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设计研究
2021-12-19李欣沈杰
李欣 沈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1-0118-04
引言
在二胎政策的实施与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我国高龄产妇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孕龄的增长易增加怀孕期间的风险,对孕妇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运动作为非药物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逐渐成为孕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且有研究表明,孕期规律的运动与良好的分娩结局成正相关。当代80、90后孕妇群体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不断升级,健康信念强烈,她们有能力、有信心在孕期通过运动达到良好的分娩结局。运动虽作为孕期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健身运动市场对孕期运动的需求缺乏针对性研究和全方位考量。因此对孕期健身行为进行分析,设计符合孕妇身心特点的健身产品,使产品与用户间创建友好的关系,是孕期健康管理的全新手段,也是拓展健身市场的重要探索。
一、孕产妇孕期健身研究背景
(一)孕妇健身运动相关研究
国内各项研究建议孕妇每天应至少进行2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每周5次以上,患有妊娠期并发症的孕妇应适当延长运动时间。
孕早期多以上肢锻炼为主的小重量训练,孕中期开展中高强度的全身性大肌群运动,孕晚期则重点加强盆底肌肉与腿部的训练。
据统计,我国孕妇从孕中期开始逐渐增大运动量与运动频率,孕妇也逐渐接受无氧抗阻的训练形式,但运动的频率、强度与形式还尚未达到标准值。孕妇对运动的依从性是多方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积极的健康意志、全面的知识普及家人的陪同支持都能够帮助孕妇保持连续运动的意愿。
(二)孕期健身产品案例研究
本文对常用的孕期健身产品从功能类别上进行了分析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使用健身产品加强了孕妇运动时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了運动效果。但目前器械类产品多未在使用人群上进行垂直细分,孕妇群体只能通过改变使用方式来适配体质特征,在使用时有可能产生系列安全问题。而移动应用类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内容也还不够全面与精细。
二、孕妇运动行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用户行为分析概念方法
用户行为可定义为用户在直接或间接使用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表现,对用户行为的研究本质上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结合行为触发条件与设计心理学的观点,可将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行为分为两类:外在使用行为与内在认知行为。通过分析用户对产品的偏好、操作、使用习惯等方面,得出有价值的行为数据,以此建立用户行为分析模型来指导后续的设计活动。用户行为分析的结果可以把握住用户心理期望、推断出潜在问题,拓展出新的设计思路,最终产出符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
(二)孕妇孕期运动的行为分析研究
结合用户行为与统计分析的方法,本次研究可分为:线上访问与用户行为观察的用户定性研究、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模型定量实证与数据统计分析四个阶段,详见图1。
1.用户定性研究
(1)线上初访
线上初访采用一对一有结构的访谈形式,分析发现受访用户均有意愿主动进行健身运动,并对自身能力状况有良好的认知。在挑选产品时用户普遍关注产品材料的安全性,其次为外观。高频使用产品为运动手环,去水肿的按摩棒、瑜伽砖也十分受欢迎,如图2。
研究发现,入门级用户对同一产品的使用易产生腻烦无聊的情绪,也有因产品质量低下产生不佳的操作体验。而进阶级用户会担心产品使用不规范影响效果或造成危险。专业级用户则希望家人支持孕期使用器械健身这一行为。
(2)典型用户行为观察
用户的锻炼空间多位于客厅,在床上也会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因锻炼的部位不同,用户会多次更换健身产品,并会借助桌椅来维持运动时的稳定性。其中,少数有运动经验的用户可以评估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运动,多数用户还是会跟随教程完成运动。部分用户会通过观看视频等娱乐方式转移运动时的吃力感。当运动完成后有的家庭成员会辅助完成放松按摩。
通过对用户的访谈与行为观察,可以总结出孕妇运动过程中有关产品使用的四个突出问题:担心使用时的安全、不知使用时的效果、产品难以坚持使用、以及重复性地购买单一功能的产品。
(三)基于用户行为的模型构建
首先根据定性研究所得的诸多行为特点,围绕健身目的、内容、具体实施情况等内容总结行为陈述语句,其次对用户健身产品的使用情况及消费偏好进行调查。最后通过人口统计的调查方式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
