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常见问题及应对对策
2021-12-19尹艳如
尹艳如
(江苏蓝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具有防范环境风险、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从当前的企业实践经验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应用十分重要,能预防、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事件后果获得有效控制。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对其重视度不足以及不合理配置资源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首先,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社会属性、公共属性,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一方面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管理部门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介入到对事件的调查、处置之中。其次,突发环境事件一旦发生,会产生较大的危害,例如,土壤、水体、气体等均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与民众生产、生活相关的领域产生直接影响,包括种植作物的污染、水体的污染、环境的破坏等,进而对人体健康、公共财产等造成间接危害[1]。由此可见,突发环境事件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这些危害甚至具有灾难性。因此,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科学处置此类事件,必须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争取在第一时间对其危害进行有效防御。
2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常见问题
2.1 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代企业加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应急管理中,部分企业认识不全面,在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并在所在地生态环境局备案后,并未按照要求对员工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也未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因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备案表,仅仅作为了这些企业应付监管的工具。这一情况导致当真正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相关人员往往不能及时按要求进行处置,从而使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部分企业对应急演练缺乏重视,导致应急演练的频次较低、应急演练中各种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足等情况。
2.2 风险物质识别与临界量引用不准确
现阶段,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可由企业自行编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由于技术人员的编制能力或对项目的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在识别环境风险物质的过程中遗漏风险物质,或对实际临界量的分析不准确,进而影响环境风险等级的确定。例如,在风险物质识别方面,部分企业辨识不全、化工种类精细化分类不足、危险废物处理不及时等,引发了风险物质来源不清、数量不准、处置不利的情况。此外,对风险物质全面辨识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严格遵循《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相关标准要求,尤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方面的临界量引用不准确,使企业在“三废”方面容易引发突发环境事件[2]。
2.3 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与种类相对不足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企业需要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紧密处置。然而,部分企业仍然抱有侥幸心理,未能积极储备应急物资,给相应的应急处理埋下了严重隐患。例如,部分企业在工业化改革、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实现了转型升级,规模扩大、项目增多、业务增加,但将物质储备重点放在原材料储备方面,从而忽略了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具体而言,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检查,采用“用旧物资贴新标签”“用次要物资充当必要物资”的方式,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规范,也给企业预防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隐患。尤其在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储备种类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将遭受重大损失,并给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2.4 不同应急预案协同应用效果不明显
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标准编制多个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在设计预案时,确保不同应急预案之间的协同性,使其能够“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然而,部分企业并未给应急预案配置较多的资源,导致编制的方案不完整、不同应急方案协同应用效果不明显。尤其针对同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不同应急方案中的管理界限、职责以及衔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限制了应急预案协同方案实施后协同效应的发挥。
2.5 应急监测实践中执行力相对较差
目前,在企业应急监测方面,不同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方案。例如,一些工业园区内实施企业内部应急监测、工业园区应急监测,并且将这两种应急监测与整个城市的应急监测进行关联。然而,大部分企业仍以内部应急监测为主,这些企业对应急监测中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在企业自主监测方面,应急监测方案不完善,对污染物种类、性质监测不细致,在监测技术、方法、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相对缺乏[2]。而在外包监测业务方面,企业缺少合同管理意识,往往委托后便置身事外。与其合作的监测机构或企业为了扩大盈利空间,也往往会编造数据,严重时会贻误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一旦发生恶性事件,也容易错过最佳治理时机。
3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系统性治理角度下的应对策略
首先,部分企业应该根据现阶段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实际情况,开展摸底调研、解读相关政策、剖析应急预案,进而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切入,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当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项目,进而利用项目管理思路,引入产业链思维[3]。其次,在具体设计预案时,应该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危害、发生过程进行严格区分,进而设计出针对事件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例如,借鉴同行业的标杆企业,吸收一些经验,逐步提高应急预案设计能力。同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研发设计对应的预案,并通过增加应急演练频次,增强应急管理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升企业其它参与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素质等。相关编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3.2 完善应急预案的具体对策
3.2.1 制作清单,提升识别的精准性
建议在配套性治理角度下,先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产业、经营业务,制作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要素清单。然后,根据要素清单,细致梳理风险物质。例如,现阶段,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增强对风险物质的全面识别,尤其在对氨氮类物质、COD类物质、酸性类物质等进行细致识别时,应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将其细化到具体的质量浓度方面,从而在设计应急预案时,提升预案的全面性、精准度。再如,为了控制临界量引用偏差,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学习机制,全面学习《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风险物质临界量引用落实到具体的危险源、风险的流程方面,使其具体化。
3.2.2 优化配置,增加资源储备量
建议企业根据其所在区域的情况,分析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人口数量、居民所在位置,进而对厂区选址、布局做进一步研讨。再根据分析结果,对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做进一步优化。企业可以从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方案下的资源储备种类、数量、使用需求等开展调查,并从应急需求出发,配置资源。例如,涉氯企业、制酸企业、制碱企业等,均应按照与各自企业工业产品相关的泄漏处置方法,配置配套的资源。以制酸企业为例,对于烟气中的硫化物、酸性废渣与污泥等,可以按照《酸类物质泄漏的处置方法》等配置与其相匹配的应急资源。
3.2.3 运用技术,扩增协同效应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已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了数据化管理。因此,企业可以将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之中。例如,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联合应用十分关键,但是联合应用的过程牵涉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问题、预案执行状态情况信息反馈等。因此,建议企业建立危险品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抽取、分析、结果共享等数据化管理模式。这样,在数据共享的条件下,可以提高各方案的协同效率、扩增协同效应[4]。
3.2.4 加强监管,增强执行力度
环境部门、生产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等应开展综合监管。环境部门应该在工业企业排污管道中,加装传感器和监测仪,而企业需要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开展数据化监测。企业、环境部门及时披露相关数据,并由社会组织机构对数据进行分析,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新模式,使全社会参与到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之中,增强应急处置的执行力度等。
4 结语
总之,现代企业承担着多重责任,需要履行多项义务。在突发环境事件方面,企业属于责任主体,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然而,由于部分企业认知不全、准备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导致相关数据引用不准确、物资储备不足、应急效用较低、应急监测执行力较差等实际问题。因此,应从系统性治理与配套性治理相结合的思路出发,做好策略设计与具体对策设置,尽可能通过综合治理方案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