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中工程造价管理常见问题及实践对策

2021-12-19

全面腐蚀控制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工程造价

柏 琳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54)

0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最核心内容就是依靠有效方法,实现对施工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充分维护,让施工企业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现有效控制与监督。工程造价管理活动起始于建筑施工活动的开始,并贯穿始终。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问题不止影响其环节收益本身,同样影响建筑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对施工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意义重大。对此,相关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加以研究,以正确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果。

1 施工企业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需要完善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阶段,我国已经构筑了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该体制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1]。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功能完善,也在客观上需求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变革。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缺乏政府机关的有效监督,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存在沟通不畅问题,企业经营成本因为监督的缺位而被动提升。工程造价活动的频繁导致其乱象丛生,监管制度的乏力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消极影响持续发酵,降低工程企业利润获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2 造价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具备复合素质,既精通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业务处理能力[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需要其在工程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和专业化培训。因为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其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也需要及时更新。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关注最新的技术进步情况,会因为技术相对落后问题而导致工作效果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有构成上的相对复杂性,要导致其从业人员群体整体素质需要提升。

1.3 工程造价环节设置需要改善

工程造价管理活动需要考虑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加以关注,这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难度,其对某一环节忽略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并且,工程造价环节的多样化导致其环节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控制施工成本时无法根据环节之间的联系明确工程实际成本,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效果的降低。

2 施工企业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践对策

2.1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方式与内容和工程施工现实紧密相关。政府应该根据施工活动的长期和未来现实情况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对工程造价活动加以有效监管。首先,相关监管机关应该提高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提高管理技能。其次,政府应该根据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变化推出相对完善的强行性法规,减少市场不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最后,政府应该严格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效果。

2.2 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效果。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投入力度,建设高水平、职业化工程造价管理活动队伍,在增强现存人员的职业素质基础上,进行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前期储备工作,保证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稳定性;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增强员工自我锻炼意识和对施工企业的归属感;最后,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人员能力测评制度,依靠能力监督办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2.3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环节设置

首先,施工企业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环节多样的特点,应该建立多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在当代技术背景下,施工企业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构筑多方施工环节主体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有效渠道,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环节内容变化的审批制度建设,在对工程造价成本有效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环节的变更,对工程施工内容实现妥善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3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活动在日益激烈的工程领域市场竞争中对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阶段,中国的工程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其风险性也随之提高,需要施工企业审慎研究,在提高自身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基础上投入建设。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及时解决,采用针对性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营风险的降低和利润的提升。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国企基层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措施分析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