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应该是讨好迎合的“忽悠学”

2021-12-19戈多

青年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棍棒体罚惩戒

戈多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对教师、校方的教育惩戒权做出具体规定,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这让很多人惊呼体罚教育要卷土重来。

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中国传统文化里推崇“棍棒式教育”,这让很多中国人在体罚式教育的阴影中长大。棍棒教育成本低、见效快,但危害不浅:孩子顺从但也缺乏创新精神,孩子不敢造次但也很有可能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随着近十年西方鼓励式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惩戒式教育已被归入传统糟粕。特别是今天一线城市的孩子们,大多成长于讲求平等、提倡沟通的教育环境,体罚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史前传说。但与此同时,“如何教导行为失范的学生”也成了让教育者为难的话题。今天,老师的教育困境常常是,孩子们“管不得骂不得”,一个很小的不恰当举动就可能会遭到来自家长、校方、教育部门的批评“三连”,弄不好还会自毁前程。

同时,孩子们脆弱的心灵也是当今的教育困局。美国教育社会学著作《娇惯的心灵》指出,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让时下的年轻人成为前所未有的“脆弱一代”。这种脆弱体现在“心智的闭塞”,年轻人面对异见、批评,接受无能。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在长大成人后,难以融入复杂、多元的社会。

在国内,“脆弱综合征”在城市中产家庭中的孩子们更为凸显。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可以享受全家六口人的溺爱,零批评、零挫折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无菌的真空环境,所以孩子们一旦遭到老师的批评,就像撞上病毒一般,不堪一击。

这就是我国时下的教育困境:老师的权威散场,孩子的自尊高涨。看似是给学生创造了平等、友爱的教育环境,但结果真的对孩子有利吗?当老师们都在教育中“畏首畏尾”“提心吊胆”的时候,孩子们成长中一旦出现严重偏离,后果由谁买单?答案肯定是孩子自己。

从令人闻风丧胆的“棍棒打压”到今天“底线坠落”的纵容教育,我们的教育模式似乎是从一个极端划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困境转向另一种困境。而教育惩戒权细则的诞生,就像教育杠杆上的砝码,有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的平衡。此次的《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尺度,也细化了教育惩戒的具体场景。对教师来说,这是“教育权”的一次重赋;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让他们免受不合理的体罚伤害。

合理的惩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孩子知道,犯错不是零代价的,当其行为伤害到他人,他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即便是在以“宽松的民主教育”出名的西方,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惩戒、只有鼓励”。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教育惩戒权都是被法律法规明确保障的。在美国,“罚站、不许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或晚离校、被勒令离开教室”都是合理的惩戒措施。所以教育惩戒并非“中国特色”,在全世界,它都有自己的正当性。因为当惩戒被从教育中完全剔除,教育就很有可能沦为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戒权回归,向我们发出一个重要信号:教育主体并不能无限向孩子让步,教育不应该成为一门充斥着讨好和迎合的“忽悠学”。因為公共教育是何以成为“人”的学问,而非一门为了捞钱可以颠倒黑白的生意。所以,标尺不能倒下。

(摘自“新周刊”app,本刊有删节,萝卜叶子图)

猜你喜欢

棍棒体罚惩戒
忘却歌
燧石和棍棒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燧石和棍棒
也谈“教育惩戒权”
西夏棍棒类兵器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