互独立、分别进行,这不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阻碍了该人群正常融入社会。基于这一情况,将特殊的儿童分散安排至普通班级的融合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特殊学生心理,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为特殊儿童开展融合教育不仅是为了让特殊儿童具备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是为了让正常人关注到特殊人士这一群体,从正常小朋友的幼儿时期就树立这一意识,并进一步引导大家共同关注社会少数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在融合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特殊儿童安排到了普通的班级,与正常的学生一同学习知识、进行课外活动,但幼儿教师仍然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生理上的独特性,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就应当引导全体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来对待个体差异,更要关注特殊学生的身心状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通过言语引导等各种方式来进行疏导,防止学生将心理敏感焦虑发展成心理问题,保障学生健康发展,顺利融入社会。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些生理上具有缺陷的幼儿进入到普通班级时,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与正常学生交往与交流。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会与小朋友进行谈话交流,帮助身体状况特殊的小朋友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树立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之前,我会采取预防措施,先与小朋友进行谈话,防止特殊儿童难以适应普通班级。首先,我会与班级里的正常小朋友进行谈话,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来迎接“特殊的同学”:“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呢?我们的朋友每天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很快乐呢?”。在得到学生们的回答之后,我将进一步與学生交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好朋友对不对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结交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好朋友活泼开朗,能够带领你一起快乐玩耍,而有的好朋友性格非常沉稳、善于思考和学习,能够和你一起学习知识,取得进步。大家仔细想一想,自己的好朋友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通过提问的方式,小朋友们将会思考自己的好朋友有什么样的特征,从而大致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在学生们思考与讨论结束后,我会进一步与学生们交流沟通:“大家看,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好朋友都非常独特呢!我们班级将迎来几位与众不同的小朋友,在未来的时间里与大家一起学习,这些小朋友各有各的特点,但希望大家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样,与他们一起交流沟通、一起学习游戏好不好呢?”。经过以上铺垫,小朋友们将会以高涨的热情来接纳融入班级的特殊儿童,并与其进行互动,防止出现孤立特殊儿童的现象。
另外,我还会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与发展状况,保证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健康成长。在特殊儿童入学以前,我可以采用这样的对话来安抚特殊儿童心理:“XXX小朋友,我们接下来就要进入幼儿园里学习了,你也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园学生,和大家一起学习知识、一起做游戏、一起快乐成长,你开不开心呀!”,得到该生的回答之后,我会继续为学生进行心理铺垫:“我们班级上有许多小朋友,大家都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呢!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发了小朋友的好奇心之后,我将给出答案:“因为老师知道,你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你看起来会和别的小朋友有点不一样,但是这就是你自己的独特特点哦!班级里的小朋友都非常欢迎与众不同的小朋友,也想认识一位不同寻常的好朋友,所以大家都非常期待你的到来呢!”。经过以上心理铺垫,特殊儿童在进入普通班级之前将会放平心态,克服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期待之情,从而实现了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也应当注重保护特殊学生的敏感心理,防止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产生心理问题,才能有效实现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保障特殊儿童以健康的心理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并实现长远发展。
二、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校共同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尤其对于特殊儿童来讲,家校密切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开展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在面对问题时与家长共同商量对策,实现家校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仍然以特殊儿童在入学之前所产生的“畏惧心理”作为案例,除了与学生进行单独对话,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之外,我还可以在入学之前就联系幼儿家长,与家长进行谈话与交流,共同关注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情况。在与家长交流时,我会与家长一同分析学生进入班级后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探究解决的方法,同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等信息,以便融合教育顺利开展。在与学生家长进行对话时,我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与应用:“XXX同学家长,您好,我是XXX小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同进步。作为家长,你肯定更加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已经知道我们XXX小朋友在开学后就要与许多正常的小朋友一起上课、生活,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进行密切交流,探讨一下有关于XXX小朋友的幼儿园生活。”,得到家长的肯定与信任之后,我将进一步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沟通与交流时,我可以采用这样的话语来与家长交流:“作为家长,你肯定会对孩子的未来学习生活产生担心等情绪,我在这里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尽心竭力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我也知道,你产生担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XXX小朋友是个特殊儿童,害怕他进入普通班级之后会受到歧视,不能适应与普通小朋友的交往,担心他的心理状态。”,引起家长的情感共鸣之后,我会继续为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虽然XXX小朋友年龄还很小,但非常有必要进入普通班级学习,如果让XXX小朋友一直接受特殊教育,那么会造成他与社会的脱节,日后很难融入社会,更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所以在幼儿园时期,就让孩子适应与普通人的交往,这会更有助于小朋友未来的发展。关于您所担心的‘歧视’等问题,作为教师我也十分关注。如果班级里存在这样的小朋友,我会及时发现并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端正他的态度,防止他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得到家长的认可之后,我也要让家长说出自己的其他想法,并询问一些有关于特殊儿童的性格、习惯等各方面信息:“XXX小朋友刚刚来到我们幼儿园,作为教师我对他的了解程度还不够,你可以告诉我有关于XXX小朋友的各种信息,方便我增强对他的了解,也对学生的幼儿园学习与生活有帮助。”