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
2021-12-17王洪波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王洪波/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连云港市围绕重整农业、重构农村、重塑农民,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健全巩固脱贫长效机制、产业项目带动机制、富民强村帮促机制、金融改革助推机制、项目资产监管机制、乡村振兴创新机制等六项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建立健全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是推动精准防贫保提标扩面。防贫保费筹资标准提高至100元/人·年,扩大防贫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切实减轻了低收入农户因病、因学、因灾等刚性支出负担,缓解了生产生活临时困境,增强了抵御返贫致贫风险能力。二是持续巩固“三保障”水平。健全失学辍学常态监测机制,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低收入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合规总费用的10%以内等健康帮扶政策。建立县区农村低收入农户危房动态改造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三是实施动态监测帮扶。重点聚焦除低保、特困供养以外的易返贫、易致贫、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农村低收入户,健全由农户自主申报、部门信息数据比对、评议公示的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提供相关救助措施,落实帮扶政策,化解致贫返贫风险。
建立健全产业项目带动机制
一是整合涉农政策。稳步加大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优化整合后方帮扶资金、涉农资金和社会工商资本,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不断完善农村产业发展体系,延长农村产业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突出园区载体。实施“一社一场”“一村一品”“一镇一园”“一县一集群”工程。通过大户领办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实现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弱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一村一品”质量;通过乡村振兴(扶贫)产业园培育乡村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持续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园规模,增强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村增收致富能力;通过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东海鲜切花、灌云豆丹、灌南食用菌、赣榆特色水产、海州都市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一批10亿元以上规模的县域产业集群。三是注重主体带动。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技术等入股方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星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激发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建立健全富民强村帮促机制
一是加强智志双扶。加强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激励低收入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劳动增收致富。依托市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百名村支部书记双提升教育,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二是加强就业帮扶。以乡村振兴(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返乡创业园等为载体,大力开展就业春风行动,组织参与万企联万村结对企业进乡入村开展流动招聘活动,帮助低收入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结合企业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组织开展电子、服装、电商等专题培训班,解决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难题,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能水平。三是加强消费帮扶。指导县区做好帮扶产品在国家、省市消费帮扶采购平台上线工作,完成消费帮扶“三专”建设,推动市县财政预算单位加大消费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采购消费帮扶产品。
建立健全金融改革助推机制
一是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创业和生产扶持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开展免抵押授信业务,帮助更多农村人口解决创业融资难题。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增加对入库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综合授信。放大省农担效应,创新乡村振兴重大项目融资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入库重大涉农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农村金融保险改革力度。积极探索金融保险支农新业态,引导保险机构扩大政策性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全市争取农业保险深度达0.97%,农业保险密度达每人550元,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项目流程监管。完善县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和相关配套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建前、建中、建后监管,确保乡村振兴各类项目规范实施。二是加强项目线上监管。以国扶和“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为抓手,加大对帮扶项目的跟踪监测,对帮扶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进行常态化监督,定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三是加强扶贫资产监管。建立项目资产管理“一二三四”管理模式,即拉网排查、确权颁证、底数三清(投入清、资产清、收益清)、常态监管,所有项目资产建成移交后,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系统统一监管,规范项目资产折旧与处置,防止资产闲置或流失。推动有条件的县区探索资产收益二次分配,不断完善项目资产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实现项目资产收益最大化。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创新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围绕帮扶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帮扶项目库,市级统筹一定比例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动县区大力开展农业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巩固推进万企联万村,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二是创新工作品牌。开展乡村庭院“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乡村农房“三建”(新建、翻建、插建)、乡村环境“三清”(清草堆、清粪堆、清垃圾堆)“三三三”专项建设行动,年内启动20个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推动全市乡村整体建设,打造山海特色、乡韵村美的新村庄,绘就全市乡村建设新画卷。三是创新帮扶方式。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企业兴村的乡村振兴挂联帮扶体系。把省级重点县、重点片区、重点镇村等作为乡村振兴主战场,选派机关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挂职锻炼。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科技、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片区适当倾斜,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片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