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产业布局的探讨
2021-12-19邓燕军黄碧柔
邓燕军,黄碧柔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115)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聚焦产业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防范环境风险为核心,系统梳理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制约产业园区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落实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工作部署,调查产业园区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预测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对规划的产业定位、布局、结构、发展规模、建设时序、运输方式及产业园区循环化和生态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本文对现有园区的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新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产业布局进行了探讨。
1 产业布局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需要对一些已建成园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新建工业园区,由于未开发土地存量较大,产业规划发展明确,因此对新建园区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2 产业布局的重要性
环评中产业布局主要是根据园区规划来发展主导产业,从环境角度对规划主导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产业合理布局可在宏观上避免园区内各产业企业的交叉污染,使园区内与园区外用地功能协调发展,为园区管理部门引进企业提供选址建议。此外,在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工业园区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3 产业布局分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的基本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核心,综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论证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结构等规划内容的环境合理性及评价设定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判定规划实施的重大资源、生态、环境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并推荐环境可行规划方案。如果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后资源、生态、环境仍难以承载,不能满足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要求,应提出规划方案的重大调整建议[1]”。
产业布局优化可从园区发展定位、用地性质、自然因素条件、“三线一单”、工业园区与周边控制因素、环境目标的可达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3.1 园区发展定位
根据园区规划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从各主导产业的生产工艺、污染因子识别、污染物产排情况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园区产业的布局和规模提出调整和优化建议,使各主导产业相对独立,不易形成交叉污染。
3.2 用地性质
规划环评中应严格遵守当生产、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发生冲突时,按照“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合理安排生活空间,集约利用生产空间”的原则,对规划空间布局提出优化调整意见,以保障生态空间性质不转换、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
按照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仓储用地等不同用地性质,对园区不同产业进行分区布局。并考虑相邻用地的性质和功能,对各规划产业的布局和规模提出优化建议,尽量减小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影响。
3.3 自然因素条件
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因素,将产生废气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商业、居住区的下风向,减轻生产空间对生活空间的影响。
3.4 “三线一单”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1)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根据省市“三线一单”管控的要求,规划环评在产业布局中应把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园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布局中需提出建议,并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2]。
(2)环境质量底线: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的要求,在保障环境质量底线的前提下,计算园区可排放污染物总量。
(3)资源利用上线:工业园区涉及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水资源可从水环境安全和质量维护、改善的角度,提出基于维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的开发强度及布局要求。土地资源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的要求为基础,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安全利用为目标,根据园区内各产业的污染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分析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上位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水平等,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合理制定准入条件,从而指导园区的各产业布局。
(5)工业园区与周边控制因素:结合工业园区和园区周边的用地性质和用地功能,以园区内部规划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为原则,调查园区周边的用地现状、工业企业情况、商住分布情况,必要时需在工业用地间设置一定的规划防护距离。
(6)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为综合工业园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清洁生产及社会经济设置环境目标值,并根据工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需达到的目标值引导园区的产业布局,在达到目标值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从而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7)产业布局优化因素汇总
以新建、规划调整、扩建等工业园区为例,总结了各类园区产业布局优化分析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园区产业布局优化
4 产业布局建议探讨
在新建工业园区发展定位规划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用地规划、三线一单等宏观层面对园区功能布局进行调整外,还可从环境保护角度进一步探索并细化产业布局的优化。
4.1 污染物集中处理
污染物集中处理优化建议是以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等行业为例,规划主导产业大部分需要进行喷漆处理,可考虑在工业园区内集中布局一个集中喷漆中心[3],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优化布局建议如图2所示。
图2 污染物集中处理优化建议图
4.2 低碳园区目标
结合《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参照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从园区内上下游产业、交通布局的角度优化产业布局、工业用地和非工业用地布局,达到土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4]。
5 结语
对于新建工业园区,可以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土地利用规划、三线一单等宏观层面分析园区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从污染物集中治理和低碳园区的角度优化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