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生产力繁荣的AB 面

2021-12-19盛倩玉

青年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博主网红商家

盛倩玉

在喜欢的博主的激情推荐下,紫婷又在直播间购买了一盘所谓的“联名”眼影。桌上的化妆品多到落灰,绝大部分半年也不会用上一次,主播、网红口中各种“美到爆”的配色,买回来常常觉得不太日常。

上周六,何晴和闺密一起前往小红书网友推荐的网红咖啡馆打卡,花几十元购买一杯甜腻的饮料,就可以在这里拍一下午照片。这些照片会被她分享到朋友圈、微博和小红书,引来诸多点赞。到了周末,还会有更多人因为看到何晴或其他人的分享前来打卡,为这里送来人流与消费。

社交网络让更多人被联系和调动起来,创造了新的财富和生产力,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是看多了各种热闹与繁华,有时我们难免产生一种困惑:为什么我关注的博主都在推荐同样的东西?

当“社交经济”变成“社交生意”

即使在这样一个人人言必称“社恐”的年代,我们也必须承认:社会交往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情感需要,也能帮助人们协调资源,或者达成某些目标。

硅谷知名未来学家玛丽娜·戈尔比斯把围绕着社交网络和社交回报运行的经济形态称为“社交经济”。

眼下对于“社交经济”最为积极的应用者,可能是善于追逐社交红利的商家、网红、MCN(网红经济运作机构),以及时时刻刻谋划着如何调动公众情绪的营销人员。

“双十一”前夕,何梦雨发现,她关注的好几个博主都在推荐同一款花茶、同一款燕麦片、同一款速溶咖啡粉,以及同一个品牌的高跟鞋。这些种草内容有时出现在微博上,有时出现在B 站里,更多时候还是在博主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或小红书号里,名为“我的11 月爱用”“个人宝藏好物推荐”云云。而回忆起自己是如何“中招”某款玫瑰花茶的,何梦雨分析过程很微妙,堪称一部社交媒体时代版“三人成虎”的故事:第一次看见是微博里某时尚博主推荐,图片很美、文字很长,但她当时不想看广告,随手就滑过去了;第二次是一个生活方式博主在推,她瞟了一眼文案,隐约记住了产品的名字,但并没有要买的意思;第三次,是她最喜欢的博主发的推荐,“无色素无硫无农残”“喝完茶能把花给吃了”……图片中那杯冲好的花茶夹杂着枸杞红枣,阳光明媚,岁月静好,何梦雨当即把手机切到了购买页。

一个博主推荐不买,十个、一百个博主推荐还不买来试试?在这一番轮番轰炸的套路中,我们看到了在社交造富的红利诱惑下,这些博主们一颗迫切想要建立起社交关系的心。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些关系为我所用,“变现”有时成为最高追求——参与者不太关心分享产品和贡献内容的质量好坏,不太关心自己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制造流量垃圾。果不其然,何梦雨在品尝完这款花茶后果断拔草。

如今,商家和品牌已经轻车熟路,邀请明星网红带货、KOL(意见领袖)矩阵式打call 成为标准玩法。成功赴美上市的“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就一直与数万个KOL 进行合作,营销触角几乎覆盖年轻人的所有社交平台: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B 站……现实中,连朋友圈里那个从不过问化妆护肤的直男都隐约知道,“那个完美日记还是美丽日记?卖眼影的那个?”

這些在社交营销中达到的洗脑效果,比电视时代的“今年过年不收礼”还要更胜一筹。花西子、Colorkey、元森林、钟薛高、拉面说、王饱饱、三顿半……一个又一个品牌在社交平台上列队而来,迅速造就一个又一个“网红汽水”“网红麦片”“网红雪糕”“网红咖啡”,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和钱包。

不过在人们蜂拥尝试各种“网红”产品后,却常常一声叹气:不过如此。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社交生意中,商家已不再注重“生产技术”,而是转向建设和美化各种“社交关系”的技术。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会,但必须是社交设计师。于是久而久之,商家们只能在营销环节投入越来越多的费用,否则出圈会愈发艰难。当然,急剧增长的营销费用,最后都会摊派到消费者头上。

“天冰大果”是很多90 后小时候都吃过的一款冰棍,好吃、便宜又大碗。后来,天冰大果逐渐被人遗忘。也有网友因为怀念,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天冰官微催他们重新生产天冰大果,还号召大家一起去催。而天冰便借着这样的契机,顺势重新推出产品,狠狠刷了波存在感。“天天就是催催催!这不就来了嘛”的文案戳中不少人的萌点。

只不过,重磅回归的天冰大果也被情怀和营销“镀了层金”。虽然冰棍还是“三年级夏天的每个傍晚,外公藏在身后接我放学”的那根冰棍,但10元一根的价格以及明显缩水的个头,让消费者纷纷吐槽“爷青结”,“不如就让它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人,什么时候就成流量了?

社会交往和基于社交平台的分享,可以带来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传播、知识的增长,也可以传达激烈的情绪或怂恿快餐化的消费。而后者或将引导着社交经济走向一个与“公共创造”截然不同的未来——在社交网络中,我们不再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而是被商家培育为一个个单纯且同质的消费者。

从网红博主、网红产品,到网红咖啡馆、网红展览,再到网红街道、网红城市,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网红”的时代。需求造就了选择,选择带来了流量,流量又同化了事物。我们坐在差不多的网红餐厅里,吃着差不多的网红小吃,看着长得差不多的网红博主拍摄的差不多的网络段子,脸上露出差不多的微笑——最后,我们点赞、评论再下单差不多的商品。

这种同质化的恐怖大有席卷各个生活领域之势。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些冒险和兴奋之中,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而与此同时,商家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位的、讨他们喜欢的东西,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喂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人们就这样呆视着,直至失去意识。

当然,消费者并未完全失去理性。在第N+1次踩雷之后,大家会留言吐槽:“产品和其他牌子也没太大差别,这个牌子太会营销了。”“给了多少广告费,让你分享你自己根本不会用的东西。”

琳琅满目的品牌,并不是搭上流量就能前程似锦。在流量红利耗尽后,企业的长久增长必将面临消费者关于“质量”和“价格”的更严格审视。

社交玩法是解药还是毒药,或许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对于屡屡受KOL 影响下单的我们,在下一次付款前或许可以先稳一下——等等网友的真实评价。

(摘自《南都周刊》2020 年11 月合刊,本刊有删节,萝卜叶子图)

猜你喜欢

博主网红商家
The Thin Line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How Long can Wanghong Survive?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