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专利战略视角

2021-12-17徐海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专利战略影响

徐海燕,韦 铁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我国专利申请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1],但专利质量却一直有待提升。尽管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 年发布的不少数据呈上升趋势,但我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利强国[2],知识产权还不足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因此,提升专利质量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一项紧迫和长期的重要任务[3]。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高质量专利的重要创造者和直接受益者,企业的市场价值往往与其专利质量呈正相关关系[4],如何依靠高质量专利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已成为当前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专利质量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研究更多从专利申请时的技术条件、法律环境、市场状况和政策等外部因素,以及从研发过程、人才因素、专利技术特征等内部因素去分析专利影响因素,而较少从更直接的企业战略因素去探讨其专利质量的影响。然而,专利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直接受其专利战略决策的影响,不同的专利战略在研发方向和重点有所不同,所形成的专利布局往往体现其战略目标,体现出不同的专利质量要求。例如华为公司相对于中兴等其它通讯公司,在5G 领域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型战略,提前开展国际专利布局,投入的研发人员高达8 万名,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专利布局,与通信巨头高通公司达成交叉许可协议,在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确立了自身一定的技术优势[5]。因此,不同的战略模式下,其专利质量是否有所不同,其中的影响机理是什么?企业规模是否在其中有影响效应?这些问题不仅是实践中企业提升专利质量需考虑的问题,也是目前理论界有待深入探讨的领域。因此,本文将从企业专利战略角度出发,探讨企业不同的专利战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其专利的质量。本文的创新点如下:

(1)基于战略视角,从专利战略层面去探讨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将现有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上升到产生更直接影响的战略决策层面,将影响专利质量的各种复杂内外部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企业专利战略框架下,从企业不同的战略选择去探讨企业的长远决策行为对其专利质量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更直接的提升专利质量的战略决策。

(2)考虑企业规模在其中的作用效应,本文对ICT 行业的企业规模进行划分,探讨不同规模下,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效应,从而为实践中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专利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专利战略的研究

专利战略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上是国家和行业的总体专利战略,微观上是企业的专利战略,企业专利战略作为国家专利战略的实施主体和竞争主体,直接影响着国家专利战略[6],因此更多的学者探讨的是企业层面的专利战略(下文提到的专利战略统一指的是企业专利战略),如专利战略对企业价值或国际创业的影响[7-8]。目前,学者们对专利战略的定义较为统一,即是指企业从长远目标出发,充分有效的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信息,以求在竞争中维持、强化其优势地位而采取的对策[9-10]。现有文献普遍将专利战略按性质划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11-12],很多学者对这两种战略开展研究,但大多集中在战略识别和划分、战略制定依据、实施过程、实施重要性等方面[11-13],鲜有学者研究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

1.2 专利质量的研究

专利质量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学说,一种是利用专利法直接界定专利质量的学说;另一种是利用专利质量评价指标间接阐释专利质量的学说[14],很多研究是基于后者展开的。宋河发等[15]提出专利质量本质是一件专利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程度,其中新颖性和创造性程度体现了专利的技术质量,实用性程度体现了经济质量,而技术质量和经济价值是显著相关的[16],技术质量要经过商业化、市场化才能真正体现出经济价值[17]。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专利质量对技术类型具有高敏感度[18],技术质量是专利质量的决定性因素[19],基于此,本文侧重于对专利的技术质量进行研究。

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企业自身不能决定的因素,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从专利申请环境来看,法律环境、技术条件、市场状况和专利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专利质量[2-3,20]。内在因素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控的因素,比较典型的观点有:(1)从专利自身技术特征的角度来看,专利家族数量、发明人数量和质量、非专利文献数量、科学引文性质等因素都会对专利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7,21-23];(2)从专利申请人特征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专利申请人类型对专利质量影响不同,不同规模企业的专利质量存在较大差异[17],而企业是否与其他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也会对专利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4-25]。

1.3 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

专利质量的变化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已有研究对这些因素列举的很全面,但没有整合到一个统一框架下的研究是欠全面性的。刘平和赖院根等[26-27]学者列举了影响战略制定的内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和影响专利质量的内外部因素重合,专利战略是专利质量综合影响因素的观点得以佐证,从专利战略的角度研究其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具有全局性和无偏性。然而,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李晓静[28]以专利质量和专利活动两个指标来描述专利组合,将8 家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按专利组合划分为4 种专利战略,以求说明具有不同专利组合的公司采取的是何种战略。刘立春[29]将专利质量分为经济质量和法律质量,他认为当企业采取进攻战略时,专利具有较强的法律质量,当企业采取防御战略时,专利具有较强的经济质量。

综上,现有研究还停留在基于专利质量的专利战略的识别和划分上,缺乏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分析,并且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检验。鉴于此,本文将从微观层面的专利结构化数据出发,采用中国2013—2018 年ICT 行业的授权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不同规模下的企业不同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

