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探讨

2021-12-17张晓娟

山西农经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户生产信息化

□张晓娟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率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无法发挥出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因此,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朝着信息化、知识型农业产业转型,以此增加农户经济收益。

1 信息化农业的内涵

信息化农业主要包括教育农业信息化、管理农业信息化、产品农业信息化等。建设信息化农业经济,需依托于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进程,从中找出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总结。

信息化农业要优先于其他技术发展;实现农业资源信息化,以此凸显出农业产业稳定经营的重要意义;乡镇企业发展时,应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农业信息化不仅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能从整体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使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消费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对农业结构生产的有效调整。此外,鼓励农户以微观视角经营农业产业,可以起到对农业教育专项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培养的作用。信息化农业既可以保证农业产业稳定、可控性发展,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提升[1]。

2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2.1 加快农业转型步伐

开展农业管理工作时,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管理朝着技术型农业方向变革。农业生产期间,加大对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促使研发出的农产品能够满足国民真实需求,还可以间接增加农户收益,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

2.2 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将互联网作为运作平台,使农业产品价格信息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实现透明化交易与发展,增强农产品对农业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落实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市场稳定发展,为农户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2.3 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需借助农业信息化服务体制,以此发挥出经济管理的现实价值与效能。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可以使农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促使其整体竞争力得以增强,并且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下,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弥补传统农产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为农作物销售拓宽渠道,解决农产品“卖出难”问题,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依托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并在多元化销售渠道的保障下,促使农户收入增加。

3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整合农业发展信息资源

现阶段,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整体农业实际增收与最初设定的标准差距较大,需要各地政府部门重视农业信息发展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按照时间或空间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搭建资源开放平台,并保证此平台能够容纳大量数据且种类功能齐全。收集信息时,尽可能保证各时节的农业生产情况数据信息完整,做好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工作,借助科学的技术算法,预测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有效判断后续农业生产模式与规模。生产信息收集期间需着重关注3 项内容。

(1)确保数据收集专业性。开展农业信息收集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合理区分不同区域的土地数据,同时对农业土地经营资源进行整理,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

(2)保障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很多地区在执行数据收集工作前,仅是结合以往数据制定相应的收集标准,但并不完全符合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标准,致使数据与该区域农业生产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无法通过数据信息反映农业生产发展现状,不能发挥出数据的参考与借鉴价值。因此,需保证农业生产数据信息收集工作的准确性,并结合实际记录经营权流转后各时节农业数据,确保数据全面、精准,为政府制定农业生产发展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并将此作为依据,分析不同区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真实需求[3]。

(3)所收集数据应具备较强的比较性,避免数据单一。尽可能以多维角度开展农业生产数据收集工作,做好当年与往年数据信息的比较。同时,将同一年、不同地区的生产数据加以对比,以此分析出各乡村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差异,并以多元化视角完成全部地区数据的合并与整理。数据收集、整理后,需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完善的农业信息资源库,将所有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为农业后续发展与相关规划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齐全的数据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带来巨大收益,有助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还可以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预测未来农业的生产趋势与方向。

3.2 培养农户的信息化意识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可以从根本上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但需重视对农户信息化意识的培养。作为农业种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农户的信息化意识决定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与整体质量。基于此,农业相关部门需将培养农户信息化意识放到首要位置,加大有关内容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做好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工作,转变农户种植思想,促使其认识到技术种植的重要性;或通过建立示范田的方式,将运用信息化技术后的农业经济效果直观呈现给农户,有助于激发其参与感、认同感。

以基层村队为单位,并由农业政府部门安排技术人员到乡镇中,为当地农户讲解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多样化的种植技术,定期组织宣传讲座,通过现场培训的方式,使农户了解并掌握技术的操作方法,对信息技术形成全新的认识,明确发展技术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主动投入到技术的学习中,实现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此外,打造示范田时,可以邀请农户参与,鼓励其将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通过实践,增强农户体验感,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准的提升奠定基础[4]。

3.3 加大经济管理资金投入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需在先进的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对此,政府部门需重视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高效落实软件开发工作,搭建农业信息资源库,确保农业生产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

此外,负责农业生产工作的管理人员需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此项工作提供充足资金,做好基础设施配置工作,为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明确生产活动实施期间遇到的困难及真实需求,合理分配资金。注重信息化设备的引进,以此增强农业生产地区的规模性、规范性。但在此过程中,需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安排财务人员全程监督资金的利用情况,并做好记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投入金额,促使各项资金得到充分利用[5]。

3.4 重视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当前,很多农户未形成信息化意识,且各类技术的运用效果与最初构想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需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加以指导,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科学性,特别是在当前“公司+农业”联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更需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由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同农户一起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但是,中、小型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有限,且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有待完善,因此,需借助当地政府部门的力量吸引更多技术人才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制定科学人才引进策略,搭配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毕业生;鼓励院校开设农业生产培训课程及实践,打造校外实践基地,依托于当地生产实际,设计培训内容;还需提高技术人才农业信息资源收集能力,并将专业技术与技能应用于实际,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企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户一起,打造出极具完整性的农业知识传播链,以此丰富农户知识内涵,从根本上实现农户农业生产知识的自主掌握。通过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度,并保证平台的稳定、良好运行,充分发挥平台各类功能,促使信息平台专业性、全面性得以提高。同时,针对农业生产活动创造相对活跃的农业信息环境,为农业生产模式创新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机会[6-7]。

3.5 搭建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农业经济发展信息化需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由政府制定投资策略,并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组建技术团队,依托于现代化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现阶段,农业信息化需始终围绕“生产+销售”进行,开展平台设计作业时,应明确不同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并保证农业信息的完整性,为农村生产模式选择提供参考[8-9]。

此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应具备开放性与交流功能,实现不同信息的共享,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筛选各类信息资源,这是因为不同信息所起的作用不同,确保信息资源在面向农业生产主体的同时向社会群众公开显示,设计相应的框架,将不同资源合理分配,以此体现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开放性。平台需满足双方交流的需求,当前“三农”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加强“农民丰收节”活动举办的重视程度,将特色农业融入到活动中,促使农户满足感、收获感得以提升。因此,在设计信息化平台时,可以将“农民丰收节”作为主要设计方向,以不同视角向农户展示当前农业生产现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此技术传播广泛的优势,促使更多社会群众参与到农业生产工作的讨论中来,并让更多人了解各区域农业生产特色,实现当地农业新媒体特色口碑的打造。

各地政府应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杜绝做表面工作,依托信息化技术,寻找新的契合点,实现农村发展与现代社会经济社会的接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不仅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还需站在技术层面大胆创新,做好信息化平台搭建、农业生产信息收集的同时,打造本地特色农业信息传播形象,带领农业经济“走出去”,构建多元化的经济生态系统,以此吸引投资人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在充足资金、数据信息以及现代化技术的共同保障下,推动农业事业持续进步。

4 结束语

农业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也是农户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此项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搭建管理平台,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促使农户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农户生产信息化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