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WSR在运动生理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2021-12-18龚旭阳马国东
龚旭阳,马国东
前言
根据我国国务院2019年下发《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通知,2020年我国体育将适应形成小康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到2050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政策。实现我国“四位一体”新目标,体育教学既是首要任务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强调各高校体育教学多学科融合,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以及运动生理学等课程,成为培养后备人才所必备的理论基础课程。运动生理学是各级各类体育学院的必修课,在授课时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认知水平偏低等因素。为了解决教育中存在的众多不足,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WSR方法论在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探究,便于日后课程教学。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19级学生,通过WSR理论三维度应用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进行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及探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资料法
通过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各种文献资料库,检索相关的论文。共检索到3996篇,选取其相关度较高的10篇作为本文的参考,为本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构建三维度表之间的协调关系图与教学评价体系图,为了提高运动生理学教学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1.2.3 系统分析法
根据系统分析法的WSR方法论对运动生理学教学评价与分析,构建WSR系统方法论的三维视角划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将指标之间协调关系进行定性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WSR系统方法论概述
WSR系统方法论即物理-事理-人理的简称,是中国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所提出,既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思辨思想又有东方系统思想。运用三维度视角解决复杂难题,由繁到简,构建指标内容,把难题加工处理,再分析的过程。其核心思想为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作者查阅相关论文发现,WSR系统方法论不仅运用于体育,还应用于其他多门学科,其撰写过程一般分为问题的阐述-构建结构-分层分析法-两两比较-权重。体育领域研究重点在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产业管理探析等。通过WSR系统方法论,作者将W-S-R分别划分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标示其内容,详见表1。
表1 WSR系统方法论内容
如表1所示,WSR方法论的内容在经过加工,分类后效果更具显著性。教学过程更清晰,透明,教学评价更具体。
2.2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运动生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了解运动生理课程教学现状,课程分为考察课和考试课两种模式,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以小班教学为主。学校为学生提供生理实验室以及运动生理教室,自习室等场所。教师在授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信息的采集,基础的评估,文献的翻阅,教案的编写等。在理论授课中穿插其他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 基于物理维度探究运动生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WSR的物理维度分别有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见表2)。
表2 物理层面的指标内容
物质基础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由学校提供上课的场地,自习的场所,授课所用教材,并配有相关习题练习册。实验课所需场馆,器械等;经费支出中固定经费主要由校方为教学投入的经费,包含科研经费,实验经费,配置设施经费等项目。额外经费为学生或教师额外投入的费用;师资队伍的选拔,要求教师应具备“三高”要求,为高水平,高水准,高素养。
2.2.2 基于事理维度探究运动生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WSR的事理层面具有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S主要解决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具备的能力,回答了“怎么做”问题,详见表3。
表3 事理层面的指标内容
组织实施即考核或考查学生掌握运用的能力。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四个能力”,考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践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改善错误学习行为。
课程设置具有融合性,直接性,合理性,完善性,科学性等特征。在课程设计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设计每单元课程体系的方案,并随着课程中学生的适应性随时变换。运动生理学课程编排课时,长达一个半学期,前半学期以考查制为主,后一学期以考试制为主。课程内容是教师以课时长度为单位,根据教材、专题、学生学习进度制定的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共三个部分。运动生理学课程授课中涉及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相关应用型知识。教师不仅讲授实践性知识,也讲授各级各类考试主要考点。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应回归基础,深化理论研究,对应社会焦点,着重实践。
课堂教学需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探索,发现问题。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法、翻转式课堂、差异化教学等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质量。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日后也将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趣味性。运动生理学教学目标依据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即学生,教学实践,学科研究内容三方面。在学生方面,培养成为社会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从教学实践出发,要求课程目标应建立和完善培养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终身体育观,运动生理学融合自身专业技能等内容;在科学研究方面,教学目标应符合国家政策。教学过程思路为资料收集-教案-考勤-复习-提问-新知识灌输-提出问题-讨论-评价-思考题-课后评价-反思。在实验课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一人多测”代替“一人一测”,减少实验误差。
