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浅层高孔高渗油藏多段塞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
2021-12-17盖长城罗福全刘阳平高贺存
盖长城,王 淼,罗福全,刘阳平,高贺存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 063004)
CO2吞吐技术控水增油机理主要为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体积膨胀、萃取、溶解气驱及酸化解堵等[1-2]。但仅依靠CO2气体段塞,难以实现特高孔特高渗油藏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持续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藏采收率。
高尚堡某断块某小层是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典型单元,属于特高孔特高渗型储层,平均孔隙度30.4%,平均渗透率2 862×10-3µm2,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构造油气藏,地层能量充足。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受边底水能量充足、储层高孔高渗、非均质性强,以及后期采液强度大等综合作用,优势渗流通道发育。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注水、调驱、CO2吞吐等常规措施无效,目前该断块综合含水高,水驱潜力小,采油速度低,迫切需要改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多段塞复合吞吐技术利用气体段塞溶解、抽提、降低原油黏度,乳化剂段塞乳化封堵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堵剂段塞降低返排率的作用,提高油藏整体采收率,对解决高孔高渗小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潜力分析及挖潜对策
1.1 潜力分析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产量下降,确定剩余油分布成为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3-5]。在单砂体精细建模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
1.1.1 层内剩余油分布研究
受油层正韵律影响,纵向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各单砂体的顶部(见图1)。
图1 NmⅡ4②小层单砂体纵向剩余油分布
1.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研究
应用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再现油藏三维可视化水淹过程可以看出,其平面剩余油分布(见图2)具有以下规律:
图2 NmⅡ4②小层单砂体平面剩余油分布
(1)断层根部剩余油富集区,由于断层的封闭遮挡作用,水驱很难波及到油井与断层之间的区域,这种区域的储量动用比较困难,形成剩余油富集。
(2)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富集区,由于油水重力分异作用,构造高部位仍富集有剩余油。
(3)水流通道绕流区形成的剩余油富集,该区块经过多年开发,特别是水流通道发育区含油饱和度普遍较低,水流通道绕流区形成剩余油富集。
1.1.3 剩余油类型分类定量统计
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将剩余油分为残留型剩余油和滞留型剩余油两类。残留型剩余油为水驱已波及到的剩余油,滞留型剩余油为水驱未波及到的剩余油。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分类评价结果见表1,两个单砂体采出程度分别为35.7%,37.4%,残留型剩余油占比分别为36.1%,65.8%,滞留型剩余油占比分别为36.9%,34.2%。
1.2 挖潜对策
高尚堡某断块某小层油藏特点主要为油砂体含油面积小(单层0.2 km2),天然能量充足,剩余油类型为滞留型剩余油(55.5%)与残留型剩余油(44.5%)并存(见表1)。针对该类油藏特点,需采取立足油井,同时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表1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统计
多段塞吞吐技术是一项立足油井吞吐,不断提高气体作用宽度及深度,进一步提高气体波及体积,兼顾提高驱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该技术采用气体+乳化剂+封堵三段塞设计,气体发挥溶解膨胀、降低原油黏度作用;乳化剂就地乳化封堵,提高气体在地层中的作用宽度,扩大气体波及体积,兼顾提高洗油效率;堵剂封堵优势渗流通道,降低气体返排率。
1.3 井网部署
