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研究现状、理论热点与前沿动态
——基于6个期刊20年载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21-12-18李燕芳温莉敏宋潇曼

茶叶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茶学载文发文

李燕芳,温莉敏,宋潇曼,管 曦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可考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学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呈线性增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茶叶科学》《茶叶通讯》《茶叶学报》《茶叶》《中国茶叶》《中国茶叶加工》等6个专注茶学研究的期刊多年载文进行归纳和整理,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6个期刊2000—2019年载文的共现知识图谱,以期从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梳理中国茶叶研究的发展和演变趋势,明确茶叶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茶叶科学》《茶叶通讯》《茶叶》《茶叶学报》《中国茶叶》《中国茶叶加工》2000—2019年刊载的所有文献。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去除书评书介、时事资讯、人物介绍、统计数据等非专业论文后,最终得到8493篇有效文献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

1.2 研究工具

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能够将一个知识领域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引文网络图谱上。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载文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 结果与分析

2.1 载文量

从时间上来看,2000—2019年6个期刊专业论文刊载数量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表1)。以4年为研究期,2004—2007年和2008—2011年载文量迅速增加,分别比上一研究期增加200篇以上。2008—2011年期刊载文量达到一个小高峰(1920篇)后回落,且增速放缓。2016—2019年载文量较2000—2003年增加499篇,增长36.61%,专业论文刊载量有较大幅度上升。通过对各阶段所刊载论文研究,20年间论文的规范性在持续提升,如摘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6个期刊20年间的载文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高。

表1 6个期刊2000—2019年专业论文刊载量(篇)Table 1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papers published in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从期刊间的比较来看,《中国茶叶》载文量最高(2542篇)且增速最快,2016—2019年载文量较2000—2003年增加429篇,增长153.21%。其余5个期刊载文量均处于1050—1350篇,其中《茶叶科学》《中国茶叶加工》呈波动上升趋势,《茶叶通讯》稳步上升,《茶叶》《茶叶学报》则呈波动下降趋势(表1)。

2.2 作者分析

2.2.1 文献作者群体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发文作者进行共现分析,能够呈现出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核心作者及彼此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6个期刊2000—2019年载文作者合作分布图谱(图1)共有821个节点2249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67。其中,节点越大表明出现的次数越多。

图1 6个期刊2000—2019年载文作者合作分布图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co-authors of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由图谱可看出,刘仲华、梁月荣、黄建安、陈常颂、尹军峰、陈宗懋等作者出现次数最多。从作者群角度看,核心作者交流较多,形成了几个联系相对密切的合作网络,如以刘仲华与黄建安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以梁月荣、龚淑英、陆建良、屠幼英等人为核心的作者群,以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等人为核心的研究群体,以陈常颂、钟秋生、林郑和、游小妹等人为核心的合作网络。作者间的合作与作者所属机构有很大关系,同机构合作较为普遍,如尹军峰、许勇泉、袁海波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按照发文量排名统计(表2),发文数量在30篇以上的作者有50人,其中刘仲华和梁月荣的发文量在100篇以上,有15位作者发文篇数在50篇以上。前10位作者总发文数量占到2000—2019年总刊载量的9.33%,而发文次数在30次以上的作者总发文量占2000—2019年总刊载量的28.56%。6个期刊发文作者集中度较高,核心作者的相关研究为茶学研究的长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表2 6个期刊2000—2019年发文篇数30篇以上作者Table 2 The authors who published more than 30 articles in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2.2.2 机构合作网络

与作者共现分析类似,对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可以呈现出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机构及其之间的合作强度。2000—2019年载文作者所属机构合作共现网络图谱(图2)共有931个节点588个连接,网路密度为0.0014。从输出结果来看,发文机构多为各地茶叶研究所和涉农院校,大部分合作都是以“茶叶研究所+其他机构”的模式展开。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学系的节点相对较大,出现频次均在200次以上,发文较多。

图2 6个期刊2000—2019年载文作者所属机构合作共现网络Figure 2 Cooperative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从区域角度上看,福建、浙江、湖南、云南等地的研究机构发文次数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茶学科研产出与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存在正相关。此外,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间的合作较为密切,浙江省的几个机构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学术合作,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

2.3 被引用情况

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献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根据中国知网(CNKI)检索结果,6个期刊2000—2019年单篇论文最高被引次数为258次,被引频次在150次以上的有7篇。由于论文引用情况受时间累积影响,被引量前20的论文都发表于2011年以前,且高被引量论文的作者与发文篇数高的作者有一定重合;6个期刊2000—2019年发文数量前十的作者中超过半数的作者有文献被引量为前20位,如刘仲华、梁月荣、黄建安、尹军峰、龚淑英、林智等,说明这些作者不仅仅是发文数量多,论文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表3)。