2.2.3 基于人理维度探究运动生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WSR的R层面,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人理层面主要以学生,教师为主的方面,主要内容表4可见。
表4 人理层面的指标内容
宣传教学需要教师或专家以专题为单位进行研讨,向学生传授的过程方式。教师推荐在线学堂,学习通,MOOC等软件,包含不同高校不同学院《运动生理学》授课,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课堂进行学习。各网站并开通有认证学习功能,线上培训功能,线上证书发放等形式,督促学生每日学习进展。根据全国运动生理学会议,学校可通过Dingtalk,腾讯会议等定期开展运动生理学学术会议讨论,加强教师与学生交流。会议后,可通过QQ邮件,微信,短信或线下交流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学生也可通过回放,录屏等方式进行回看学习。从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本科招生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质量近几年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改善,硕士招生中近几年有扩招的趋势,这都加快运动生理学在院校内的大力发展。
认知水平中试卷测试分为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两种测试方法。开卷考试允许学生自带笔记本或教材进入考场,教师在出题时难度偏上,更多考查学生发散型思维;而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能力。每节课后老师都会布置相关思考题,课后学生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思考并回答。
教师科研能力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教师每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有密切关系,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会在授课中提出,使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教师每年发表的省级期刊文献以及教师拥有的教学成果奖均可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
2.2.4 W-S-R三个维度之间的影响
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WSR系统方法论的主体:学校-教师-学生,主体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协调,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开展。
从主要教学方向来看,物理层面即受外环境和物质基础的影响,事理层面即教师对课程的设计,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人理层面即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每个方向的顺利实施,保障下一个环节的稳态。故整个运动生理课评价体系关系构建,如图一所示。
图一 三个维度间协调关系
在整个运动生理教学评价体系中,物理方面为不可抗因素,应具备一定物质,条件。在教学发展中,易忽视人理的发展,应强调“人”的因素。注意教学主客体地位,实施者-媒介-接受者,接受者-接受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2.3 运动生理教学评价过程体系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研究,教学评价主体应为学生,客体为教师。主体通过WSR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反馈,客体接收到反馈后进行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科学化等子结构,反思后在反作用于主体身上。形成一个闭口的环状结构,无限循环,如图二。
图二 教学评价过程体系
2.4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运动生理学教学评价意义
针对WSR系统方法论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运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并归纳总结,这对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对未来培养人才目标更加清晰,为社会日后培养人才提供支撑,为其他门类学科评价体系的创建奠定基础。通过对WSR系统方法论的认知,可以使同学对自身学习的专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学生课程效率及听课质量,也可令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对日后的教学起关键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借助WSR系统方法论,分析构建运动生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归纳认为物理层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事理层面是教师课上运用的方法及手段,人理层面是教学的保障,在教学中不可忽视W-S-R维度的作用。
2.教学授课的内容偏向应用型、实践型,也讲解各级各类考试重难点。使得授课内容,授课方向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令学生听课效果,听课质量大大提升。
3.从授课的结果中来看,以往考核中学生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碎片化记忆,教师设计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形成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在考察课上发散思维,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为之后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3.2 建议
1.希望学校尽可能把WSR系统方法论与其他课程教学相融合,把物理-事理-人理三维度分析传播到其他课程中,加强其他课程的教学应用。促进领导、学校、专家、教师和学生配合,增强学生自身发展,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面对诸多不足,希望学校定期审核教师的教案,并尽量提供优秀教师去外地培训的机会,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经验,在聘用教师上尽量聘用科研水平较高,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师职工。希望教师在授课时提供一些研究方向上的灵感或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再加以点评和建议,并计入考核范畴中。
3.希望教师可以在考核中增加口试环节,既培养学生对此课程的认知能力,也考察学生的说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助于学生与外界交流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