2 研究框架

2.1 理论和假设

专利战略是企业依法利用专利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等特征,再结合企业经营战略而形成的,是企业为求得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总体性谋划。根据专利战略的内容,本文参考高燕云[30]学者对专利战略的划分,将专利战略划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进攻战略是指抢先申请专利、占领技术高地,以求掌握技术主动权,防御战略是指保护自己的核心专利以防受到竞争者的侵害和妨碍竞争者进一步扩大市场。进攻战略的布局特点是超前申请专利,注重基本专利技术的培育,申请量不大,但比较注重质量;防御战略的布局特点是大量申请专利,同时在自己和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外围布局专利,注重交叉许可潜力。

不同的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要求不同,当企业采取进攻战略时,会注重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员,专利的技术含量也会更高,因此企业采取进攻战略对专利质量有着正向影响;当企业采取防御战略时,为了维护现有市场不受侵犯,会为本企业的核心专利建立高技术防线,因此企业采取防御战略对专利质量有着正向影响,但是,企业也会在竞争对手进攻市场的必经之处布局专利,妨碍竞争对手进一步扩大市场,但这些外围专利的质量不一定都很高,因此,相比于进攻战略,防御战略对专利质量的提升作用不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专利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均能提高企业的专利质量,但进攻战略对专利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大。

企业往往会同时采取进攻和防御战略,但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两种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可能会不同。例如大规模的企业由于其本身具有资源优势以及较大的市场份额,难以受到竞争对手的侵害,它的经营目标应该是扩大市场、占领新市场或开拓新市场而不是建立防线,尽管防御战略可以提升专利质量,但对于大规模的企业,此时侧重采取防御战略对专利质量的提升也很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作用不同。

2.2 主要变量测度

2.2.1 专利战略

专利计量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31],赖院根等[26]认为通过对专利说明书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挖掘专利信息提炼出企业的专利战略。许鑫等[3]认为企业防御能力可以体现在专利总量、独立权力要求数量、专利申请速率等方面,进攻能力可以体现在保护区域数量和收购、转让、许可专利占比等方面。在对前人研究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布局区域和组织数量、转让和许可次数、发明人数量3 个指标提炼出进攻战略,布局区域和组织数量越多说明企业进攻国际市场的动机越大,专利的转让、许可次数能够体现出企业在技术领域的进攻能力,发明人数量越多体现企业占领技术高地的动机越强;本文选取同族专利总量、权利要求数量、专利审查时长3 个指标提炼出防御战略,同族专利总量可以体现企业抑制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和防御现有竞争对手的发展的动机,权利要求能够体现专利在权力化过程中防御及保护措施是否完备,专利的审查时长越短则越不可能被其他专利捷足先登。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数分配,防御战略的3 个指标提炼出一个主成分,其因子得分就是防御战略变量的数据;进攻战略的3 个指标提炼出两个主成分,以这两个主成分对进攻战略的贡献率进行加权平均,求出其主成分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再标准化即是进攻战略变量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

2.2.2 专利质量

本文参考张杰等[2]提出的知识宽度法来测量专利质量,该方法能有效测量专利的技术复杂度,计算方式为(Y为专利质量),其中,α表示专利分类号中各大组分类所占比重。可以看出越大,各个大组层面的专利分类号之间的差异越大,即表明该专利运用的知识越广,其专利质量可能就表现为越高[2]。

2.2.3 控制变量

专利存续期的对数,存续期是专利有效使用并创造超额收益的持续时间,存续期的长短是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32]。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存续期进行对数处理。后向引用专利数,专利的后向引用专利文献越多,专利主张的权力范围越受限,影响专利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专利质量会降低[33]。企业年龄,定义为专利申请时间和企业成立时间之差,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自身竞争优势来源的差异会影响到专利质量[2]。企业所有制类型与战略的交互项,吴延兵[34]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其所有制类型的影响,本文引入虚拟变量所有制类型分别和两种战略的交互项以控制企业所有制在专利战略和专利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参考吴延兵[34]研究做法,将所有制类型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六大类。

2.3 研究模型

2.4 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网站,一是incopat专利检索网站,二是企查查企业信息查询网站。在incopat 平台检索专利的时间段为2013.01.01—2018.12.31,一共6 年的时间,检索的行业为ICT 通讯领域,IPC 主分类号为H04L,筛选出中国的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人类型为企业,并手工剔除一些缺失数据,最终获得9455 条专利的数据。本文参考《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文件中对信息传输业企业规模的划分办法,对中国ICT 行业主要的40 家企业进行划分。由划分结果可知,中国ICT 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大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在ICT 领域掌握了最多的发明专利,中规模企业次之,而能在ICT 行业崭露头角的小规模企业却很少。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规模企业占比情况

