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读绘本
2021-12-19冯雯
冯雯
和宁宁在一起读了很多书,慢慢地,5岁的她开始读懂付出与得到,悲伤与喜乐,死亡及其价值。我们一起探索,一起交流。
过滤黑暗的心灵之筛
喜欢乔恩·克拉森,缘于他的经典绘本《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以及同名绘本剧。故事把动物的小心思表现得生动、幽默,又有一种引而不发的悬疑氛围。临近结尾,看到熊顶着红帽子出现,宁宁大喊“啊,他把兔子吃了。”宁宁想象的吃,是整个吞下去之后,可以再囫囵吐出来,小兔子还能复生,好比从大灰狼肚子里救出小红帽和她的外婆。
孩子总能用他们的心灵之筛过滤黑暗。而乔恩·克拉森用独特的绘本语言试探界限,把握住了微妙的尺度。
接着,我给宁宁讲了乔恩·克拉森的另一本绘本《山姆和大卫去挖洞》,这是一个格外松弛和幽默的故事,带着孩童的天真烂漫。山姆和大卫去挖洞,他们挖得很深,但什么也没挖到,于是换了一条路再挖,却每次只差一点点,每次都和宝石失之交臂……看到近在眼前的宝石,宁宁急得指手画脚,恨不得跳到画面里抢过铲子来挖。她被荒诞的、屡屡错失的情节逗得咯咯直笑。
第二天,宁宁忘了绘本的结局,她问“他们挖到宝石了吗?”其实,山姆和大卫最后挖出的是另一重天地。这个故事设计超越了日常生活,是属于想象世界的天马行空,而这个新天地又和山姆、大卫原来的生活环境没什么不同,他们淡然地在其间行走,既不过分懊丧(没有挖到宝石),也不感到好奇、兴奋。故事超越日常之后,又回到日常,很高妙。那种事事平衡,“怎样都可以”的表达正是全书幽默的核心。它别开生面的环形结局是山姆和大卫继续扛着锄头去挖洞。因此,在宁宁的脑海里,“有没有挖到宝石”成了恒久的悬念,成了一再翻开这本绘本的理由。
人人都有伤心事
阿诺·罗北儿的《猫头鹰在家》中的《眼泪茶》很打动我——猫头鹰抱着大茶壶,想着一连串的伤心事,只为掉下眼泪来,好泡一壶眼泪茶。他品尝着煮好的眼泪茶,感到幸福——“有一點成成的滋味”。他说,“眼泪茶永远是非常好的”。
于是,猫头鹰脑海里悲伤的片段有了转化之力。“断了腿儿的椅子”“忘记了歌词、设法唱的歌”“掉到炉灶后面的勺子,再也没找着”“读不了的书,因为有几页被撕掉了”“停走的钟表,没人给它们上发条”“因为所有人都在睡觉,而无人欣赏的清晨”……虽然悲伤,但却成了书里令人意想不到的茶原料。原来悲伤也是种生命力,缺乏了悲伤,喜悦便丧失深度,就好比眼泪能成为上好的茶饮。
那天,我给宁宁讲了《猫头鹰在家》,没想到她第二天点名想重听的也是《眼泪茶》。她说“我也有一些悲伤的事情,比如见不到小川(她喜欢的小男孩),见不到马上弟弟(好朋友的弟弟)。”我想,绘本用相似的悲伤经历唤起孩子的共鸣,又用以眼泪为茶水的奇妙转折,将悲伤转化为生命的原料。眼泪茶,眼泪能用来煮茶,这其中的诗意丝丝渗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