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2021-12-19和增
和增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长卷上一抹鲜亮的墨色晕染,是中华文明中的一块瑰宝,它不仅渗透着中国传统古典精神元素和审美内涵,也充分彰显了我国汉语语言的无穷魅力,将语言的精彩发挥到了极致、浓缩到了极致、运用到了极致,体现出更古未有的诗意浪漫。学习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美感,提升鉴赏能力。但是古诗词于今日而言,毕竟有着时间、时代、社会形态等方面的鸿沟,要想学习好古诗词,必须要发掘链接古今的桥梁,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将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249
基于古诗词的内涵性、语言性、韵律性、鉴赏性、情感性等特点,我们要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发现当前古诗词教学的问题,然后再从整体的教学框架上去审视,来改善这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
(1)重背诵,不注重审美
一提到着古诗词教学,很多教师就会提出一个要求“请完成背诵”。背诵固然重要,但却不是目的。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品味、感知,来体会其中的审美特点,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而当前教学显然没有顾及到审美的部分,更加注重于学生背诵任务的完成情况。这其实是对古诗词学习的一种浪费和亵渎。
(2)重翻译,不注重讲解
为了让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师往往容易逐字逐词翻译,但是我们知道古诗词其中借鉴了诗经中非常多的“赋比兴”手法,逐字翻译显然很难将其原汁原味的意境表达出来,而让学生误以为古诗词是逻辑不通很奇怪的一种语言。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直接将翻译出来的内容丢给学生,显然不能达到理解诗词经典意向的效果。学生会觉得,寺里的钟声传到客船这究竟有什么可以值得写的。但是我们一旦融合诗词意境和笔法的讲解,学生便会立刻明白,原来这里是为了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一种氛围,只是用“城外寒山寺的钟声”进行衬托,显然将客居在外的清冷思乡之情出神入化地表达出来。如此,方可理解诗词精妙。
(3)重表象,不注重内涵
很多教师讲解古诗词,往往只注重诗词的表象,對于诗词讲了什么讲得清清楚楚,但是对其中的深层内涵,却欠缺渗透。例如,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一诗,从表象来看,自然是写鸟去无踪迹,留上天上云朵闲逸在空中。但是从深层次来看,这个“众”、“尽”和“孤”、“闲”之间明显传达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感。颇有“众”去“尽”,而落“孤”单一人,却又能够自在地享受这份“闲”适。颇能表达出诗人的一种高超思想境界。虽然感叹世态炎凉,却能够在自然中获得安慰,能够自得其乐。至此,佩服敬仰之心便油然而生。
(4)重识字,不注重修辞
古诗词当中所用到的修辞也是文学的至高境界,但是教学中,基本所有教师都会让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词,但是只有部分教师能够关注于古诗词的修辞表达。例如,王维对画的描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种修辞手法就是一种高超的对比手法。以远看的视角来揭示画的美妙,以近处的听觉感受,来传达真与假之间的一种玄妙关系,趣味横生,非一般的修辞所不能表达出来这种“有”与“无”的对比关系所传达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
(1)强化理解,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我们分析了以上古诗词教学的误区,也发现古诗词教学的诸多技巧性,因此,需要多多关注于古诗词审美、讲解、内涵、修辞,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从中挖掘更多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从而辅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2)借助多媒体,发展审美赏析能力
对于古诗词当中传达的丰富的意境,仅仅依靠语言有时候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结合视听的效果,来感受和赏析语言中所传达的精妙高深意境,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借助于多媒体,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感知,从古诗词的意境中受到熏陶,能够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提高语文的鉴赏能力,发展文学的素养。
(3)关注语言修辞,促进阅读写作能力
古诗词也是语文的一种载体,发挥其文化作用,同样也发挥其语言运用的示范作用。从古诗词中,可以学习到非常经典的修辞手法,这些内容虽然被诗词的体格所浓缩,但是更具备深读、钻研和拓展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关注古诗词当中的语言修辞,让学生能够带着学习修辞的意识,来体会古诗词的精妙用词用语,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古诗词的内涵性、语言性、韵律性、鉴赏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学古诗词必然要改善“重背诵,不注重审美”、“重翻译,不注重讲解”、“重表象,不注重内涵”、“重识字,不注重修辞”的问题,通过渗透审美、讲解、内涵、修辞等多角度的探究,来挖掘古诗词的经典教育价值和语文学习辅助作用,提升学生文化底蕴,发展学生审美赏析能力,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学珍.古诗词吟诵引导方法的创意探索[J].新教育,2021(29):17-18.
[2]沈凤.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0):65-66.
[3]张翠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