。经过密切的家校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将能够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学习与成长,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开展社交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进行学习,开展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根本目的是关注特殊人群的未来发展,防止其产生社会脱节,避免日后难以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的现象发生。因此,在进行融合教育过程之中,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开展社交娱乐活动,引导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流与沟通,帮助特殊儿童体验并融入正常人的学习、娱乐与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某些社交娱乐活动,锻炼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假设行走能力存在障碍的学生进入到了普通班级中进行学习,教师就可以根据该学生的特点,选择该学生能够完成的游戏项目,带领学生们进行社交娱乐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可以根据该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们组织一次“你画我猜”游戏:“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进行一个快乐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你画我猜’,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呢?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游戏规则,所有的同学分为两个人一组,一个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做出动作,而另一个同学根据搭档的动作进行猜测,如果能够顺利猜出老师给出的图片内容,那么就视为过关!大家想不想快点进入游戏呢?”。由于该游戏只需要学生们进行手部肢体动作的表达,不涉及行走、奔跑等动作,因此身体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并不会因此被隔离,也能够顺利参与到游戏之中。而在游戏过程中,两搭档之间要进行充分的肢体动作和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有助于残障儿童融入到正常儿童之中,并在形象生动、气氛活跃的游戏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特殊儿童与正常人群的交流。
再例如,班级中的某位小朋友存在听力缺陷,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避免该生因为身体缺陷而不能融入到与正常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之中。这时候,我会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放风筝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我会这样号召学生:“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风筝’呢?你想不想把‘风筝’放飞到天上去呢?”。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的身体原因,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配合手语表达,防止该学生与其他学生产生割裂。而在游戏过程中,该特殊儿童并不会受到身体因素的限制,能够灵活自如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游戏,有效实现了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
四、注重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完善人格
在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应当注重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也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知识能力拓展,以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给学生多元化知识,让学生们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顺利适应社会,实现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某些具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意义的课堂,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们完善人格,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某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短片或是影像作品,与学生们一同观赏,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孔融让梨》这一个耳熟能详的动画小短片作为案例,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短片的播放,来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同学们,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吧!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看一个动画短片好不好呢?这个动画的名字叫做《孔融让梨》,讲的是古代小朋友孔融的故事。”。在播放完短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发言,谈一谈看完本片之后的感悟:“大家说,这一个动画短片有没有意思呀?大家有没有通过短片,学到什么知识呢,举手告诉老师好不好?”再比如,教师也可以播放《愚公移山》这种具有故事情节的小短片,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趣味故事之中得到教育。播放完短片之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说移动一座山难不难呢?”,学生们根据常识,能够顺利回答“很難”。紧接着,教师继续进行情感教育:“愚公那么大年纪,都有移动一座山的决心,面对各种困难都毫不畏惧,每天坚持,大家说,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不应该学习愚公的精神呢?大家要怎样学习呢?”。经过短片的教育以及教师语言的引导,学生们将能够顺利回答:“愚公的精神值得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不畏艰难险阻,克服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这样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对于身材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来讲,更能够抚慰他们的心灵,为他们带来情感上的激励。在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多元化教学,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正常儿童友善对待特殊儿童,并帮助特殊儿童克服自卑等负面心理,顺利融入社会。
总结
只有在幼儿时期就创建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引导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正确对待社会少数群体,培养学生们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包容性与开放性发展,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敏,林梦菊.融合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的差异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63-66.
[2]陈淑梅.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接纳的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3):89-92.
[3]刘婕.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224.
[4]徐德刚.论融合教育理念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