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2021-12-17刘圣艳
刘圣艳
摘 要: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济宁市中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包装的60件器械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0年9月清洗包装的60件器械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两组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包、无菌物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时回收、卫生消毒、交流沟通、服务态度、及时供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洁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6-0108-03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其职责是回收污染物品与发放无菌物品。针对消毒供应室来说,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医疗护理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1]。目前,在医院管理中,院内感染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评定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所以,消毒供应室一定要严格执行与落实杀菌、消毒等技术,从而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人员及患者生命健康[2]。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济宁市中医院消毒供应室中进行清洗包装的120件器械及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济宁市中医院供应室消毒供应室中进行清洗包装的60件器械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0年9月清洗包装的60件器械为研究组,研究期间两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无人员变动),共15名,女10名,男5名;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81±4.46)岁;工龄1~16年,平均工龄(11.01±2.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济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工作人员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器械均完整无损,均可重复使用;②均为院内器械;③获得护士执业证书;④护理工作≥1年。
排除标准:①大型器械;②具有特殊清洗消毒要求的器械;③中途退出的工作人员;④进修、实习护士;⑤研究期间不在岗。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即严格按照科室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确保消毒供应室环境整洁,定期消毒,并进行合理分区,主要包括清洁区与污染区。同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器械清洁、灭菌、消毒处理。
研究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即:①优化消毒供应室布局:在确定消毒供应室位置的时候,不仅要确保其和其他科室相邻,还要配备专门的消毒通道,以此保证光照、通风良好。在消毒供应室中,主要设置工作区、值班区、休息区三个区域,其中工作区为无菌物品、辅料等的清洁、灭菌、储存,值班区与休息区主要为辅助区域,必须保持温度、湿度适宜。②加强消毒操作与管理监督:回收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是消毒供应室主要职责,同时消毒供应室还需对回收的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保证其灭菌标准符合临床要求。同时,严格依据无菌操作原则开展消毒工作,并安排专门人员予以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出现或者潜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方法。③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的时候,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流程执行,并对回收器械进行分类处理,单独存放具有传染性疾病风险的物品,做好标记,并由专门人员进行审核,之后进行分类整理。④包装:在进行包装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保证手卫生,同时对室内空气予以净化。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洗手、消毒,并严格按照包装布尺寸与清洁规范执行工作,以此确保工作质量。⑤加强质量控制:对清洗、灭菌、消毒等环节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清理带有污渍与锈斑的物品,严格管控清洁质量。在各工作环节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物品,及时退回。⑥专业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增强人员细节意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从而确保科室相关工作得以全面落实。
1.4 观察指标
对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包、无菌物发放合格情况进行记录,清洗合格率=清洗合格件数/总件数×100%,包装合格率=包装合格件数/总件数×100%,灭菌包合格率=灭菌包合格件数/总件数×100%,无菌物发放合格率=无菌物发放合格件数/总件数×100%。对应用器械治疗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及时回收、卫生消毒、交流沟通、服务态度、及时供应情况予以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5 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包、无菌物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器械相关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及时回收、卫生消毒、交流沟通、服务态度、及时供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医疗活动中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3]。相关调查表明,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究其原因可能为,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可实施性、合理性、科学性非常强,避免了以往消毒供应室的“盲目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4]。以往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普遍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虽然没有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行,但无形之中增大了医院医务人员的投入与经济负担[5]。所以,在消毒供应室中,应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并严格落实,以此取得理想的护理质量。
在消毒供应室護理质量控制中,通过优化消毒供应室布局、加强消毒操作与管理监督、规范清洗与消毒流程、加强质量控制等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规范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保证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洁、消毒、灭菌、存储等工作质量达标,彻底消除感染源,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6-7]。除此之外,在护理质量控制中,为了保证相关工作得以全面落实,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水平,并全面普及院内感染的有关知识,从而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包、无菌物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关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时回收、卫生消毒、交流沟通、服务态度、及时供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报道[9-10]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由此证实,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选取的研究例数较少、研究区域范围较小等,导致研究结果未能完全阐述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价值,因此,应适当增加研究例数,扩大研究区域范围,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全面性与可靠性,为院内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洁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晓霞.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员工效能感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0):166-167.
[2]王仁彩.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36-137.
[3]张细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2-13.
[4]明中宜,沈艳玲.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31):33,41.
[5]马晓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6):6-7,12.
[6]左静.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156.
[7]马晓乐,王慧玲.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7):929-930.
[8]王富维.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6):95-96.
[9]朱永红.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171-172.
[10]井艳,于霞.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