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大学生居家锻炼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1-12-18王金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型居家体育锻炼

王金燕,张 朋

1 研究目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很快传播。钟南山院士权威发布:居家隔离,是最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的方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很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身体健康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至关重要,本着促进大学生居家进行科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养成体育居家锻炼的习惯的思想,查阅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以前对体育锻炼行为从不同角度研究的很多,但对于居家锻炼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确定以下目的:调查全国各地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了解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大学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居家锻炼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查阅近年来有关居家锻炼的文献。利用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以“居家锻炼”为关键词,收集到文献20余篇,以便了解当前国内学者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制问卷,共发放电子问卷24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93.4%。如下表:

表1 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的统计结果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6和SPSS26.0统计软件针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其中部分图表用Excel进行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由表2可知,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在全国范围内随机调查的210名大学生。从表2可看出,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人数63人,女生147人,女生人数要显著高于男生。从受调查人数的年级层次看,大一的学生占17.1%,大二的学生占18.6%,大三的学生占17.1%,大四的学生占47.1%。接受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大四的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可能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忙着上网课的比较多,所以受调查人数比较少,大四部分学生也忙着网上发问卷,接受调查的人比较多。

表2 大学生的自然情况统计(n=210)

3.2 大学生居家锻炼行为的现状

3.2.1 疫情中大学生居家锻炼的目的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据图一 所示数据,旨在提升身体素质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6.2%和87.3%。可见,提高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在家锻炼的首要目标。男、女大学生选择减肥瘦身的比例分别为55.6%和70.7%。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形象,人们希望通过一些锻炼来达到减肥和保持身材的目的,尤其是女生,她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身材。研究表明,44.4%的男孩和47.6%的女孩选择释放压力,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比如:学习方面的压力,如果期末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太多,会影响拿学位证;就业方面的压力,这点对大三、大四的同学影响更大;感情方面的压力,生活方面的压力等等。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希望通过一些项目,从中获得乐趣,减轻压力。选择应对体育测试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4.9%和32.0%,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考试成绩还是比较关注的,希望通过平时努力练习能在体测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此外,还有少数大学生在家锻炼的目的分别是自己的兴趣、锻炼意志、社交和交友能力。可以看出,由于兴趣爱好而选择锻炼的大学生占33.3%,女性占17.0%,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可能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或者沉迷于视频游戏和电视剧等。影响大学生锻炼的因素各种各样,无论选择哪一种,只要参与锻炼就会有收获。

图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目的差异

3.2.2 疫情中大学生居家锻炼的次数

根据体重指数(BMI)公式测算出的结果,可将人的体型大体分为正常体型、偏瘦、偏胖和肥胖四种类型。由表3得知,居家锻炼次数为1-2次的大学生中,正常体型人数比较多,占60.9%。偏瘦和偏胖体型的人数分别是54.3%和50.0%,比正常体型的大学生比例要小一些。偏胖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是3-4次的占41,7%,偏瘦和正常体型的大学生分别占32.6%和27.2%,比较可得出,偏胖的大学生一般是每周锻炼3-4次,比偏瘦和正常体型的人数更多。由此可知,现在的大学生是很在意自己的体型的,想要通过运动这种健康的锻炼方式帮助自己减肥,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体型或使自己的BMI值达到中国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即BMI值处于18.5-23.9之间。此外,每周锻炼5-7次的大学生比例偏低,正常、偏瘦、偏胖体型分别占11.9%、13.0%和8.3%。体重过重不仅影响我们的外在,而且会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高血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自己的健康,每周锻炼频率至少为3次。

表3 学生居家锻炼次数不同体型的差异(n=210)

体育锻炼频度是指大学生居家期间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从表4看出,在居家锻炼的总频次上,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在家进行锻炼,可能是疫情期间大家没有办法出门,但是此次疫情给人们敲响一个警钟,那就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提升自身免疫力。他们可能会根据一些微信上的公众号或者运动类APP提供的视频,跟着一起锻炼,做操和简单的拉伸等。但是大学生居家锻炼的频次并不是很乐观,有58.6%的大学生选择每周进行1-2次的锻炼,而选择每周进行3-4次的锻炼人数占29.5%,相比较而言,每周3-4次锻炼的人数是比较低的。可是每周锻炼3次才是比较适宜的锻炼频度,由此可知,大多数的学生每周锻炼的频次要有所增加。此外,每周参加锻炼次数为5-7次人更少了,占11.9%。从不同年级的角度来看,大一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为1-2次的人数是最多的,其次是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分别占64.1%、58.3%和52.5%。由此可知,大家都意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但是每周锻炼的次数1-2次并不是适宜的,当然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每周的锻炼次数,如果刚开始参加的同学,可以从次数较少慢慢增加到适宜次数。选择每周锻炼3-4次的大学生中,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同学每周锻炼3-4次的人数,分别为25%、28.2%和27.8%。大四年级的学生是最多的,占32.3%,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每周锻炼5-7次的同学还是比较少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分别占5.6%、7.7%、13.9%和15.2%。由此可知,可能是部分学生没有居家锻炼的意识所导致。也许是大部分学生有居家锻炼的意识,但在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场地器材不足、在家没有体育锻炼氛围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等原因。

