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
2021-12-17曾燕高俊王清香吴志文
曾燕 高俊 王清香 吴志文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专注力下降、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以两轮《C语言》课程的教学作为实践案例,完善课程思维导图,依托“雨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进行教学研究,实践表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实时互动,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个性化督学,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进行思考与梳理。
关键词:《C语言》;思维导图;“雨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3-015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受益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被传递到网络所能到达的各个角落。然而,在知识获取更便捷的今天,學生学习兴趣没有相应的增多,相应的是更多的短视频、游戏,让学生的专注力下降。经调研发现,高职类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制力不强、对于学习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探索精神等。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方向,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对高职类学生而言,学习内容枯燥、难懂,经过一个学期《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学习兴趣降低,对于后续相关的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接受度低、迁移能力弱。虽然大部分学生基本能阅读简单程序,但大部分学生缺少编程思维,缺乏主动思考的锻炼。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将课程中涉及考试的知识点组合成问题交由学生作答,采用的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练习的模式,虽然教师们都有尽量避免“一言堂”,由教师引领,在课堂上督促学生进行验证模仿,然而受到教学课时或教学场所的限制,对于强调动手的计算机应用等学科方向,同学们的学习存在短时记忆现象:课堂上,因为教学制度管理,学生安静学习,遵守纪律。但真正在学习的,在“消化”的只占到少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只停留于“课堂”,短暂的40分钟,能够记忆理解的知识点有限,课后没有复习习惯,知识遗忘很快。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MOOC平台“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仅需要在传统的OFFICE软件PPT基础上安装一个增强功能工具,简单易用,特别适用于课堂互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制作课程章节“思维导图”,加深学习印象;研究以“雨课堂”为辅助工具,探索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期为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1 研究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程序类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计算机应用方向的大一年级新生的第一个学期,没有学习过其他程序类课程,学生的专业方向能力基本相同。本研究,一方面以同一位教师教授的2019级学生(实验班)与2018级学生(对照班),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依托“雨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对照班则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借助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以2020级相同专业的2个班的教学进行对比,制作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更进一步验证探究。
2 研究步骤与结果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
学科教学的学习效果往往以最终考核成绩进行衡量。按照本校教学成绩标准中的规定,过程性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按照3:7进行综合计算后,整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借助SPSS统计工具中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描述性统计”->“频率”,分别对2个班的成绩单独进行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的统计,并绘制各自“带正态”曲线的分数直方图。
对照班为18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共41名学生;实验班为201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共58名学生,统计分析了2个班级所有学生的成绩。对比如下2个描述性统计量分析表,可以从数据上发现实验班均值略高于对照班;标准差越小代表与均值越接近,说明了实验班成绩集中度更高;2个班极大值与极小值分数较接近。从如下的成绩对照直方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达到70分以上的学生比对照班的70分以上的比例明显更大,及格率更高,对照班分数在65-70分的学生占全班人数最多,可见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后,从学习成绩方面而言,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问卷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学生对于“雨课堂”辅助教学的学习体验,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8名学生共提交了55份有效问卷。主要是对“雨课堂的易用性”“是否使用雨课堂进行预习”“是否使用雨课堂进行复习”“是否有助于巩固学习”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从易用方面看90%以上学生表示简单、只有一位学生表示“困难”;对于“雨课堂”是否有助于巩固,几乎全部学生都持肯定态度;另一角度,从问卷中也看出,学生借助“雨课堂”进行预习或复习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只是“偶尔”的行为,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课上的互动角度,学生非常喜欢“及时地找茬”,对于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乐于帮助找出问题所在,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深入探索
在完成一轮教学实践之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教学资源,在2020~2021上学年度,对2020级2个班级进行第二轮对比教学探究。基于学生的知识遗忘快等普遍情况,在实验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思维导图,强化学生记忆。例如,第7章函数,该章节是本课程教学重点内容,掌握函数的定义及使用,对于编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后续相关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一通百通。在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按照有序地进行学习,在学生脑海中强化章节思维导图结构,进而加深印象。在进行章节复习时,通过给实验班设置“雨课堂”章节复习题,从如下总分分布图,可以看到该班54位同学,该章节练习得分90分以上的有15位之多,及格率超过了92.5%。特别是期末考试编程题的两道题,考核知识点都涉及自定义函数,并完成多次调用,实验班的学生中有完全正确的同学,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班。
3 思考与改进
经过2个学年度,两轮实践性教学,实践证明,辅助“雨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的班级,课堂活跃度高,教师、学生的体验较好。从学生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中,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多角度都可以说明,实验班成绩略高于对照班级,及格率更高。通过“雨课堂”在课堂上进行弹幕、答题,随机点名,“大家来找茬”等,让冷冰冰的课堂活跃起来。平台可以精准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生标记不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给予反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融入思维导图记忆法,让学生对于细节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絡”,经验证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当然,研究存在不足,从三个层面进行梳理:
(1)教学资源层面:“雨课堂”更多的是提供便利,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率,关键的是需要设计更多、更适合的任务或活动。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学生在问卷中提出,当前教学内容展现的形式不够多样,教学设计有待改进。此外,教学目的偏重传授知识,未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
(2)学生层面: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被调动,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课堂。但是课堂上的主动性、主动思考、主动发言的频率不高。课外进行预习、复习频率不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的学生比较自觉,但有惰性的学生占更大部分。
(3)教师层面:教学组合作完成教学资源设计,但受限于教学任务重,对于学生的课外督导时间不够;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教师引导,课堂上要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改进的方面:
(1)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格,但是需要精益求精,对于平时学习困难、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进一步帮助这类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设置学习小组长权限,生生相助,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能够及时跟上课程进度;教学评价应更具有激励性、更强调过程性评价。要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含趣味性的预习、复习题目,以累积积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更完善的课程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
(2)加强职业综合素养培养
为了培养技能型IT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学会程序设计,并拥有较好的计算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可以利用“攒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做“小老师”,讲出自己的思考,有意识地多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总结能力、计算思维。在今后的教学资源设计中,可以结合知识点适当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品质等,进而营造培养积极向上、社会需要的青年大学生。
此外,随着“互联网+教育”更深度融合,教师可以多尝试“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多种课程教学辅助工具,在实践中,积累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经验。同时,限于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对象人数有限,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期可以多位课程组教师一起进行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做更多探索。
参考文献:
[1] 罗恺韵,陈晓玲.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60.
[2] 梁荣,张进,崔海文.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55-156.
[3] 薛亚非.翻转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及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9):129-130,138.
[4] 周静,许译文.雨课堂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7):87-89.
[5] 刘敏华.“多元融合”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新模式——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1(4):19-23.
[6] 任风华,符强,张琦,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SPOC+雨课堂”为主的混合创新模式课堂实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J].高教学刊,2021(6):36-39.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