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18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宁波思政村民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宁波高度重视新时代农村思政工作,坚持在党建引领下推进“四治融合”、乡村共富、乡风文明,把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不断提升新时代农村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

宁波农村思政工作主要经验

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结合基层实际,把握发展规律,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造基层经验,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象山县“村民说事”、宁海县“小微权力清单”、余姚市“小板凳工作法”等,先后得到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组织部领导的肯定,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把坚持党建引领作为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的核心。一是建强支部班子。坚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任了一批实干苦干能干的村班子。村党组织书记率先垂范,积极作为,领好头、把好方向,让党员群众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力。二是打造党员锋领网格。根据自然村落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设一名党小组长、一名网格长、一名联村干部和一名网格指导员,让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及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开展思政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遵循“三步决策法”(村两委会拟方案、党员大会议方案、村民代表会定方案)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月一次工作例会,每月1日的村民答询日,一季度一次向村两委会汇报工作情况,一年一次向村民代表述职),发挥好党支部在开展思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四是积极推行“书记一点通”服务平台。通过“书记一点通”热线电话,把党旗插在群众家里,把热线连在群众手里,把服务暖到群众心坎里,让“有困难找村党组织”的理念厚植在群众脑海里。

把促进“四治融合”作为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一是坚持自治汇民意。严格履行“五议两公开”等村级自治制度,积极打造“村民说事”阵地,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实行乡贤参事机制,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议事办事成事的合力,并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议事办事全过程。二是坚持法治正纲纪。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制定村干部工作纪律等履职制度。村班子坚持带头学法用法,把法治宣传教育和“三会一课”等载体相结合,党员村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建立完善村级法律顾问制度,每年开展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评选。三是坚持德治润乡村。注重思政工作的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同,推广“道德银行”,弘扬崇德向善、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村干部坚持做亲民、廉洁、实干的“燕子型”干部,带领党员、村民代表在承诺墙上作出公开承诺,以优良党风带动良好民风。四是坚持智治强管理。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创建党建智慧平台,探索建立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平台,一键听民声,一站办民事,一网管全村,着力提高村庄智治水平。

把实现乡村共富作为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的最大愿景。一是经济发展为农村思政工作树信心。产业兴旺、经济发展是乡村振興的物质基础。宁波农民收入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4∶1。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探索美丽经济的转换途径,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业态。二是乡村建设为农村思政工作聚民心。宁波不断深化“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推进村庄梳理式改造中,党员带动联系户,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发动村民参与其中,甚至涌现出村民主动让地修路等感人事例。三是民生服务为农村思政工作筑同心。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网络正在形成。以商务、供销为主的“万村千乡”工程和农村商贸物流网络初步建立。推出一批敬老扶幼服务,为激励村里学子,部分乡村推出教育奖励办法。探索实施居家养老“爱心餐”服务,党员村民自发送餐,保障高龄孤寡老人用餐问题。

把推进乡风文明作为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扎实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205家,500人以上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二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把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作为各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三是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户评比,把崇德向善的激励机制从村党员干部扩大到广大村民。重点组织开展“传家宝”展示、“好家训”交流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重家风、传家训的良好氛围。如今,“办酒不铺张、垃圾不落地、河道不洗衣、车辆不乱停、庭院不乱堆、公共场所不吸烟”等文明行为已深入人心。

宁波农村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

近年来,宁波农村思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短板。主要表现为“四个缺”。

一是缺氛围。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村思政建设认识还不到位,抓思政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级“热”、下级“凉”、农民“冷”的现象。尤其在农村,村民忙于家务事,不愿意听干部“唠叨”,村干部也不愿意挨家挨户促膝谈心。且村民散居,不同于企业工人、单位工作人员易于召集,统一思想有难度。

二是缺创新。一些农村思政工作还停留在以传达上级精神为主,缺少多样化的宣传发动有效形式,缺乏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和新时代文艺节目。平时开展思政工作有效性针对性不够,缺少创新,缺乏感召力。

三是缺专才。基层党员干部大多身兼数职,有的农村文化礼堂缺乏专职工作人员,日常活动受限,思想阵地的作用发挥不够到位。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有文化的群众外移,不少村出现了空心村、老年村等现象,使文明创建和文化礼堂建设失去了主力军。同时,还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文艺人才指导和缺乏年轻人参与等问题,文艺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层次有待提高。

四是缺地气。大部分思政教育素材比较高大上,与群众想要的、想看的、想听的有一定差距。农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理论宣讲缺乏地气,后续的文明实践活动没跟紧。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需求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也不够强。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宁波农村思政工作的对策建议

守护“红色四明”根脉。一要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重点,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升新时代组织体系建设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二要培育思政宣讲人。深入开展“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下基层”等活动,做大做强微型党课、文艺党课、情景宣讲等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要讲好四明山等地的革命历史故事。挖掘利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张人亚党章学堂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一要用艺术为乡村振兴赋能。深化实施艺术振兴乡村计划,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和“一人一艺”艺术普及工程,加大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二要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高水平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河海博物馆等文化地标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间博物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运营,持续开展“十万文艺甬军”下基层活动,搭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应用场景,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三要完善村民道德荣譽体系。进一步充实礼遇激励项目库,健全道德模范礼遇关爱机制,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形成“好人有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推进乡村善治。一要继续加强四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全域党建联盟建设,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完善“一肩挑”后村(社区)治理机制。二要打造乡村治理创新平台。健全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深化村民说事、乡贤参事、民情恳谈等多元参与模式。深化落实社区“365服务工作法”“书记一点通”等便民服务机制。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建立完善帮办代办制度,加快推动自助办、远程办向村(社区)延伸覆盖。三要设立乡风文明榜。推广“乡村德治二十条”“道德庭”“婚丧礼俗整治”等经验,不断培育文明风尚行动、志愿者关爱行动和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加快培育“四有”农民。一要深入开展“稻花香里话担当”活动。积极组织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以凝聚发展合力、增强担当本领、提升作风形象为着力点,继续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二要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着力造就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广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专业技能。加大乡村振兴人才激励奖励,造就一批农村优秀人才,发挥其兴业富民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三要提升乡村人才建设。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宁波思政村民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非暴力
拖起明天的希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