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大学生学习自觉内涵及类型

2021-12-18胡瑾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类型内涵

胡瑾

摘  要:非正式学习是大学生的日常化学习。从理论层面来看,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途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体现。基于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突出学习主体,强调学习者主动性。根据学习目的的不同,可将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分为五种类型。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学习自觉;内涵;类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2-0075-03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代表,大学生的人生存在与发展关乎社会发展的进步程度。为了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尤需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青年不断地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现今,学习环境泛在化,生活就是学习。大学生不仅可通过学校课堂的正式学习及教育得以发展,也可在有限、零散的时间内,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取学习资源,满足学习欲望。非正式学习是社会性的,从国家发展层面上看,基于非正式学习研究大学生学习自觉的内涵及类型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折射效应的需要。

一、研究背景

大学的教育质量关乎大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优质性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是大学生应有的责任,自觉学习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习自觉不再仅限于“教室”“跟老师学”等,而是发生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这种非正式学习正在重塑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它更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行为的多样性。因此,关注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及其学习自觉,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软实力、推进高等教育优质发展的手段。纵观已有研究文献,国外研究学者首先主要从心理学层面探究学习自觉的内涵,如从神经网络集成的角度探究学习自觉的发生。Clemens、Christoph&Joachim 强调学习自觉是一种弱监督学习[1]。其次,一些学者探究学习自觉影响因素,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自觉与教师的角色密切相关,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此外,一些研究者借助网络平台,探究基于网络的学习自觉,如探究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学习自觉的方法,如依赖学习兴趣等。最后,以大学生为受试对象,Rogert&David W.强调课堂合作式学习对于强化学习者学习自觉的作用[2]。学习自觉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与研究的阶段。国内学者主要探究学习自觉的内涵及价值,如王楠以研读梁漱溟著作为基础,探究出“自觉学习”是“为己之学”,“自觉力学”是对学习过程的阐释和对学习条件的把握[3]。项秉健、汪国新认为学习自觉“不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初始状态,而是学习的一种持续状态”[4]。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自觉就是“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5]。班华强调学习自觉是“我要学,我愿学”,是一种“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这种学习自觉就是培育生命自觉[6]。也有学者强调对不同群体的学习自觉的探究,如许佳钰探究图书馆员的学习自觉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自觉是图书馆员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7]。胡益华强调党员干部的学习自觉,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8],应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学习自觉的起点。此外,覃泽宇强调学生群体的学习自觉,认为“学习自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9]。可见,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群体,對学习自觉的内涵做了更进一步的诠释。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各科课堂教学,探究提升学习者学习自觉的策略等。王玉环探究英语课堂上,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巧设问题等提升学习兴趣与学习自觉[10]。屠桂芳强调让数学学习走向自觉,做到数学内容的形象化,推动数学大众化,让数学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等[11]。徐永和基于“中医耳鼻喉科学”课堂教学,唤起学习者学习自觉,如把中医临床教学课打造成医师工作站及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引导等[12]。综上,对学习自觉的探究,国外对学习自觉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认知层面对学习行为进行探究;我国对学习自觉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教育层面的理论探究,如在探究非正式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学习自觉的类型等。

二、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大学生学习自觉内涵

(一)学习自觉内涵取决于其状态与结果

探讨高校大学生学习自觉的相关理论,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日常学习本质的理解。非正式学习强调大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学习能力,探究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是大学生的学习养成教育。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内涵的深层探究,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功能的状态与结果。非正式学习不仅是大学生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能够促进教育公平、资源共享等,达到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目的。大学生学习自觉功能的发挥也相应地体现在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方面。学习自觉是伴随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态表现,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活动的条件与体现。在与他人互动中实现学习自觉,是个体学习行为与校园及社会的联动效应,为其他人提供了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学习自觉,增进了社会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这些都可促进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学习自觉的个体性及社会性功能共同构筑了大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付出行动。对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的内涵探究还应关注其构成要素。