表4 学生居家锻炼次数不同年级的差异(n=210)

3.2.3 疫情中大学生居家锻炼的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锻炼者每一次进行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锻炼时间对改善人的体质有重要作用。在日常锻炼中,有氧运动是最适宜的体育活动,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最佳。从图二可看出,有51.4%的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有39%的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30-60分钟,此外,有9.5%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运动时间都在1-2次,并未达到合适的次数。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大二学生有64.1%的人每次锻炼是在30分钟以下,其次是大一学生,占58.3%,大三学生占50%、大四学生占44.4%。选择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的大学生中,大一学生占33.3%,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0.85、8.9%和11.1%。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每次锻炼时间都集中在30分钟以下,所以不管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的同学都要增加自己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图二 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时间的差异

3.2.4 疫情中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运动时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决定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感觉的疲劳程度来感知运动强度。根据表5可知,从不同体型的角度看,正常体型的大学生感觉在锻炼时处于小强度、中强度和大强度三个级别,分别占47.7%、47%和5.3%。偏瘦体型的大学生一般集中在小强度和中强度,分别为50.0%和39.1%,大强度的锻炼人数是很少的。体型过重的人感觉锻炼时处于小强度和中强度的大学生占41.7%和50%。在调查中,肥胖体型的人就一个,感觉运动强度低。可以看出,不同体型的大学生运动强度基本集中在小强度和中强度两个阶段。在锻炼时感觉自己处于小强度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8.1%,感觉自己处于中等强度的学生占45.2%,相比较而言,运动处于小强度的学生还是比处于中强度的学生多,处于大强度的学生占6.7%,由此可知,大部分大学生锻炼强度这一方面还是没有达到标准的。不管是体型正常还是偏胖、偏瘦的同学在锻炼中运动强度是需要控制好的,锻炼强度太小不能起到锻炼的目的,运动强度过大不仅不能锻炼身体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表5 学生居家锻炼强度不同体型差异(n=210)

3.2.5 疫情中大学生居家锻炼的项目

根据图三可知,从男女大学生参加锻炼的项目来看,我们也发现男生选择进行力量训练是最多的,占65.1%,其次是简单的拉伸练习和庭院内跑步,两者百分比相同,占57.1%。女生选择简单的拉伸练习是最多的,占64.6%,其次是瑜伽也是女生们经常参加的项目之一,占40.1%,庭院内跑步占39.5%。由此可见,男生和女生在选择项目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男生比较倾向运动强度较大的力量训练,比如负重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动作它对整体的健康状况、增加柔韧性、改善情绪等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女生更喜欢一些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在家做简单的拉伸练习和瑜伽练习,这类项目可以增强自身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此外,由图四可知,从大学生人群在家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特征来看,大学生人群进行居家锻炼的项目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简单的拉伸练习(62.4%)、力量训练(46.7%)庭院内跑步(44.8%)、瑜伽(32.9%)、和操舞类(22.4%)项目。由于疫情的限制,一些球类项目和其他对器械有要求的项目在家无法开展,大学生只好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练习和力量训练。除此之外,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可以在自家庭院进行小范围跑步的,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家练习瑜伽,这个一般是可以在室内活动的,居家锻炼的一个好项目,也有同学会做操和跳舞。还有少部分人选择武术、哑铃、跳绳和踢毽子等等。疫情期间,培养一个自己喜爱的项目,在家进行锻炼,要有居家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图三 不同性别参与锻炼项目的差异

图四 大学生居家锻炼项目的情况

3.2.6 学生锻炼中使用平台的情况

随着全民健身的呼吁和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的现实状况,大量的运动类APP迅猛发展起来,这些运动类APP不断改进,还开发了大量的功能,受到热爱健身运动的朋友们的喜爱。市场上运动类产品众多,由图五可知,大学生使用的运动软件中Keep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占69.0%。可能是这款软件上面记录步数、视频指导和路途中伴随语音指导等功能,受到大家的喜爱。其中大学生使用微信运动的人数占58.6%,微信运动后台会记录你每天运动的步数,并且好友之间可以看到、点赞。这样可以满足大学生爱攀比的心理,激发运动的热情,更好地参加锻炼。悦动圈也是大学生使用的软件,占21.4%。支付宝行走捐可以通过做公益的方式带动大家每天进行运动,把步数转化爱心捐给需要的人群,大学生使用的人数占21%。其他软件、咕咚、乐动力、微博运动和Fittime等软件使用人数偏少,一共占29.5%。