3 实证研究

3.1 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知,中小规模企业的专利质量比大规模企业的专利质量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企业有着更多的研发资源,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因此用于研发的投入较少,为了获得政府的创新补贴,就会增加专利的数量而忽略专利的质量。如表2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CT 行业整体数据里包含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其中有一些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成立较早的企业,因此ICT 行业的平均企业年龄较大,而中国企业在ICT 领域起步较晚,即使是大规模公司,平均年龄也只有14 年左右。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首先对整个ICT行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以初步探究专利进攻防御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如何。鉴于不同国家所有制划分标准不同,本文在初步研究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时,不纳入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专利战略的交互项作为控制变量。如表3 所示。

表3 全行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

表3(续)

通过对整个ICT 行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企业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均会对专利质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比标准化系数的值(0.077 和0.033),可得进攻战略对专利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假设1 得以验证,回归结果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下文的研究中,我们分别对大、中、小3 个规模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是否会不同。为了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如表4 所示。

表4 不同规模公司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

通过面板数据的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分析,可得不同规模下的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不同。对于大、小规模的企业,进攻战略对专利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中规模的企业,防御战略对专利质量有着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假设1 被部分支持,假设2 得以被全部支持。之所以会得出与整个ICT行业专利数据分析相悖的结论,即中规模企业采取防御战略会对专利质量产生负向影响,是因为企业规模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对于大规模企业,正是由于其本来就拥有一批核心专利,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核心专利的高技术性已是竞争对手无法突破的防线,此时它如果侧重采取防御战略,建立其他的防线就会显得多余且无效,因此采取防御战略不会对专利质量产生影响。

对于中规模企业,其所处的位置是十分被动的,前有大企业的高技术壁垒无法超越,后有小企业的奋力直追,朱桂龙等[17]认为大多中规模企业都是技术模仿者,由于其是大企业的跟随者,研发能力和研发视野受限,即使采取了进攻战略也不会对专利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反而由于企业资金有限,当中规模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都追随大企业且专利质量相差不大时,其若侧重采取防御战略就会占用额外资金,那么用于发明创造的资金就会减少,导致专利质量降低。

对于小规模企业,由于其企业规模较小且研发能力有限,不会对大中规模企业造成威胁,并且小企业间研发水平相似,其没有能力阻止其他企业专利进攻市场,并且也没有必要防御其他企业的侵害,因此采取防御战略不会提升专利质量,反而由于其成立时间较短,并且刚进入行业市场,只有主动出击采取进攻战略才能提升专利质量。

4 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掌握高质量专利是企业占领市场最稳健的方法,而专利战略密切影响着专利质量,本文以ICT 领域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研究两种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规模下企业专利战略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大规模和小规模的企业采取进攻战略会对专利质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采取防御战略不会对专利质量产生影响;

(2)中规模的企业采取进攻战略不会对专利质量产生影响,但采取防御战略会对专利质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通过研究结论,本文发现在高技术领域存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理论上来说,中规模的企业若想迅速发展成大规模企业则必须采取进攻战略,掌握高质量专利,但研究结论显示中规模企业采取进攻战略不会对专利质量产生影响。中规模企业难以发展成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采取进攻战略发展成中规模后也会进入发展停滞的状况。大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是中小企业难以超越的壁垒,这发现与华为在5G 领域掌握核心专利以至于在全球领先的事实不谋而合。

4.2 启示

本文研究为不同规模企业从战略层面提高专利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大规模企业,要侧重采取进攻战略,专注于颠覆性创新,注重对基本专利技术的培育,利用其研发优势对现有专利进一步开发,拓展研发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新颖的、高质量的专利,掌握技术的主动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同时,由于行业领头者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所以大企业仍可以适当地采取防御战略来阻止竞争对手利用专利技术进攻市场,比如在竞争对手技术必经之处布局专利,从而达到阻塞竞争对手技术发展的目的。

(2)对于中规模的企业,由于其各方面资源都无法与大企业相匹敌,因此应该继续跟随大规模企业的脚步,做好其技术模仿者的角色,在大企业的产品上加上适当创新,专注于那些被大企业忽略的细分市场的投入,在狭小的细分市场中采取进攻战略,尽管这样不能给专利质量带来本质上的提升,但能稳固其在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

(3)对于小规模企业,要侧重采取进攻战略,由于小企业具有组织层级少、经营灵活的特点,因此小企业可以专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创新上,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和资源,集中力量进行研发,创造一批高质量的专利,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4.3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还有不足之处,由于incopat 是一个免费的专利检索平台,能够检索到的专利信息有限,因此有条件的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挖掘专利文本信息中其他可以体现专利战略的指标,以完善现有研究。本文按性质将专利战略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其实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划分专利战略,例如按过程可分为申请战略、实施战略、保护战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战略对企业的启示也不同。

猜你喜欢

专利战略影响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