(二)学习自觉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是由大学生个体发起的学习。它强调在各种学习情境下,通过自我学习或与他人沟通、互动的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工程中,大学生是学习自觉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自觉的核心要素是学习者主体,非正式学习围绕学习者展开。学习者拥有学习自主权,一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由学习者决定。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就没有非正式学习,也没有学习自觉的概念。非正式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学习自觉需要“教育刺激”使其产生相应的行动力。“教育刺激”是大学生在非正式学习中产生学习自觉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学习自觉的产生是“教育刺激”对学习者产生的正面影响及推动力。“教育刺激”可以是与大学生沟通、互动的人,如大学生的舍友、教师及父母等。他们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直接促进学习自觉的开始。“教育刺激”也可以是外在的物质资源,如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激励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学习自觉的产生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学习自觉还应包含学习成果的产出,它是自觉学习的产物,学习自觉产出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也会影响学习自觉的产生,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是学习者在“教育刺激”及学习成果产出的相互联结关系中显现出来。

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大学生学习自觉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大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自主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自我调节学习情绪等,是一种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学习自觉是自觉学习的状态与结果,学习自觉不仅凸显自我,更突出自我的主动性,它是自发认识世界的过程。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实施探究性的学习行为。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还是协同学习的产物。非正式学习不仅强调个体自主学习,还强调与他人互动的协同学习。对话、协商、分享是“教育刺激”,是学习的来源,也是学习自觉产生的动力。协同学习强调整合观念、方法,是向他人学习的平台,大学生可利用协同学习,产生学习自觉的动力与兴趣,在与他人互动学习的基础上,调整与修正自我的学习观及学习行为等,它贯穿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且被认为是非正式学习的结果与体现。

三、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大学生学习自觉类型

由于从教育层面探究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趋于零散化,因此,有必要更深入地探究大学生学习自觉的类型。根据相关理论、维度,可将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分为五种类型。

(一)依据大学生学习目的所指对象的差异性

依据大学生学习目的所指对象的差异性,将大学生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自觉和以他人为导向的学习自觉。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自觉是指大学生为了提升自我而进行的自觉学习。大学生进行学习自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是自我实现及自我价值的体现等,是为了追求个体生命的意义。此类大学生对自身有较强的认同感,看重自我的发展。以他人为导向的学习自觉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如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获得教师的肯定等进行自觉学习。

(二)依据大学生学习目的的历时性

依据学习目的历时性等特点,可将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分为以总结过去为导向的学习自觉、以憧憬未来为导向的学习自觉和以关注现在为导向的学习自觉。以总结过去为导向的学习自觉是指大学生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自觉学习。这种学习自觉包含经验及学习经历的比较和学习改变的倾向,渴望从历史中改变自我,突出自觉学习的重要性;以憧憬未来为导向的学习自觉强调关注未来的美好事物,以追求未来为目的实现的自觉学习。未来满意的工作、未来知识的积累及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都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学习自觉的目标;以关注现在为导向的学习自觉是指大学生以关注当前实然状况为学习出发点,强调自觉学习是对当下的追求和肯定,如图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型社会趋势的引领下,实现非正式学习与学习自觉的整合研究,能够推广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价值,并将学习自觉从心理学领域推广到教育领域中。探究基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自觉实际就是探究大学生日常化的学习常态,分析其类型,可以为未来对学习自觉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Brust,C.A.,Kading,C.,Denzler,J.,et al. Active and Incremental Learning with Weak Supervision[J]. Technical Contribution,2020,8(01).

[2] Johnson,R.T.,Johnson,D.W.. Active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J]. The Annual Repor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Japan,2008(47):29-30.

[3] 王楠. 梁漱溟“自覺学习”初探[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03):174-180.

[4] 项秉健,汪国新. 自觉学习:生命价值主导下的学习起点[J]. 成人教育,2016,36(07):1-5.

[5] 郑吉春. 增强学习自觉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J]. 北京教育,2017(11):4-5.

[6] 班华. 享受自觉学习者的幸福[J]. 人民教育,2018(06):78-80.

[7] 许佳钰. 图书馆员自觉学习能力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3):102-103.

[8] 胡益华. 深化学习认识 提高学习自觉[J]. 实践探索,2016(09):41-42.

[9] 覃泽宇. 论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及教育路径[J]. 基础教育,2017(03):13-19.

[10] 王玉环.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论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英语并自觉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3):82.

[11] 屠桂芳. 数学大众化:让数学学习走向自觉[J]. 江苏教育,2016(01):53-54.

[12] 徐永和. 打造活力课堂 唤起学习自觉——基于《中耳鼻喉科学》教学实践谈中医临床课教学改进[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12):36-38.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类型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