图五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的频率

运动类APP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还因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由表6可知,在APP众多功能中,选择记录数据的人数是最多的,占85.7%。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可以了解自己运动的时间、步数、速度和卡路里的燃烧等,方便对自己的运动情况有个大体了解。其次,大学生使用点赞、运动打卡与分享的人数占43.3%。通过点赞和打卡分享可以更好地激励、督促自己进行锻炼。使用指导功能的大学生占36.2%,学习课程视频也是平台首推的功能,会提供健身、瑜伽和瘦身等视频课,锻炼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课程来学习。还有大学生使用健身食谱、装备等推荐、用户之间交流互动与组团运动、监测健康数据和运动赛事的通知等功能。

表6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不同功能调查表(n=210)

3.3 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因素

3.3.1 自身因素

3.3.1.1 兴趣因素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通过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人数中有37.1%的人选择对体育没有兴趣。可以看出,对体育是否感兴趣是影响锻炼的重要因素。

3.3.1.2 惰性因素

惰性是指因为主观因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本性之一。由上表可知,选择因为惰性、缺乏监督的大学生占68.1%。由此可知,大学生在家中就更不重视体育锻炼了。众多影响因素中惰性是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最大原因。

3.3.1.3 体型因素

体型是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进行锻炼的行为。在之前调查进行锻炼的目的时,有很多大学生锻炼的目的是减肥瘦身,占70.7%。由此可知,大学生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受体型因素的影响。

3.3.2 家庭背景因素

3.3.2.1 父母学历

父母的学历对孩子在家锻炼行为也是有影响的。父母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在每周锻炼5-7次的人数最多,占48.0%。父母是专科和高中学历的大学生主要是集中在每周锻炼3-4次,此外,父母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大学生锻炼次数集中在1-2次。由此可知,影响大学生锻炼的行为因素中,父母学历也是其中之一。

3.3.2.2 父母对体育的态度

在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父母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数人的父母对体育锻炼是比较重视的,所以有很多大学生是进行锻炼的,有部分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由此可见,父母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会影响孩子体育锻炼的行为。

3.3.3 环境因素

3.3.3.1 场地器材因素

运动场地和器材直接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行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4.3%的人选择缺乏场地和器材是居家锻炼的因素。在家中场地及器材缺乏是影响锻炼行为的原因。

3.3.3.2 缺乏运动锻炼的氛围

体育锻炼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因素之一。在影响大学生锻炼的因素中有36.7%的人选择在家缺少体育氛围。家庭体育氛围的好坏会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行为。

3.3.3.3 缺乏专业的指导

影响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因素之一是他们在家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有33.3%的大学生在家锻炼的时候,由于自己技术动作不会,又缺乏指导的因素会影响自己的锻炼。缺乏技术上的指导是影响大学生锻炼的重要因素。

3.3.3.4 学业因素

疫情期间,大学生忙着上网课,还有的同学准备考研和考编制,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锻炼时间很少。选择课程多,课余时间少(包括考教师编、考研)为影响因素的有34.8%的大学生。学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在家锻炼的因素之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锻炼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身体素质和减肥瘦身,但是很少是对体育锻炼感兴趣或者作为自己的爱好。在锻炼行为方面,主要是包括锻炼次数、时间和强度,大部分大学生居家锻炼次数偏少、时间也没有达到标准、运动强度也主要集中在小强度层次。在疫情期间,大学生的锻炼项目大都是简单的拉伸、体能训练和瑜伽等。大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因场地缺乏无法开展。在使用运动类APP时,大部分大学生使用Keep和微信运动的记录和打卡功能,部分学生使用运动类平台时进行点赞、打卡分享功能,会由于攀比心一味追求步数而忽略科学的运动。此外,家庭体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庭体育氛围浓厚,学生也愿意参加锻炼。

4.2 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中教师要普及体育知识,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当然家长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锻炼兴趣。由于自身惰性因素,大学生要制订明确的锻炼计划,可以通过打卡朋友圈或朋友之间相互督促自己按时完成锻炼,克服惰性。大学生在锻炼的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锻炼3次,锻炼强度控制在中等最佳。在校期间,教师不仅要教一些球类运动,今后也应该教一些对器材场地要求低的项目,比如武术和瑜伽等,便于学生在家进行锻炼。运动类APP功能多种多样,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使用,进行科学的锻炼。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作用,从小就要让孩子了解体育知识,培养兴趣,并且和孩子一起锻炼。当大学生在家锻炼时,父母要支持他,有可能的话也参与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猜你喜欢

体型居家体育锻炼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微生高的往事
我们正走向矮人世界
形美,人更美
学会珍惜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