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物点睛笔法
2021-12-17杨波
杨波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施耐庵笔下的吊睛猛虎从文字中跃然而出,那“一扑、一掀、一剪”,灵动地展现了丛林王者攻击猎物的神韵。那是不是只有动作串的细致刻画,才能将动物的神韵描绘得栩栩如生呢?当然不是,施耐庵的“绘物点睛笔法”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启示。
在《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在祈禳瘟疫独步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只猛兽——一虎、一蛇。这两只动物的出场都是自带“背景音乐”的。
先看老虎: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这老虎一出场,就王者气势非同小可。以风过雷动为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扑、跳”为引,突兀而来的惊惧感油然而生。
再看大蛇:山边竹藤里簌簌地响,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这大蛇出场的恐怖气氛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以“竹藤簌簌响”的声音渲染,让人不寒而栗;以巨大身形猝不及防地“抢”出,让人寒毛倒立。看,仅仅是两只动物的登场描写,就已经将它们的威猛与恐怖刻画得入木三分了。
那么,写小动物的作文时,让笔下的小动物也带着“背景音乐”出场,会是什么效果呢?想象一下:
一个毛线球骨碌碌地滚过,而后一只小猫扑出来……活泼可爱之感是不是呼之欲出?
随着开门时钥匙转动的咔嗒、咔嗒声,小狗急切的哼哼唧唧声也隔门响起;拉开门的那一刻,小狗像一颗小炮弹似的射出来,撞上了我的腿……亲昵温馨之感是不是如在眼前?
“背景音乐”+出其不意的动作绘制情境,为小动物的出场造势,这“绘物点睛笔法”还真是既简单又生动呢!爱画画的施耐庵不但会用点睛之笔造势,更会“取势”。
接着看对两只动物的描写。先看对老虎的描写:
偷眼看那大虫时,但见:
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
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伸腰展臂势狰狞,摆尾摇头声霹雳。
山中狐兔尽潜藏,涧下獐狍皆敛迹。
细细感受,施耐庵以威猛为核心,精准地捕捉到了老虎爪子的锋利,眼神的锐利,尾巴的刚劲,嘴巴的可怖。让老虎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营造的想象意境中栩栩如生。他更是锦上添花地取势——老虎伸腰展臂、摇头咆哮的动态样子,山中百兽销声匿迹的情形,将笔下的老虎从“栩栩如生”升级为“活灵活现”。
再看对大蛇的描写:
微闪开眼来看那蛇时,但见:
昂首惊飙起,掣目电光生。
动荡则折峡倒冈,呼吸则吹云吐雾。
鳞甲乱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银。
施耐庵取大蛇昂首之势,以突发的狂风,猝生的闪电为大蛇的恐怖造势;取大蛇游动与呼吸之势,以“折峡倒冈,吹云吐雾”为大蛇的惊悚造势。对比赏读,静态的描摹固然细腻,却远没有动态的取势让人震撼。因此,在描写动物的外形特点时,可以学一学施耐庵,用动态取势的点睛笔法+比喻绘制灵动的画面,绘声绘色地为动物的神韵造势。
阅读《水浒传》,不仅仅要将目光集中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上,还可以阅读描摹世间万千情境的语言,品读回味——爱画画的施耐庵,就会带给你更多妙语横生的启示。
【例文】
我的心爱之物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机第二小学校六年级 王麒涵
金色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精致的天蓝色笼子上,泛着珠光的栅栏将阳光分成了几份,射进笼子角落里的三角形小屋上,再略略下滑,照进半圆的小门里。
沙沙,只见一只毛茸茸的尖尖四指小爪,从铺满阳光的小门里露出来。停了三五秒钟,再一声沙沙,一只黑色的小毛球莽撞地弹出来,直接射到了笼子的另一侧。接着又一只黄色的小毛球谨慎地窜出来,忽而静止,忽而进击,一步步地靠近黑色的小毛球。没错,这是两只萌萌的小仓鼠,是我的心爱之物。
那只看起来谨慎的黄色仓鼠名叫“小花生”,另一只非常淘气的黑色仓鼠名叫“小芝麻”。
小芝麻是一个武林高手。它的防范意识很强,只要感觉到我要摸它,它就会龇着小牙凶我,还会死死地咬住栏杆,一副不咬断誓不罢休的样子。我猜它睡梦中可能拜过老虎为师,学过老虎唬人的气势,萌萌版的“王者气势”,怎么看都觉得很可爱。它一定还向小猫偷过艺,不然怎么都没有人发现,它就能毫无声息地爬到笼子顶呢?也许它得到过猴子的真传,向它学来四趾攀爬栏杆的方法和技巧。那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栏杆、毛茸茸的小脑袋挤出笼子的样子以及小身子倒吊着的情形,既喜感又惊险。
小花生则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王。它最愛趴在小屋顶上,安静地看着小芝麻一会儿来个屑海扬尘,一会儿来个倒挂金钩,就像看马戏表演一样。这时,我自然要为女王助兴,也参与其中,让小芝麻更为活跃地表演。我会拿一根小木棒逗弄它,先来一招赵云点枪,直戳它的小腹,小芝麻就回一招就地打滚儿;我再来一招悟空劈山,小芝麻就回上一招龙爪手,两只前爪擒住小木棍,小嘴凶巴巴地咬上去;我再来一招力拔山兮,就钓起一只黑毛球了。
这么有趣,怎不心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