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湟中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21-12-19王生峰
王生峰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湟中 811600)
1 基本情况
1.1湟中区土地总面积2440km2,耕地面积56460hm2。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区,青藏铁路穿境而过,形成了以西湟、西塔高速公路、109国道、西久公路、大湟平公路等国省道为骨架,以丹麻至西宁、上五庄至西宁、李家山至西宁等县乡公路为覆盖的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境内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丰富,作物病虫害少,利于农作物的栽培,农产品干物质积累量高、色泽和口感品质好。湟中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众多,卡约文化、马家窑等古文化遗址被确定为国家和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
1.2湟中区2019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67×104hm2,粮食总产1.14×105t、油料总产3.3×104t,蔬菜总产2.94×105t,肉、蛋、奶总产分别达2.6×104t、2.3×103t和6.2×104t,实现农业总产值43.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6元。
1.3湟中区总面积占西宁市区(含湟中)的85%,行政村及社区数量占32%,人口数量占西宁市的20%,农业总产值占45%,区域面积、行政村数量、人口数量、农业规模等均占有很大比重,这就决定了湟中区是西宁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2 面临的形势
2.1优势
2.1.1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明显
区域范围广,耕地、山体、水域、森林、草原等各类自然资源类型丰富且体量庞大。冷凉的高原气候造就了形态各异的自然与植物生态景观,既是“夏都西宁”城市名片的重要依托,也是特色农业最适宜开发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农耕传统、历史及人文传承底蕴等使得湟中区具备了撤县设区后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最突出优势。
2.1.2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良好
湟中区是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面积广袤。多年来围绕“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目标,持续加大农牧业基础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特色种养比例达75%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经营、农业托管等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2.1.3城镇化发展选择空间宽阔
依托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等项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发展理念不断被引入,而多形态多类型的镇村资源禀赋、巨大的空间优势和城市化发展上存在的大量“留白”,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模式选择,具备培育城镇化建设的巨大特色优势潜质。
2.1.4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巨大
湟中区农业“有农有牧、有种有养”,马铃薯、杂交油菜、露地蔬菜、中藏药材、设施农业、特色养殖、加工物流等“上规模、成产业、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良好;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千紫缘博览园、上山庄休闲山庄、卡阳休闲旅游景区、尼麻隆药膳山庄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发展势头强劲,为全区在新时期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借鉴。“农文旅”结合的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生长点,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巨大,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路子宽广。
2.2劣势
2.2.1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充分
农业规模小、占比低,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资源的高效化利用、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还远没有形成。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业态单一,综合效益不够高。
2.2.2农村发展的精气神不足
农村留住人、留住年轻人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乡村与城市人口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乡村吸引力有限,村庄普遍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人口老龄化严重。
2.2.3乡村文化和文明程度低
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发展观念与经营理念落后、少数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依然存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承和发扬。
2.2.4农村集体经济总体薄弱
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破零”,但整体势力低下,村集体经济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有效的壮大路径以及有益的发展模式,村级组织自治运转的稳定性差,开展公共服务和发展公益事业的经济能力低下,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乡村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2.2.5城市乡村差距明显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收入等的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亟待健全,这些是农业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及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
2.3机遇
撤县设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其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湟中区撤县设区后,西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湟中区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从而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2.3.1获得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扶持
撤县设区是西宁“扩市提位”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湟中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撤县设区后,湟中区从农业大县成为新型城区,并入西宁市城市建设的“大版图”,纳入西宁城市发展的大盘子,空间规划、产业培育、基础建设转入新的发展轨道,有着中心城市带来的快速提高发展水平、缩小与其它城区发展差距的“加速度”,必将得到更加有利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
2.3.2产业结构将实现重构和优化
撤县设区后,湟中区吸引投资和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将不断显现,招商引资拥有了更大更好的空间和资源,深度参与全市产业分工、融入全市产业体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作为农业大县,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农业托管、新型农业服务等将得到快速推进,农产品消费需求和市场将明显增长,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将有力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新兴城区,工业化、商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二、三产业势必加速生成,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产业融合发展更具优势,二产、三产拉动一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功效将更加突出。
2.3.3有利于快速促进城镇化建设
撤县设区必将加快湟中区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管品质可望全面提标,教育、卫生、就业、公共服务等全面提速、全面提质,民生保障水平与城区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将进一步提升。
2.4挑战