根据多段塞吞吐技术立足油井,通过不断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来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吞吐井网应部署在剩余油富集区。通过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以及分类定量评价,确定在剩余油富集区部署多段塞吞吐井5口,观察井1口(见图3)。
图3 井网部署
2 驱替方式优选
2.1 气体段塞筛选
常用的气体段塞主要有CO2、N2和烃类气,根据三种气体的增油机理对比其溶解作用、膨胀作用以及降黏作用[1-2]。
溶解膨胀原油能力CO2最强,烃类气其次,N2最差;降低原油黏度能力烃类气略好于CO2,N2最差。综合考虑优选CO2作为吞吐气体介质。
2.2 乳化剂段塞筛选
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乳化能力强,适度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6-7]。对比不同时间段的乳化水率,看出化学剂ZZP 具有强乳化能力;对比不同时间段的界面张力,筛选出化学剂XXS 具有适度低界面张力(见图4)。综合考虑其乳化能力,对两种化学剂进行不同比例浓度复配,结果显示浓度为0.2%的ZZP与浓度为0.1%的XXS复配,乳化水率明显更高。因此,选择该复配体系为多段塞吞吐体系。
图4 乳化驱油剂段塞增油机理对比曲线
2.3 堵剂段塞筛选
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具有自组装性、耐温性以及深部封堵性的自组装微球堵剂,以解决深部调剖剂注入性与封堵能力间的矛盾[8]。自组装微球在注入时成分散状态,当达到地层深部时自动形成集聚状态,可最大限度扩大注入范围,比常规颗粒型调剖体系具有更强的耐温性和封堵能力,可注入并作用至岩心深部,阻力系数较大(见图5、图6)。
图5 自组装微球堵剂耐温性曲线
图6 自组装微球堵剂注入性与封堵能力曲线
2.4 驱替方式优选
在注入介质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开展驱替方式优选研究。
通过室内实验的方式开展CO2吞吐技术与多段塞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效果对比。选取两块非均质岩心,高渗层渗透率为800×10-3µm2,中渗层渗透率为500×10-3µm2,低渗层渗透率为200×10-3µm2,其中一块岩心通过水驱至高含水后,实施CO2吞吐;另一块岩心水驱至高含水后,实施多段塞吞吐技术,对比结果显示,多段塞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24.88%,比常规吞吐技术总采收率提高10.67%,措施效果最佳(见图7、图8)。
图7 CO2吞吐技术实施效果
图8 多段塞吞吐驱油技术实施效果
3 方案比选及技术政策优化
3.1 方案比选
利用Petrel 地质建模软件,建立该断块地质模型,采用角点网格系统划分网格,共划分了113×15×64=108 480 个网格,网格精度20×20×0.5 m。利用CMG 数值模拟软件,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建立5个提高采收率方案。
在保持每个段塞注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比CO2吞吐、CO2+堵剂吞吐、堵剂+CO2吞吐、多段塞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见图9。从图9可以看出,CO2吞吐技术效果最差,多段塞吞吐技术效果最好。
图9 不同吞吐方式提高采收率效果对比
3.2 技术政策优化
在驱替方式论证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政策论证,论证参数包括吞吐半径、段塞设计、注入方式设计、焖井时间、产液速度、堵剂差异化设计、吞吐轮次设计、注入量差异化设计等,并在最优技术参数组合条件下,预测开发指标。
论证结果认为优化吞吐半径能够考虑油藏差异性,比优化吞吐注入量更为科学,论证吞吐半径40 m 时,效果最优。腰部与顶部同时实施可防止发生气窜,保持油藏压力平衡,吞吐效果最好。可适当提高水流通道处多段塞吞吐井的堵剂浓度,有效防止边水突进影响吞吐效果。
多段塞吞吐段塞注入方式分为连续注入和交替注入,连续注入是连续将CO2、乳化剂、微球堵剂三段塞的设计用量一次性注入;交替注入是将三段塞的设计用量等分为几组,每组段塞类型不变,分组进行注入,考虑到现场实施情况,交替注入组数以不超过3组为宜。
其主体段塞为CO2段塞和乳化剂段塞。综合考虑增油量与投入产出比,优选CO2与乳化剂的段塞比例为1:1。
开井后设计吞吐井产液速度20 m3/d,预计实施多段塞吞吐3 轮次,累积增油0.86×104t,提高采收率2.97%。
4 结论
(1)研究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富集模式,并定量描述和评价剩余油是研究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
(2)针对油藏和剩余油分布特征依次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调研、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研究和经济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筛选方法。
(3)确定浅层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替技术为CO2气体段塞+强乳化剂段塞+微球堵剂段塞组合的“多段塞吞吐技术”。