为保证问卷测量的研究价值,在正式发布问卷前进行区分度测试。在对均差较小的题目调整后最终保留28道陈述语句、5道人口统计变量,6道产品使用情况及消费偏好的相关问题,如表2。
三、用户族群及需求模型构建
(一)数据统计分析
1.构造因子变量
首先进行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KMO值为0.713、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数据适合做进一步的因子分析。本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提取前9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总方差解释为76.8%。然后通过正交旋转的方式对因子进行载荷分析,筛选绝对值大于 0.5的载荷系数后对各因子进行命名。
最终将9项因子命名为规律执行、经验驱动、自主决策、积极学习、依赖网络、指引操作、健康导向、娱乐互动、陪伴鼓励。
2.聚类分析:
对提取的9个因子使用K-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经多次迭代发现聚类数值为5时分布较合理。在对个案数较少对第2、第5类样本剔除后,将最终研究的三类行为进行命名:G1匹配经验调节型(聚类1)、G2积极交流学习型(聚类3)、G3互动鼓励引导型(聚类4),如表3。
(二)用户族群构建
1.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将三类行为与人口统计情况交叉分析发现:在孕龄分布方面,G1匹配经验调节与G2积极交流学习的行为方式多集中于孕中期的高龄产妇,G3互动鼓励引导行为多集中于30岁以下的孕晚期女性;教育与经济方面,三个族群本科学历占比较多,其中G2积极交流学习人群的教育与经济状况略优于其他群体;家庭结构方面:G1与G3行为多集中在与父母同居的状态,夫妻独居的家庭结构多为G2积极交流学习的群体。
较高的学历及经济水平与妊娠期间健康状态呈正相关,其直接表现为用户在孕期健康管理上的投资,这也对接下来的市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2.健身产品使用情况及消费偏好分析
此阶段调研涉及用户常用产品与满意度、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痛点及消费偏好5个方面。
(1)产品相关使用方面:家庭环境为三类用户主要运动场所,运动时瑜伽垫与智能手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品。用户对使用率较高的瑜伽球、弹力带、泡沫轴满意度评分相对较低,其中弹力绳为满意度最低的产品。具体来看,G1用户在健身房健身场景、G3用户在户外的运动场景明显高于其余两类人群。运动时G1用户使用的器材种类最多,偏向于哑铃;G2用户多使用弹力带;G3用户则为瑜伽球。可以发现,运动产品的使用及环境符合三类行为特点,并与孕期阶段产生一定的关联性。
(2)产品使用痛点方面:根据评分结果可知,选取的痛点认可度较高,不知使用时产品的效果问题最为突出。其中G1用户的问题与其他两类用户的差异较大,集中在重复性购买产品上。而G2与G3用户更多存在的是产品功效感知以及产品使用依从性低的问题。
(3)产品消费偏好方面:总体来看用户购买产品时最关注价格与品质其次是外观,最不关心产品的品牌与评价方面。分析发现健身产品的消费决策与运动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G1用户更在意产品品质与材质,G2与G3用户则更关注产品的性價比,其次才会考虑产品的品质。
(三)三大族群画像构建
对定量实证的数据分析后,得出了孕期运动的行为特征及群体的自然属性,具体特征描述见表4:
四、设计策略
(一)外观层面
外观为用户消费决策时重要的影响因素,优美的外观造型在满足视觉感官的同时,也能够激发用户愉悦的操作体验。针对孕期女性的健身产品,应从三大族群的独特属性出发,赋予健身产品全新的型与色,以满足用户的视觉审美与心理感受的双重需求。
1.形态重构节约空间
为满足不同健身项目的需要,三大族群备有多种健身产品。有氧健身产品多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的问题,而无氧器械则多而零碎、不便收纳。调研可知用户的健身场景多为客厅,外形小巧、造型简约的轻量化健身器材不仅满足用户的审美趋向,也更易融于家居环境。孕期健身产品在设计时可采用功能集成的方法,既可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也平衡了产品的功能。通过深入挖掘用户常用器材的结构属性,对器材的冗余部分或重叠空间加以利用,最终打造出灵活便捷的模块化孕期健身产品。模块化组合的设计在外观造型上具有系列感与整体性的优势,与家庭环境也更为协调。图3Move it综合训练套装,设计在外观造型作出了最优解,产品结合四个功能模块的特征对空间进行了利用,使产品整体造型小巧精致、摆放时也更像艺术品。四个功能模块更换组装简便,只需连接智能手柄便可使用,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运动场景。
2.色彩韵律调动情绪
相比于产品的造型,产品的色彩更能直接触达人们的内心,彰显不同的审美情趣,因此女性消费市场对于产品配色的期待值也更高。孕期健身产品的设计可通过优秀的色彩搭配,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美感。首先是用户对色彩的感知体验。女性在孕期开始承担起母亲的双重身份,用户对于粉色与紫色的认同感也会更加强烈。这种柔情的颜色便通常作为母婴产品的特选色。其次要让用户感受到色彩搭配的轻重感与软硬感。针对孕期女性设计的健身产品可以借助低明度色彩组合的方式,视觉上减轻健身器材的愚钝感与笨重感,更贴近用户“小而美”的审美诉求。此外柔和的色彩搭配即摆脱了黑白传统健身器械的冰冷感,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也避免了高纯度色块产生的杂乱感,使健身器材与家居环境更为协调统一。
