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角度下少年儿童活动开展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评《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管理》

2021-12-17贾勇,郑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少先队演练

*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少先队专项课题项目(2020ZS004)

书名: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管理作者:杜玉开,杨莉华,向德平,舒 祥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8075出版日期:2021年10月定价:75元

少年儿童的安全成长是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他们的安全成长,各方力量应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平安成长环境。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加强生命安全保护与健康管理,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是社会共同的心愿。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他们自身往往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和家长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识别身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因此,自我保护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在少年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中,为了丰富他们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学校经常会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自由活动。作为组织者,学校在少年儿童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承担起安全管理责任,通过安全教育方式教给学生各种安全防护知识,提高活动安全保障水平。

保护少年儿童的安全成长是社会共识,因为少年儿童年纪尚幼,既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同时也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当遭遇各种风险时,他们根本无法保护自己,需要成年人提供安全保护。不过他们终究要长大独立面对世界,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安全知识,进而最终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的使命与职责之一则是通过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强化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管理》一书围绕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成长主题,从不同的维度探索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与健康管理能力发展的路径。针对少年儿童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营养不良、饮水饮食习惯不佳、行为习惯不好以及缺乏运动等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生命安全主要指主动规避危害生命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提高生命安全保障。在少年儿童的生命健康管理中,除了生命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生理卫生、活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本质上都会威胁生命或者健康安全。因此,少年儿童面对此类问题,要求其具有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应对之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安全保障与健康成长目标。保障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社会和家庭也同样承担着一定的职责与使命,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够为他们创造美好平安的成长环境。该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既有理论层面的解析认知,又有实践应用层面的探索。因此,该书不仅适合教师阅读学习,有利于从学校层面推动安全教育发展;而且家长也可以借鉴书中部分建议,有利于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与管理知识,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该书作者指出,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有利于引导少年儿童正确认知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形成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少年儿童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他们会尝试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然而在自由玩耍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身边存在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伤害。通过对其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时刻保护生命安全,不去做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情。现实中,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少年儿童引发的生命安全事故,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与痛苦。如有的少年儿童点燃鞭炮后扔到下水道里,引发甲烷爆炸事故;有的少年儿童偷偷去河边戏水游泳,最终溺水等。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孩子们能够主动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因此在开展活动时,会有意识地规避各种安全风险。少年儿童平时喜欢的某些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在缺乏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或是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大街上追逐玩闹;亦或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追逐推搡等。若是缺乏生命意识,他们进行此类活动时不会意识到安全风险,从而埋下安全隐患;若是具有较强生命意识,就会主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进行具有一定风险因素的游戏活动之前,会请求家长或教师的保护。例如,参加户外游泳活动时,可以要求家长携带安全救助设备,在附近守护安全。每一次少年儿童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深度反思现有少年儿童的安全保护机制存在哪些不足,并在后续过程中逐渐完善。对学校而言,安全教育内容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也可以在学校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践行,多方位促进少年儿童生命意识与安全观念的形成。

笔者认为,少年儿童的安全成长更应注重健康管理,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但是却影响深远。当代教育要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基于健康管理的安全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以少先队儿童的饮食安全为例学生在学校的饮食安全由学校负责,不过学校一般只注重饮食的营养卫生,很少关注学生个体的饮食状况,有的学生觉得学校饮食不合胃口,不吃学校的食品,反而以各种零食为主,这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在家庭中,有的家长比较溺爱孩子,不合理调节控制饮食,即使孩子暴饮暴食或者挑食不吃,也不加管束,长期如此的话则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留下健康隐患。现实中有各种过度肥胖或者瘦弱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体素质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饮食安全与健康管理不到位。对于当代少年儿童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关系健康成长的现实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校园人际关系或者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带来心理压力,致使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同时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甚至在某些特殊事件因素的诱导或者刺激下,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在新闻报道中,有的学生仅仅是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就选择离家出走,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在很多时候,成年人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孩子所面对的问题,如成年人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逼迫孩子学习,以便能够考上更好的学校。其初衷并不坏,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当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超出其承受能力之后,精神就很容易崩溃,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最终造成悲剧。此时,家长则是悔之晚矣。健康安全管理主要是从健康角度来维护孩子的安全,让他们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以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为例,少年儿童经常会参与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有校园活动,还有各种户外活动。活动中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因素,在活动开展之前,负责组织活动的教师就要对活动相关的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和识别,然后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将其教给学生,提醒他们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如在秋游活动中,学生在户外郊野活动时,要注意脚下道路安全,要服从组织管理,遇到不熟悉的动物不要轻易惊扰,也不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野果等。若是在户外活动中遭遇意外安全事故,不要慌乱奔跑,而是要迅速向教师靠近,根据事前制定的安全预案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等待教师处理或者呼叫救援。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健康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意义大,值得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

笔者强调,要想加强少年儿童活动开展中的安全管理,还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安全事故时不慌乱,能够相对冷静合理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损失,提高安全防护效果。由于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特征,很容易引起恐慌,若是没有合理的应急控制,则容易导致事故后果恶化。如在少年儿童大规模集体活动中,因为某些原因引起了骚乱与恐慌,于是他们在恐慌中胡乱奔跑与推搡,引发踩踏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学校平时安全教育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应急演练,引导少年儿童在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服从管理,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防护水平。以地震安全演练为例,2021年5月18日,云南昭通发生地震,某小学的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先躲入桌子下,然后迅速列队撤出教室,跑到学校的安全地带,体现了良好的应急能力。若是没有平时的演练,年幼的孩子们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很容易陷入慌乱状态,教师短期内也无法组织他们迅速、安全地撤离。在平时,学校可以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按照消防安全演练、地震安全演练、突发治安事件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同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反复演练修正。学生应急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而安全就是让这些花朵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主动为少年儿童的安全成长构筑立体防护体系,既要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也要保护他们的健康安全。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来开展安全教育与健康管理活动,将生命安全意识与健康安全要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并且努力提升其应急能力。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少先队演练
首次演练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