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三联”模式助推基层合法性审查提质增效
2021-12-18姜一寅
姜一寅
今年以来,海曙区坚持以数字技术为基层司法改革赋能,着力构建基层合法性审查“三联”模式,实现了线上审查、高效审查、联动审查、精准审查。今年上半年,该区共办理合法性审查1489件,审查周期平均缩短50%以上,镇乡(街道)行政争议量同比下降68%,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同比下降70%。
数据联通多管齐下提效率
固化平台造好“发动机”。依托浙政钉平台,开发合法性审查线上模块,在建立详细、完备的审查目录基础上,对事项审批编号、发起部门、项目名称、资料清单、审批意见等信息要素进行“一站式”全景展示,实现合法性审查与报备管理高效化、规范化、公开化。推进合法性审查“申请—审批—办理—抄送”一站式全流程网办,提示材料所需标准清单,设置审查时限提醒警示,并组建“合法性审查沟通”微信群,做到进度实时沟通、问题实时化解。
细化流程安好“加速器”。在合法性审查流转过程中,每位操作人均需使用电子签名、签章保证流转效率,省去线下跑腿签字环节,极大缩短了审查时长。在该模式推动下,从发起审查申请到党政办、司法所、顾问律师三方审查,最快仅需1小时41分,变“见面办”为“远程办”。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nbtxnbtx202110nbtx20211032-1-l.jpg)
优化规则装好“修正仪”。针对行政合同审查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创新简易审查模式,推出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简易程序)模块,审查形成格式化行政机关合同,提高备案审查效率。运用大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针对同类型审查事项的审查情况,提取高频修改意见,制作规范模板,降低审查成本和涉诉风险。同时,在完成线上合法性审查后,各科室承办人可将“已正式盖章的合同(文件)”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上传平台,法治审查小组通过随机查看已上传的电子卷宗评查审核意见采纳情况,同步实现案件电子化归档和评查工作“线上办”。
强化保密上好“保险阀”。以保密要求为基本要求,准确把控文件内容,严格遵守涉密类事项必须线下审查规定,按照保密层级做好审查方式分类,送审文件、起草说明和其他有关材料统一采用纸质稿,与线上流程“双线并查”。
精准联办多方聚力促进度
编制一份清单。结合基层合法性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编制全市首份“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事项指导清单”,对七大审查范围清单和五大类审查内容清单加以分类明确,针对不同的合法性审查事项,自定义选择匹配联审对象,形成个性化表单和流转流程。如在推进合同联审方面,在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同步流转给财务专业人员,对合同上有关财务问题进行合规性审查,进行“合法+合规”双重把关。
制定一个标准。推行街道合法性审查“标准化”运行,畅通审查流程、细化审查标准,制定五大类审查项目的流程图、管理办法以及各类流转、报备等模板,确保形成闭环不遗漏。同时,着力规范合法性审查工作档案,对档案封面、目录及具体材料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全部实现“一审一案”分类管理,确保基础工作扎实有效,数据统计事半功倍。
实施一项制度。推动合法性审查向村社一级延伸,立足该区镇乡政府信息公开多源于村级事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深耕深挖”实施村社三级审查制度。第一级由行政村开展实体自查,对合同真实性负责;第二级由联村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第三级由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审查,在备案入账时对前两级所附材料进行查漏补缺,形成长效审查闭环机制,从源头上对村级法律事务做好规范,有效避免一批涉村行政案件的发生。
力量联动多措并举补短板
“搭台”促合力。着力破解基层合法性审查力量尚显薄弱的问题,打造“1+17+X”审查队伍组建模式。“1”即区司法局作为业务指导主体,各司法所具体负责,解决专业性质量问题;“17”即17个镇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分管,党政办牵头组织协调;“X”即难点文件片组联审,将若干地域临近的镇乡(街道)“连点成片”,将重大疑难问题提交区级“智库”联审,并对典型案例或其他法律事务定期会商研判,主要文件报两办审查,充分積累合法性审查“素材库”。
“造血”强内力。一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因素”、审查人员“中坚力量”和法律顾问“有效保障”作用,制定法律专业人才引进计划,持续配强合法性审查队伍力量。目前全区17个基层司法所审查人员中有12人具备法学专业背景,其中4人为公职律师。另一方面,强化业务技能提升,组织相关培训会2场,印制《合法性审查工作资料汇编》供各镇乡(街道)查阅学习,补齐合法性审查人员业务工作短板。
“引流”收外力。专项列支审查经费以明确保障标准,抓好资金落实,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正常运转。聘请专业律师开展线上联审,涉及行政法、民商法等多领域,并与多家律师事务所达成战略合作,组建包含行政法、民法、商法等领域律师的法律顾问团队,和法治员、社区法律顾问等人员共同组成“法治审查小组”,“对症”破解难题;发挥政法队伍“一盘棋”效能,与对口基层法庭开展“法治联建”,邀请法庭骨干赴街道开展法律宣讲,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难题的研判和破解,提高审查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海曙区司法局)责任编辑:刘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