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欧人为什么不穿羽绒服

2021-12-19李树波

青年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西米亚挡风上衣

李树波

冬天的北欧,把中国人和外界寒冷隔开的总是一件长羽绒。

北欧人穿羽绒服的少之又少,暮秋、初冬时薄羽绒服当轻便外套还行,但从气温降到零摄氏度开始,应付低温的祖传本事就要拿出来,就像拿出圣诞节的灯饰或开始准备壁炉的柴火那样。这个时节裹着长厚羽绒服外套的多半是外国人或移民,羽绒服的舶来品身份呼之欲出。

最早发现这一点是在大学工作时,同事们无论男女,几乎没有穿羽绒服的,挂在各人办公室门背后的永远是厚外套和围巾。有些人骑自行车上下班,他们更不穿羽绒服,外套上加一件防水风雨衣抵挡霏霏雨雪,羽绒服就过于臃肿了。对羽绒服的拒绝里大概有种自我定位,这就和嘻嘻哈哈、鼓鼓囊囊而过的羽绒服学生划开了分界线。青年教师们在中间地带,逐渐从宽松波西米亚走向优雅波西米亚,终点是白雪纷飞里穿一件挺拔或婀娜的长大衣走过校园的教授们。

挪威人少穿羽绒服倒不是一味要风度,而是对防寒这件事太过郑重,已经上升到系统工程的高度。

每年入冬时节,幼儿园家长都会拿到一张清单,提醒冬天到了,要给孩子准备以下衣物:羊毛内衣、羊毛秋裤、羊毛袜、抓绒衣、连体外套、脖套或连脖软帽、手套。羊毛内衣轻薄细软像薄棉,保暖功能奇佳,更妙的是它的吸湿功能特别好,吸了很多水分后一样保暖,即使孩子出了许多汗或者衣服被雪水打湿,也不会冷冰冰的。零下15 摄氏度,孩子们照样在室外摸爬滚打。

青少年和成人去野外,讲究就更多。最里层是羊毛,取其吸湿、隔温性能;中间层要隔热,用抓绒或者羊毛毛衣;外层风雪衣要挡风还要能透气。

裤子和上衣一样重要,也必须是同样挡风、透气的材质。如果去雪地里,鞋子和褲腿之间还要有防水的裤腿套,避免雪落进鞋子里。头上一定要戴风吹不进的羊毛帽,再兜上上衣自带的风帽。手套也要两层,里层厚羊毛无指手套,外层宽松的防风无指手套。无指手套比连指手套暖和得多,因为手指之间能互相温暖。防风手套要长及手肘,能扣在外套上。可以当脖套和面巾的针织围脖不能少,一层层、一道道严谨如建筑工程的隔绝封口后,最高限度地把体温留给了自身。穿戴起来虽然麻烦,但是在野外大风飞雪中,有如随身带着房子,不说多么温暖,是一种泰然安定的感觉。

经历了这些,再看羽绒服就觉得大而无当,甚至有些敷衍。一件厚一点的上衣也能叫御寒吗?尤其索马里和巴基斯坦裔们的长厚羽绒服下不时露出裙子和赤裸着穿凉鞋的脚,似乎凭借对寒冷的轻蔑就可以打败它,这点和一些挪威中老年男性把口罩戴在鼻子以下异曲同工。但是他们去滑雪时防护服般层层穿起来一定不厌其烦。可见寒冷和病毒本质上没有不同,温度只是一种习得的感受,如何应付它们都植根于文化里的训练。

(摘自《新周刊》2020 年第24 期,桃& 桃图)

猜你喜欢

西米亚挡风上衣
电动车挡风衣实用性和安全性研究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某水电站发电机定转子挡风板结构优化研究及应用
波西米亚夏日住宅
波西米亚狂想曲
作品(十六)
爸爸是挡风板
爸爸是挡风板
WARMING IN THE U.S.A
小上衣+阔腿裤一穿就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