(二)功能层面
产品功能是产品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消费者决策时的决定性因素。孕期作为女性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健身产品的功能使用应围绕安全性、科学性的特点来展开,全方位守护孕妇孕期的健康。
1.健身过程智能监测
由于缺乏孕期健身经验与相关指导,积极交流学习型与互动鼓励引导型的族群在独自健身时无法判断动作是否标准,也无法确定训练是否安全。为保证孕妇运动的安全与规范,孕期健身产品应实时监测用户的健身过程。当孕妇存在重心不稳、心率加快等危险因素,或姿势动作存在明显偏差时,产品通过语音提醒、灯光指示或震动反馈的方式发出警告,并结合语音指令或视频演示等方式提供相应的调整方案。实时监测不仅能够对孕妇的健身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守护,也可降低家庭成员对用户健身行为的担忧。例如华为智慧屏(图4)通过摄像头对人体骨骼关节探测识别,将课程与用户的动作分屏显示,用户可随时观察动作的规范程度,智慧屏也通过算法实时地对用户动作进行纠正与指导。
2.健身内容定制细分
积极交流学习型群体对孕期身体素质及变化没有充分了解,在自主决策运动时可能会产生些许失误。而互动鼓励引导型用户虽大量收集互联网上的碎片化知识,但却未能正确匹配自身情况。因此完善与搭建专属孕妇运动的平台或健身类软件,为保障用户科学安全健身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线上移动平台需筛选整合出高质量的孕期健身知识,帮助用户扩充运动知识储备。其次要针对不同妊娠阶段推出相应的健身课程,保证用户运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提升用户健身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移动应用可与硬件产品搭配使用。通过智能手环等高频智能监测型产品,或在健身器材上加以传感模块的设计,移动软件可根据硬件产品监测到的心率、血压等实际的生理数据,为用户推荐适配度较高的运动课程,使用户享有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健身体验。
(三)情感层面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当产品功能满足使用需求后,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便逐渐上升。女性在孕期的情绪更为敏感,因此设计的健身产品需增强用户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三大族群感受到运动过程中的乐趣,实现孕期运动的健康管理价值。
1.游戏挑战奖励机制
孕期运动依从性低为用戶较为常见的问题,为促使用户积极持续运动,设计可将运动行为转化为娱乐化的游戏方式来吸引用户,使用户获得轻松、愉快的感知体验。运动游戏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挑战性,当用户完成游戏目标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反馈。奖励机制使用户在操作体验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愉悦的情感沉浸能够帮助用户逐步增强运动信心,克服运动时的惰性。常见的奖励手段有荣誉奖励与利益激励。图5健身环大冒险,便将运动与闯关游戏完美融为一体,产品拥有60多种健身模式,当用户闯关成功后,游戏角色会不断升级来挑战新运动。出色的体验交互将运动转化为体感游戏,使原本重复乏味的锻炼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用户也更容易养成运动的习惯。
2.积极交流双向互动
当用户独自完成运动时会产生孤独感,并且长时间从事重复性的训练也会产生无聊感,营造互动氛围是为用户提供情感享受的重要手段。设计首先要营造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当用户完成一组动作时,健身器材可通过视觉灯光、听觉音乐、触觉震动、语音鼓励等方式与用户进行积极互动,激发用户对孕期健身的正向情感。设计进一步则是创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以线上交互的方式为用户打造运动社区,用户既可以与老朋友互动,也可以在社区内结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从而提升了用户健身时的参与感与氛围感。图6,keep智能动感单车新增了直播课程,将用户实时的运动数据连接到线上平台,教练灵活把控节奏,让用户有如临现场的课程体验。直播课还加入分数排行榜,使用户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氛围。鲜活的运动模式与友好的互动体验,也让孕期运动更易坚持。
结语
孕期女性作为健身市场中新兴而又特殊的群体,现有健身产品及孕期保健内容已无法满足她们复杂的需求。本文将匹配经验调节、积极交流学习、互动鼓励引导三类族群对孕期健身行为的共性特征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总结,由此从视觉感官、操作使用、情感体验三个层面导出孕期健身产品的设计策略。基于孕期妇女健身运动的行为特征研究,使产品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及心理需求,对孕妇在孕期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