表3 6个期刊2000—2019年高被引量论文(前20)Table 3 Highly cited articles in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top 20)

2.4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观点,高度概括了论文主题,因此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展现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集中反映出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提取每个年度被引频次最高的35个关键词,绘制2000—2019年6个期刊载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勾画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并提取出20年间出现频次前20的关键词,计算其中心性(表4)。

图3 6个期刊2000—2019年载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ure 3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of keywords of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表4 6个期刊2000—2019年刊载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Table 4 Keywords of high-frequency and their centrality published in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2000—2019年载文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共有222个节点1196个连接,网路密度为0.0488;聚类模块值Q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大于0.5,表示聚类是合理的。其中,研究主题按照聚类规模大小垂直降序排列,坐标的纵轴代表茶学研究的聚类节点,坐标的横轴代表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可从时间维度上反映研究热点的推进;各个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聚类中文献越多代表所得到的聚类领域越重要。

由图3可知,2000年以来茶学研究主要围绕“有机茶”“茶树”“品质”“一芽二叶”等多个聚类热点进行。其中,#0聚类“有机茶”规模最大,初现时间为2000年,节点数目多且联系较为密集,研究较为连续,说明在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大趋势下学者对于有机茶产业的发展较为关注,“有机茶”相关研究在茶学领域中较为重要。在研究期内,受时间累积影响,高频关键词大多是2000年和2001年就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期内“普洱茶”于2003年首次出现,“生化成分”于2005年首次出现,“茶产业”于2009年首次出现,均成为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的中心性体现关键词的共词程度,中心性强,说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的几率高,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大。因此,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都是某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其中心性可以看出,期刊载文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中心性所表征的学科热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茶树”是图谱中最大的节点,且中心性最高,达到0.28。除此之外,“茶叶”“名优茶”“乌龙茶”“品质”“有机茶”5个关键词较为抢眼,其节点相对较大,其中心性也均在0.1以上。茶树品种改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改进及品质提升和名优茶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等都是较受关注的热点。

结合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可以看出,绿色有机、茶树品种改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20年间的研究热点。

2.5 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分析能为研究者提供某个学科或领域研究的最新演化动态。在研究中,前沿分析往往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找出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探测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利用CiteSpace软件可得到《中国茶叶》2000—2019年刊载论文的关键词突现性(表5),以此来确定茶叶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表5 6个期刊2000—2019年刊载论文的关键词突现性Table 5 Burst term of keywords of six journals from 2000 to 2019

随着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趋势,人们对有机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机茶”在2000—2003年暴发,突现性高达20.74;2001—2008年“无公害茶叶”暴发并得到较长时间的追踪,突现性高达23.58;2004—2008年“无公害茶园”“农药残留”“有机茶园”等也得到较多关注。

对于茶叶质量提升的研究,主要分为茶树品种改良和茶产业生产加工技术改进。在茶树品种相关研究中,“短穗扦插”在2000—2001年较为热门;2006—2008年“无性系良种”突现性达5.24,出现频次较高。在茶产业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中,2000—2009年“滚筒杀青机”“杀青叶”“投叶量”“幼龄茶园”“工艺”等词得到较多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2000—2002年WTO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突现性达12.72。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茶叶市场与企业与国际接轨,中国茶业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成为研究的热点。

此外,“茶业”“铁观音”“名优茶生产”“儿茶素”等都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热点。2010—2019年茶学研究先后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主题,形成了较为多元的研究热点。20年间研究前沿的趋势性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茶叶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者对茶叶产业发展、新技术与科研新成果的持续关注。

3 结论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茶学领域6个期刊2000—2019年刊载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对其载文量、载文作者及机构的合作发展关系、热点主题的演变趋势等进行归纳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载文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2016—2019年载文量较2000—2003年增加了499篇,增长36.61%;专业论文刊载量有较大幅度上升,且20年间论文的规范性持续提升。其中,《中国茶叶》载文量最高且增速最快。

(2)6个期刊发文作者集中度较高,发文次数在30次以上的作者总发文量占2000—2019年总刊载量的28.56%。核心作者的交流较多,形成了几个联系相对密切的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多为各地茶叶研究所和涉农院校,大部分合作以“茶叶研究所+其他机构”的模式展开,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福建、浙江、湖南、云南等地的研究机构发文次数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茶学科研产出与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呈正相关。

(3)通过对载文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的生产发展,茶产业转型升级,茶树品种改良以及茶产业生产加工技术改进是20年间茶学的研究热点,体现了学者对茶叶产业发展、新技术与科研新成果的持续关注。同时,新的研究主题的暴发,形成了较为多元的研究热点,体现了我国茶叶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提高。

猜你喜欢

茶学载文发文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