“撤县设区”将对湟中区经济、社会、民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改革工程,存在“阵痛期”,设区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带来的发展环境变化是深刻复杂的,很多工作将打破以往格局,重塑新的平衡,短期内会面临很多困难、更多挑战。
2.4.1短期内体制和权限变化带来新的矛盾
撤县设区后,将对财政收支、民生保障、社会维稳、机构编制、人员分流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各领域都将面临新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农业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工作难度。
2.4.2较长期内现状和基础难以改变的困难
撤县设区后,湟中区的基本情况在较长期内不会改变,虽然是湟中区的行政躯壳,但依然是湟中县的内核。作为有着5.33×104hm2耕地、40多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农村地区广、农业人口多、第一产业比重大以及农村工作战线长、任务重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公共财政紧张、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优等突出问题仍将存在;民生保障与中心市区的差距短期内不会消除,与其它四区的较大差距还会持续存在,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健历史节点。
2.4.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要素重组产生的艰巨
撤县设区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湟中区现有的自然生态、经济生产、聚落生活势必受到明显影响,带来系统性的变化,经济结构组成、风貌特色融入与存续、资源开发和配置、产业体系构建、劳动力结构变化、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等发展要素重组的任务复杂而艰巨。
3 今后工作的建议
“撤县设区”后,湟中区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农业农村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既不能脱离湟中区依然是农业区的实际,又要着眼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充分借助融入“大西宁”建设的各方面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建设“幸福西宁湟中区”。
3.1着眼乡村产业发展,侧重生产设施建设
3.1.1重点在农牧业技术服务机构条件建没、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乡村信息化服务建设五个方面加大申报争取实施力度,为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1.2主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失修老化水毁维修工程,耕地质量提升,旧温棚提升改造,设施蔬菜标准园物联网技术条件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奶牛场挤奶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基层畜牧兽医站提升,畜禽改良站建设,贮草棚、青贮窖、农机棚建设,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油菜、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基地升级改造,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养殖场物联网技术条件建设,农机具、饲草专用机械、青贮设备购置补贴,马铃薯储藏窖、蔬菜保鲜库建设及升级改造,蔬菜、油菜籽、马铃薯、中藏药材、食用菌、乳制品等农畜产品加工基础建设,蔬菜冷链物流工程建设,奶站冷链物流工程建设,燕麦、青稞系列产品开发,青稞质量检测及产品研发工程中心扩建,青稞产品品牌建设及互联网+销售网络建设,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自主品牌建设,燕麦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等方面争取实施项目。
3.2围绕推进农业发展,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3.2.1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在关键领域和主要技术上取得突破。一是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要加大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引导种子企业与农业事业单位联合,提高名优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二是要健全区乡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鼓励引导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三是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在深松整地、播种收获、秸秆还田、作物田管等环节加快机械化步伐。推进农机农艺措施结合,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四是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继续进行扶持,将其做大做强。
3.2.2主要在“两区”划定续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人工饲草基地、粮改饲补助,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标准化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燕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蔬菜种苗繁育建设,奶肉牛冻精良补贴,牦牛绵羊活体良补,八眉猪保种工程,农作物种子资源保护,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配方肥推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机深松整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动物防疫资金补助,西纳川蔬菜产业园、云谷川马铃薯产业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扶持家庭农牧场,农牧业龙头企业奖补,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扶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实施项目。
3.3立足质量发展理念,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3.1顺应西宁发展战略,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作为新城区具有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加快湟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主动融入全市产业发展体系,深度参与全市产业分工,推动区域绿色产业发展向更快速度、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特别是要立足湟中区依然是以农业为主的本质特点,发挥湟中区是西宁市产业融合主要承载地的优势,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深入挖掘各乡镇、村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环保、绿色、高质量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环保型”“城郊型”“都市型”农业。
3.3.2主要在农作物品种试验田建设,西纳川科技园建设,粮油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残膜回收,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肥厂建设,农作物轮作示范,青海千紫缘田园综合体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产业强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乡镇农产品监管站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农业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实施项目。
3.4 培育特色品位品质,建设全域美丽乡村
3.4.1将现代农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了,立足不同乡村的特点和特色,打造一批适应居家、生产、生活等多种品位需求的高品质特色小镇、风情小镇、传统村落等,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治理农业面源染污,实施农村绿化美化工程,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让广大乡村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好去处。
3.4.2主要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提升改造,农村自来水改造,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亮化,生态环境与河道治理,居住条件改善,乡村旅游开发,古村落保护,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便民服务设施改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农村智慧安防等方面争取实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